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教学过程的合作探究策略

2016-12-17 21:13戴培芳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探究细胞实验

戴培芳

摘要:本文立足于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从创设情境、设置学生活动、构建探究实验课堂和引导课外活动等方面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高中生物核心概念;生物教学实践;合作探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95-02

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战略,要求每个社会成员具有终身发展的愿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来看,主导的学习方式是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减弱。从指导与自主的关系来看,传统教育过于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从教与学的关系来看,教学方式决定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因此,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策略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呢?本人结合几年来教学实践中的实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简要的论述。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创设良好情境的方式要因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变换,比如结合生活经验、渲染气氛、演示实验、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等。本文着重展示生活经验、渲染气氛两种方式的教学案例。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

高中阶段很多生物知识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展开联想。

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这一节,课本“问题探讨”以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引入该课,通过将实际值与正常值对比来表明身体的健康状况与内环境稳态的关系,以及稳态对人体的重要性。这样通过一张常见的化验单,将“稳态”这一抽象的新名词与学生很关心的健康问题相联系,使学生保持着高度的学习热情。

(二)从渲染气氛、美感内化入手。

生物界中存在许多神秘的现象是学生未知的,而学生好奇心又很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无知”与好奇心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实例一:《细胞的能量“通货”——ATP》这一节,我们以杜牧的《秋夕》营造了唯美的意境之后,又给学生讲述了“死亡拥抱”的“凄美”现象。学生兴趣十分浓厚。我们抛出一个问题:什么可以让萤火虫发光呢?再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对ATP作为直接能源物质有更深刻的认识。实例二:《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的教学中,我们给学生创设 “早衰症”情境。同学们看到老态龙钟的小孩,哭笑不得。我们继续介绍早衰儿童一般活不过20岁,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同情心。为什么会衰老呢?他们带着复杂好奇的心来学习衰老的特点和原因。

二、合理利用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学生活动的主要方式有头脑风暴、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学生的活动应该是有的放矢,为学习服务,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做活动前的准备,比如搜集资料、准备工具等,在活动过程中要分工合作、注意机会均等等问题,活动之后要善于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解决方案。现以《减数分裂》的小组活动案例描述小组活动在教学中的应用。减数分裂因为过程抽象而复杂,专有名词多而生僻,一直都是教学和学习的难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借助表格、动画等辅助教具,更腾出宝贵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制模型模拟染色体的运动以巩固所学知识。在布置学生准备时,我们强调了染色体的结构,如一般染色体具有两个臂、染色体有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连在着丝点上并且能分开等,让学生制作出科学、合理且易于操作的模型。这些知识在有丝分裂学习过程中已经学过,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许多异同点,这正是教学重难点。所以在学习减数分裂前有必要对有丝分裂知识做充分复习。让学生准备模型也就是让他们自主复习好有丝分裂。教学中发现学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染色体模型,有彩色硬纸板、彩色笔芯袋、彩色塑料袋等,表现出很强的创造性,且都符合科学性原则。在教师讲解之后的学生演示和描述过程中,学生暴露出听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这时主要通过同学间的纠正和教师进一步的指正,让学生不断巩固学习的重难点。同时通过小组间的竞争对比,学生更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且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经过自主的演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实验探究是体现探究性学习的最直接的途径。传统的实验教学主要是观察类、鉴定类和验证类的实验,而新教材中以探究实验为主,这也体现了新课标对探究式学习的重视。故如何开展探究实验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现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为例,阐述探究实验的开展过程。首先,给学生列举出可能用到的实验用具和材料,让学生完成一份实验设计。老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进行整理归类,此时并不做明确的评价,即使出现不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也让学生利用实验课进行探究是否可行。开展实验课时,让学生分组完成不同的实验流程,对比现象,得出结论,由此发现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并修正,最终总结出最合理的设计方案。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自主性被调动起来,而且通过小组合作、组间对比,真正通过探究实验来得出结论,而非对课本中的结论进行验证,真正体现探究精神。在实验课上还可以做进一步探究的实验,比如,高温、低温、过酸、过碱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否可逆;能否用所给材料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能否用所给材料探究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等。这样的实验课堂,才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引导者。

四、组织课外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激情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三个必修模块中涉及到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如:细胞亚显微结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数学模型(如:种群增长曲线)以及概念模型(如:生态系统的结构)。我们在高一学年鼓励学生参与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构建活动。课堂时间有限,不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创造性,我们将活动安排在课后,取得良好成效。

细胞的基本结构对学生来说是微观而抽象的,没有经验。所以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亲身体验制作“细胞”的立体结构模型,有助于变“微观”为“宏观”,构建完整的体系,创造和生成,同时还能对学习的知识做出合理的评价。过程如下:教师提醒学生制作模型时要注意细胞各部分的比例,各细胞结构的结构特征,强调我们将从科学性、艺术性、经济性等方面对各小组的模型进行评价,并表示制作良好的将作为今后的教学教具保留使用。关于材料的选择、细胞类型(动物或植物细胞)、模型类型、细胞各部分结构联系等问题均由小组成员交流讨论后决定。当学生们展示他们的作品时,我们被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深深地震撼。比如一组学生利用各色毛线缠绕成不同形态、大小的细胞器和细胞核,并固定在一张圆形的纸板上,美观、直观且长久保存;又如一组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制作了食物细胞模型:一个精美的玻璃碗代表细胞膜;碗中盛满果冻状的淀粉糊代表细胞质基质,若干橄榄散落在其中,代表线粒体,几段海带用大头针折叠固定代表内质网,“内质网”的表面还粘上些绿豆颗粒代表附着型核糖体,在“细胞质基质”的表面也撒着些绿豆代表游离型核糖体,一些圆型的糖当作溶酶体等等,一个煮熟的剥壳的鸡蛋被安放在中央代表细胞核,切去一部分露出蛋黄代表核仁,用黑色的水彩笔在鸡蛋外面打上一些点代表核孔,形象逼真。此外,还有一些同学用包装纸、泡沫塑料、柚子皮、各种食物等材料同样制作了各式各样、大小不同的动植物细胞模型。在当年的开放周我们特地将各种典型的模型陈列在实验室供外校老师和校内其他年段的学生欣赏,备受好评。

这次模型制作不仅让学生巩固了知识,更是让他们在合作中挖掘创造力,建立自信心,知道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作为老师,我们珍爱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热情,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创造。可以说,这次的尝试,不仅让学生有所收获,也是给我们课改小组一个很大的激励,推动我们不断地创新和大胆尝试。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真正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合作、如何思考,收获颇多。教师在开展探究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对于最后的成果却是事先无法预知的。探究学习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坐等结论,简单接受,所以学生也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再创造,尤其是刚开始尝试新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坚持这种科学的教学方式,不墨守成规,勇于创新,学生也会受到鼓舞和感染,最终教师会发现,学生的成绩不但不会受到影响,反而思维能力越来越活跃,阅读能力和创造力都在提升。作为教师,我们不能继续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能把知识嚼碎了喂给孩子们,放手让他们去学习如何消化吸收才是在根源上我们该做的。

参考文献:

[1]胡玉华。对生物学核心概念及其内涵的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注:本论文为宁德市2015年基础教育改革立项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促进高中生物核心概念“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服务。新能力

猜你喜欢
探究细胞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DANDY CELLS潮细胞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潮细胞
做个怪怪长实验
Dandy Cells潮细胞 Finding a home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