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明
(辽宁省凌源市宋杖子镇果树站,辽宁 宋杖子122524)
凌源市自20纪60年代引进‘苹果梨’,已有50多年的栽培历史,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已发展百万株以上,但因管理不到位,前期产量太低,不到七八年很难丰产。由于进入丰产期太晚,群众管理的积极性大受影响。‘苹果梨’顶端优势强,发枝力低,幼树修剪后剪口下只发三四个枝,造成前期枝芽量少,结果部位少,很难丰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92—2012年,我们在多个果园进行探索性试验,找出早产丰产的措施,现总结如下。
‘苹果梨’对肥水条件要求比其他品种要高,土壤太瘠薄、肥水条件较差的果园难以丰产丰收。所以一定要选土壤条件好的地方建园,土层要厚,一般不低于80cm,土壤反应中性至微酸性,干旱区要有灌溉条件。
选好地块后,要挖栽植坑,栽植坑的长宽深都要在80cm以上,以利于前期根部生长发育。挖坑时底土、表土分别放置,表土与农家肥(50kg)混合后回填,底土覆在上面,然后灌水沉实。
栽前一定要严把苗木关,对于病弱苗、根系不发达的苗绝对不能栽植,一定要栽健壮、根系发达的优质苗。栽后要灌足水并覆地膜,有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地温,保栽保活。栽后要及时定干。梨树成枝力弱,一般在剪口下只有三四个中长枝,一般不够整形需要,要在整形带筛选不同方向的二三个芽做目伤处理,促发新梢。
目伤的具体操作,每年4月20日左右,在需要目伤的芽眼上部0.2~0.5cm处,用钢锯条锯断皮层,深达木质部(但不伤木质部),目伤长度一般为枝条粗度的1/3~1/2。目伤后七八天,下部芽开始萌发。这种方法简便易行,效果很好。
这是关键的一年,管好了实现早期丰产就有可能。除肥水管理外要在修剪上大做文章,尽可能多地培养枝芽。
通过在十几个果园的试验,我们认为,这一年修剪应在4月5—15日进行,主要是对主枝短栽;其他枝条一律不动,改用拉枝,拉到60~70°;还要目伤,促进枝条上的芽发枝。生长健壮的枝经过目伤,一般平均发出中短枝24个以上。在各大主枝上应以“目伤”促发分枝。按骨干枝生长的强弱决定剪留长度,生长势强的要长留,一般要在80cm以上选一饱满芽作顶芽,其余芽一律目伤,时间在4月20—25日。这一阶段芽刚萌动,但‘苹果梨’顶端优势明显,后部芽不萌动,宜用目伤促芽萌动,增加树体枝芽量,同时也控制了顶端优势。据我们调查,目伤后每个主枝平均发枝21个以上,侧枝发枝18个以上;而不目伤的分别为4个以上、3个以上。效果非常明显。我们从生产实践中发现,目伤的骨干枝上中短枝占60%~70%(长枝占30%~40%),辅养枝上中短枝比例更高达80%以上,可形成花芽,第3年即可结果,很适合丰产需要。
从我们调查结果看,一株‘苹果梨’树第2年春季目伤后发芽量可高达50个以上,而不目伤的正常修剪只有13个枝,差距非常大。
第3年春季修剪时间与第2年相同。对于有些旺枝,按第2年的方法再次目伤,发芽量将再次大量增加,部分幼旺树可达150个新枝头,并形成大量花芽,第4年株产可达10kg以上。
目伤对密植梨园效果更明显。幼树冬剪原则上不疏枝,除主枝适当轻剪、长留外,多余的枝尽可能用拉枝方法处理,拉枝后用目伤方法促发短枝,尽早形成结果部位。通过夏剪把多余的枝尽早处理掉,对于直立枝、徒长枝采用扭梢、拉枝等方式控制生长,对于生长空间小的及早摘心,空间较大的部位用拉枝方发予以补充,做到全方位均匀分布。
对无枝部位,在目伤无效的情况下,可用插皮接或带木质芽接的方法补救,以满足前期树体枝芽总量的要求。
适量增施氮肥,每株0.1~0.2kg。针对本地春旱严重这一问题,每年在清明后灌1次透水,其他季节视旱情酌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