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月娥
摘 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语文课堂定能因生活而精彩。
关键词:生活;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66-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渐渐地发生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若能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语文课堂定能因生活而精彩。
一、尊重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人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之一,汉字教学看起来枯燥无味,可若将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还真的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识字8》时,我先用谜语导入:上学肩上背,放学肩上背,别看个头小,学问可不少,猜一种学习用品。孩子们一下子就猜出是书包。我接着说:“每天陪伴我们学习的是书包。书包能帮我们装书,你还知道哪些装东西的包?”学生立即联想到生活中见过的各种包,我又接着说:“这些包都是可以装东西的,谁能给包字找个好朋友让它变成变成美味的食物呢?”学生们又想到生活中吃过的:肉包、菜包、汉堡包、面包、小笼包……我进一步说:“包字的朋友可真多,开学了拿到新书,我们总要回家把书干什么啊?——(做包书的动作引导学生说出“包书皮”)我们生活中还可以包什么?”孩子们的兴趣再次被激发,想到了生活中的:包粽子、包书皮、包馄饨……我趁机说:“这里的‘包表示动作,是动词。”接着,我拿出食物——(一包饼干),引导学生说生活中我们还见过(一包瓜子、一包糖……)这里“包”表示数量是量词了。最后我说:“我们历史上有个著名的人物,他姓包——”学生答:“包青天。‘包字还是一个姓呢……”
同学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把语文识字识词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生活与语文得以充分的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巧妙地调动起来了。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课堂语言也闪耀着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力的涌动,使我们感到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灿烂。
二、回归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语文教师要组织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联系语文,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吸取语文知识与运用语文知识的习惯,做到家庭生活语文化、学校生活语文化、社会生活语文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表演是儿童的天性,而表演他们生活中所熟悉的生活故事,回归生活的真实,就更加乐此不疲了。“口语交际”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利用学生爱表演的天性,让学生在兴趣这一前提下进行说话训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口语交际《学会做客》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的做客经历,再让学生互相表演,互相补充。做客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学生表演起来非常活跃,使用的语言也特别丰富,这样,使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愉快的氛围中得到训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活动也变得更加生动。
三、感悟生活,延伸语文课堂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使语文走近学生的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以致用。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如:我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给”永远比“拿”重要》一课,课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后,我留下了一项作业:平日里,你们从父母那儿得到了那么多的爱,希望你们也学会“给予”,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写下来。学生有的写信,有的做贺卡,有的做家务事,有的为父母过生日等,真心地做了,所以写出来的日记也格外感人。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只有走向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让我们把生活的阳光洒满语文的课堂吧!
[参考文献]
[1]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海洋大学,2001.
[2]江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