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吏”困境

2016-12-16 15:42佚名
领导文萃 2016年23期
关键词:县级市退休年龄约束

佚名

7月6日,北京市政府网站公布《北京市“十三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北京市将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然而,一边是要延迟退休,另一边却相反,是要提前离岗。据媒体报道,湖南岳阳、娄底、永州等地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

“休而不退”即提前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是在编公务员,占着编制、拿着薪资,享受着高额补贴。就是官场常说的“退居二线”。这些干部离开领导岗后,要等到退休年龄才能正式办理退休手续。

“退居二线”即机关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临近退休达到规定年龄离岗闲居而待遇不变的制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是对干部队伍实行“能下”所采取的方式。在领导岗,叫一线,退下来,称作到二线。

类似湖南这种给科级干部提半级,鼓励“老人”退下来的政策,近年来在全国都有出现。

多位官员承认,官员一到年龄退居二线是常态化的制度安排,对这类官员管理长期以来处于失范的状况:多数在编官员还远未到达退休年龄,就处于离岗休息状态;不上班,却照常财政供养,直至退休。

不过现在,党内实施几十年、早已习以为常的“退居二线”称呼及做法,恐将淡出历史舞台。

资源浪费

大约八九年前,时年五十多岁、在宣传部门工作的慕毅飞接到转任党校教员的通知,这是一个新职,党校的工作比在宣传部门要清闲很多。身为官场中人,慕自然明白,自己的被“退居二线”与年龄有关。

按慕毅飞的说法,在此后漫长的“休而不退”的时间里,他一直吃着财政饭,却过着不用每天按时签到上班的“散吏”生活。在慕所在的这个常住人口为一百多万的县级市里,像他这样的退线干部还有二三百人,慕并不是独一个享受这种待遇的官员,很多人过着和他一样的舒服日子。

“退居二线是全国性的通病。”一位体制内的官员对此早已见怪不怪,对退居二线的官员,有的单位不要考勤,但年底考核照样优秀;有的在家练书法;有的在工厂里帮忙搞“三产”;有的不知道整天干什么,没人过问。“如果没有什么事情触犯法律或者被人举报的话,当个太平官就太舒服了,不用干什么活。”

但上述官员慨叹之余,也直言这是对干部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想想吧,他们才五十出头,大多还精力旺盛,想法很多,仅因为所谓的到龄,就这样被晾在一边。”类似的官员还有多少,尽管迄今没有人做过精确统计,但粗略算来,数目惊人。

江西省革命老区吉安地区的一个县,在2013年时,该县就有科级干部799人,231人到退居二线年龄,占28.9%。而江苏一个人口为40多万的县级市,退线干部有100多人,该市市委组织部一官员告诉记者,退线干部人数很难精确计算,内陆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干部编制不一,很难以人口基数比例推测,但以全国目前的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划论,几十万人应该有的。

这么多的退线官员被闲置,是何等的浪费!

退线规范亦难

今年4月,浙江省委已将中央对退线干部的管理精神和省领导的要求逐级下达到市,要求各县区制定相应规定,各地级市目前都在酝酿研究中。最近,苏州一个县级市在江苏率先出台了一项对退居二线干部管理的规定,要求退线干部还是要正常上班,遵守机关作息制度。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注重发挥退线干部的特长,可以协助某一个领导工作,或者有些可以参加单位某项重要课题项目的研究。

“中央老早就有这个要求了,不能搞年龄层层递减,不能搞‘一刀切’,要‘老中青’相结合,要发挥各个年龄段干部的积极性。”一位省级组织部官员说,只是下面执行走样走偏了。

然而,赋闲的退线官是否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一些学者和官员认为不容乐观。

在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刘庆乐看来,退线或冗员的出现都是因公务员编制管理的软约束。“编制约束不仅是数量约束,也有职位设置的约束,但现实中吃空饷、超编的情况大量存在。”从根本上说,是财政预算的软约束所致。过去你在不在岗,都是财政拿钱,没有实质区别。各级人代会审议也不会涉及某个岗位为何雇佣5个人而不是3个人这样的问题,只要人大不专项审议,这个问题就无解。

猜你喜欢
县级市退休年龄约束
世界主要经济体 退休年龄都定在了65岁及以上
“碳中和”约束下的路径选择
约束离散KP方程族的完全Virasoro对称
浅谈退休年龄和养老保险相关问题的思考
江苏某县级市放射卫生现状调查与分析
基层女干部人才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分析——基于一个县级市的调查
发达国家实际退休年龄男64女63
义乌 全国唯一一个承担国家级综合改革任务的县级市
义乌 全国唯一一个承担国家级综合改革任务的县级市
中国退休年龄制度中的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