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
美联储终于决定再提高一次利息,是金融危机结束多年以来第二次提高利率,而且只提高了0.25%。市场上虽然对美联储今年提息早有准备,但美元兑其他货币的汇率还是出现了上扬,其他期货市场的价格也略微有些下调。
受此影响,某些舆论开始大放厥词:“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美国要把其他国家玩得血流遍地”“美国开始重新‘剪羊毛”……真有那么神奇吗?
其实,金融危机8年前就过去了,美联储还把指导利率维持在0.5%到0.75%的区间。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来看,这么低的利率都不能算正常。换句话说,美联储实在是对美国经济的“复苏”没有太大把握,才在利率正常化上犹豫再三。
在次贷危机前的2007年,美联储基金的有效利率高于5%。危机爆发后,美联储开始下调利率。2008年当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时,联邦利率依然为2.64%。但此后,美联储不断下调利率,直到0-0.25%。其中,还实行过三轮购买金融资产的“量化宽松”活动。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拯救了美国的资本市场,某种程度上制止了大衰退恶化。然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埋下了一些隐患。
中央银行长期维持零利率或负利率,会严重影响其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收益。央行的利率与国债等固定收益的债券资产的回报率息息相关,许多银行、特别是许多社会福利基金都靠投资这些债券来获得收益,再支付给基金的受益人。当央行利率为零时,国债等固定收益的债券收益率也降得很低,10年期的美国国债一度收益率降到2%以下。养老基金等投资需要有5%至8%的收益率才能维持开支,这么低收益率使它们无法再继续维持传统模式,只得说服监管机构让它们去股市上投资。
然而股市与期货市场风险很大,与固定收益的债券市场完全不同,一旦投资失手,就会造成社会福利体系的危机。因此,社会福利基金一直在游说美联储与欧洲央行等机构,希望它们能早日结束零利率政策。还有一些商业银行平常也是大宗国债等金融资产的交易商,但超低的国债收益率使它们转而去投资风险大但收益也更高的期货市场,有一些就掉进了期货 价格的陷阱,弄得欧洲国家银行要倒闭的流言蜚语屡见不鲜。
当然,央行提高利率也不是没有风险。前些年的零利率使许多金融机构和个人的杠杆率迅速恢复,它们的积极投资使美国股市一派繁荣。如果央行提高利率,金融机构与个人都会抢先还贷款,或转而投资债券市场。那么,前几年刚刚恢复的股市有可能再度动荡,因为极度宽松政策促成的金融泡沫有可能再度被戳破。
美国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美国经济的好转与出口增长直接相关,但美元升值会导致美国出口竞争力下降。不仅如此,美元越升值,外国投资者掌握的美元资产就越值钱。20世纪80年代,美元升值与美国利率上涨同时发生,很快里根政府就只好利用七国集团机制共同干预市场,把美元汇率压了下来,把德国马克与日元的汇率“扶”了上去。
也许,美国很快就要与中国商谈稳定美元与人民币汇率的办法了。否则,随着美元的升值,美国欠中国的债务会变得无法承受。▲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亿阳讲席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