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懂不会做”现象刍议

2016-12-17 18:07吴春华
关键词:分析

吴春华

摘 要:“听得懂不会做”是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的较广泛较典型的一种现象,尤其是在理科教学中,显得更加突出。对此,教师不解,家长困惑,学生痛苦。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本文就此谈些粗浅看法。

关键词:听得懂;不会做;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17-017-2

“听得懂”反映出的教学理念是不够先进的。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导”十分重要,但是,什么是导,很多教师其实并不清晰。讲授作为一种常规的教学方式,信息来源直接,信息内容丰富,信息传递快捷,可以说操作起来便当,这可能是教师钟爱讲授法的重要原因。能讲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但是教学过程不能过于倚重讲授,尤其是不能滥讲。有的时候,或者说多数情况下,讲授不能包办一切,尤其是不能代替学生成长。教师讲的逻辑是教学的逻辑,是教师的逻辑,但这并不意味可以代表学生学习的逻辑。学生听的时候感觉与做的时候感觉是不同的,或者说单纯的听掩盖了很多问题,而这些只有通过做这一环节才能暴露出来,才能弥补,才能克服、解决。正因为如此,教学过程对于学生来说需要多种器官参与,多种活动保证,多个环节协作,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多个方案准备,多种教学方式上阵。教学任务根本就不存在可能完全仰仗听觉功能就完成的美事。事实上,教学中从来就没有一听就懂,一懂就做,一做就会的事情。多听才懂,多懂才做,多做就会,应该说是教学的常态。

应当指出,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相比处于相对强势地位,重教轻学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固疾。其后果之一,学生学习活动显得被动,主体地位难以体现,必然造成学生一听似乎什么都明白,而一到做的环节就出现什么都模糊而难以下手的局面。这从反面启示教师,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多么重要,忽视学生的后果是多么严重。

从这个角度来看,解决之道还是首先端正教学理念,从处理教学的关系做起。教与学是一对辩证关系,教与学应该是一致的,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是不一致的。教与学时常脱节,这个责任在教师身上。这与教师的教学判断与处理有关系,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服务学生。所以,我们要努力做到基于学情的教,俯下身子来教。

“懂了吗”不是一个好的教学反馈方式。

“懂了吗”它往往在一个教学环节或者教学内容之后,由教师向学生发问,教师以此获得相关反馈,并据此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这种设问简单易行,不少教师喜欢采用。但是,凭心而论,它不是一个好的反馈方式,存在不少弊端。首先,教师设问的基本前提就是学生应该掌握或者基本掌握,但是实际情况未必此。其次,它很难真正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存在不懂装懂的情况。第三,学生的不懂这一信息难以表达或者不能表达。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全体学生在同一时间段都懂相关内容,是一种理想境界。当绝大多数学生表示听懂了以后,少数说不懂的学生有时要受到其他同学的讽刺嘲笑,有时也要受到教师的批评和指责,甚至斥责学生故意捣乱。因此,“懂了吗”的互动总体来说是属于基本无效或者低效的环节,这种互动环节纯属多余,建议教师在教学行为实施过程中取消这种提问。事实上,有效的教学反馈是很多的,例如,作业批改、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等。

“听得懂不会做”需要从学习的角度来分析。

学习从参与要素来看,是学生知情意行共同参与的综合性过程,懂与做属于不同层面,本身有联系,也有区别。有联系,那就是会做的题目肯定懂;有区别就是懂了的内容不见得会做。因为,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懂属于知道,了解,是知其然阶段,它懂属于认知层次,感性阶段;而做,属于解决问题阶段,知识的具体运用,这是学习的较高阶段。因此,懂是做的基础前提,做是懂的结果和反映。

从学习过程来看,建构专家认为,学习是意义的建构过程。建构需要条件,需要时间。建构条件要从建构动力、建构方法、建构习惯、建构品质等方面来理解。这方面的内容与本文主旨关系不大,在此不作阐述。建构需要时间,大家容易理解。当然,这个过程可长可短,不过,建构肯定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产物,水到渠成的结果。这个过程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教师急不得,需要等待。皮亚杰指出,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算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特别强调这个阶段次序是不能颠倒的。虽然这个分类是儿童认知阶段的划分,但是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很有启示。学生学习,必然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必须经历由浅入深的过程,必然经历由现象到本质的过程。所以,平时教学教师需要从容淡定,牢牢紧扣基础不放。因此新授课的内容、复习课的任务,综合练习的目标,要体现出层次性,难度不要超前。不会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难度超前导致的。这与教师过于急躁、浮躁有关。如高中阶段平时教学时就拿高考题目进行过早渗透,其实大可不必。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题目难度很难降下来。平时教学教师需要在加强基础上下功夫,否则有违学生认知规律。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有些较难理解的公式、定律等,随着公式在不同情境中的不断运用,学生也会逐渐加深对它的理解体会。一句话,功到自然成。所以,这更让我们明白,从懂到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听得懂不会做”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分析。

1.听得懂不会做,恰恰说明知识必须转化为能力的艰难和必要。能力不是知识的简单累积,能力不是靠简单的我讲你听就能实现的。要注意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培养。对学生来说,学习仅仅停留在听得懂那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根本之道就是解决问题,而这个解决,就是学习能力的迁移。

2.教学需要发挥师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教师教学行为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由于专业素养的差异,教师对于教学难度往往不像学生那样敏感,有些内容教师认为十分简单甚至不值得一提,处理起来往往一笔带过。这就给教学留下了隐患,有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瓶颈,影响到学生的进步。所以,教师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注意到学生立场,学生视野。

知识的内化是靠学生自己领悟的。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教师不能包办。碰到困难,自己要积极开动脑筋,探究摸索。不要轻易放弃,能够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这不仅仅是解题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和素质。

3.“不会做”要做具体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不会做。一般来讲,新授课内容,一般不难,基础题学生大多能做。但是,学生的存在问题是简单套用公式,仅仅是简单模仿,这个问题在单元训练、尤其是综合练习阶段就表现得十分突出。由于初始学习阶段思考不够,一碰到新情景题目,立马两眼一抹黑。不会做的另一种情况与教师选题方面不够精准,不够严密有关,选题过难,过繁,学生当然难以招架。选题的问题,难度固然需要,但是在一个班级中要以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为前提。选题要有基础性,要有发展性。这方面可以通过布置时序性、分层次作业来解决,时序性作业大家都清楚。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作题。必作题是对所有学生的要求,强调基础;选作题是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要求,重在加深拓宽提高。说实在的,选作题不会做,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例如,我校根据生源情况,数学的重点不放在最后两条题,我们不拼这类题。学生没有能力解决的难题,过多训练,效果不明显,而且还增加学生的挫折感,得不偿失。当然,基础题学生不会做,教师要引起高度警惕。必须展开研究,分析原因所在。这类学业问题就不是小事。学生不会做,多多少少反映了教师的教学问题,因此要作好反思,及时改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更大进步。

综上所述,“听得懂不会做”作为一种学习现象,具有普遍性和一定的合理性,我们要宽容对待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只要积极思考,刻苦努力,一定会实现知识的“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对于教师而言,需要教师认真反思,全面改进,教师要用先进的理念武装起来,实施科学的、规范的教学行为,才能真正找到这种现象的解决之道。

猜你喜欢
分析
导数考向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一道解析几何题的分析与探究
回头潮
一个递推数列问题的类化分析
万有引力易错题分析
三角恒等变换常考点分析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