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好作文就是要智慧地说真话,而教师应该为孩子们说真话保驾护航。
如今套路文章太多了,直接导致作文失去它本该散发的魅力。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拜读了吴勇老师所著的《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一书,顿时心生惊喜。“童化作文”这一理念,不正好解决了当下小学生写作“假、大、空”的病症吗?它不是简单地出于学术,而是出于良知;它隔着几十年的时光山谷,与鲁迅先生的那声“救救孩子”相呼应:它不能不说是教育田野里一声强有力的回应,至少他所致力的正是在小学作文中“将儿童世界还给儿童”。
一、深入学习。探索习作教学方式上的“童化”
“童化作文”对于作文教学,首先是理念层面的深入转化,它在有效吸收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汲取当前儿童理论的研究成果,从而使“小学作文”在迈向“儿童作文”的征程上又前进了几步。
1.从“传授”走向“经历”
哲学大师卡缪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爱充领导;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这句话可以恰当地表述“童化作文”教学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教师在写作过程中,不是一味地教给孩子什么,要孩子达到什么,而是和孩子一起“做”什么。习作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经历、共同享受的过程。
2.从“析出”走向“融解”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总是处心积虑地将习作教学从儿童的生活状态中“透析”出来,让习作成为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呈现在孩子面前。“童化作文”竭力淡化作文教学的痕迹,将作文的过程“融解”在儿童的实践经历之中,在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悄无声息地积累素材,蓄积情感,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3.从“写作”走向“交往”
儿童对写作的理解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项具体任务——不偏题,写具体,达到400字左右,语句通顺等。而“童化作文”则更多地凸显作文的本真——交往。它总是将习作的过程放置在一个互动交往的平台上,或解说,或推荐,或辩论,或发布,将一个个封闭、孤独的心灵融汇到色彩斑斓的童心世界中。
4.从“预设”走向“生成”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以“预设”的状态出现。写什么——教师对教材进行精心演绎,怎么写——教师通过例文、下水文对习作目标进行具体诠释。“童化作文”更注重瞬间的“生成”,它即时地把握儿童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充分调动儿童的多种感官,去体验,去实践,去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
二、课堂实践,确立“童化作文”的相关主题
“童化作文”的关键在于化习作于儿童的真实生活,这不仅是因为“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更在于教师是否有儿童情怀真正熟悉儿童的生活,发现儿童所热衷的作文话题。
1.放飞心中的梦想——想象篇
从与学生的深入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最喜爱的习作是创编童话故事,发现学生写得最好的作文也是童话故事。无论是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或者是平日不太愿动笔的学生,当遇到创编童话故事时都跃跃欲试,他们赋予小动物语言,天马行空地畅所欲言。例如:
小狐狸跑着跑着,一不小心把路旁满满一筐的松果撞翻了,松果滚得满地都是。小狐狸看看四周没有动静,拔腿就跑。跑了一阵子,小狐狸忽然想起山羊校长的话,他又赶紧往回跑。只见松鼠妈妈正在忙着拾滚落在地上的松果,小狐狸的脸顿时变得通红通红的。他低着头向松鼠妈妈道歉:“对不起松鼠妈妈,是我不小心把松果撞翻的,让我给您一起捡松果吧!”松鼠妈妈不但没有责怪小狐狸,还连连夸奖小狐狸是个诚实的孩子。捡完松果小狐狸心里很舒畅,他跟松鼠妈妈说了声“再见”又蹦蹦跳跳地向前走。
语文课程标准也顺应儿童的天性,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童化作文”要名副其实地成为儿童的作文,首先就得给予儿童想象的权利。
2.捕捉游戏的快乐——游戏篇
蒙台梭利说:“儿童一旦置身于与他们身体相和谐的真实环境中,他们体内的一些出人意料但又清楚无误的活动就似乎在复苏了。”习作教学从儿童当下的游戏出发,更能激发儿童参与的兴趣,挖掘儿童内在的言语潜能。例如:跳长绳、打野鸭、造房子、滚铁环、跳跳球、拔河比赛……这些体锻课学生经常玩乐的项目,特别能引发他们的共鸣。如:“拔河比赛正处在白热化阶段。从局势上看我班相对落后。站在一旁的张老师按捺不住紧张的心情,大声地喊道:‘同学们一起高喊,一二加油,一二加油……大伙儿一个个情不自禁地加入到其中。小胖墩齐同学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脸涨得通红:最后一个的我索性将绳子牢牢地缠在腰际,希望能起到‘一个顶俩的作用。女生也不甘落后,有的全然没有了平日的温文尔雅相,有的额头上已沁出豆大的汗滴,还有的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双手紧紧攥着绳子,完全不输给男生。”
“童化作文”教学应积极顺应“与儿童身体相适应”的游戏环境,并以此作为习作教学的逻辑起点,让学生的写作活动“飞”起来,“乐”起来。
3.回归真实的情感——体验篇
体验是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某一事件、人物、事实、思想。学生由于经验的限制和成人的佑护,直面自然、生活的机会不多,许多“体验”不是直接获得的,而是成人经验的“复制”。因此,他们在文字中呈现的往往是成人的姿态,不够鲜活,不够真切,缺乏童年的“感性”。“童化作文”就是要引领学生回归自然状态,回归生活常态,与自然直接对话,以丰富童年的体验;与生活携手同行,以丰盈童年的心智,使言语表达成为他们抒写心灵世界的窗口,成为他们品味童年生活的站台。例如:
一个双休日的下午,小陈的爸爸手拿一把汽车钥匙,兴高采烈地邀儿子开车兜风。原来是家里增添了一位新成员——一辆酷黑的斯柯达牌轿车。坐进车内的小陈顿觉舒适无比,不用再挤公交车,不用再受日晒雨淋北风吹,不必提着大包小包从超市气喘吁吁赶回家。可是,马路上的汽车越来越多,意味着汽车排放的废气对环境的污染将越来越严重,所以他提倡大家“绿色出行”。
4.观察生活的点滴——观察篇
观察是联系生活与写作的纽带。学生从小到大浸在生活当中,可一写作文就愁眉苦脸,笔下无物,觉得没啥可写。于是只好胡编乱造,无病呻吟一番。其原因就是他们缺少观察。这里说的观察不仅指用眼睛看,还包括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感受,用脑子思考,更要让这种观察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技能,才能熟练而敏锐地捕捉到生活中动人的瞬间,触摸到生活真正的情感。例如:
今天早上,我迫不及待地来看我的小绿豆们的庐山真面目。没想到,它们一夜之间突然长高了,它们不仅冒出了整颗脑袋,还长出长长的“身体”——绿色的茎。我用尺子量了一下它们的茎,大概有两厘米左右。它们的小脑袋由两片黄中带点绿的“肉片”组成。小脑袋中间还长出了嫩绿的剪刀状的叶子。每根豆芽像一条条伸出信子等待猎物的眼镜蛇,又像一个个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问号,真盼望它们能早点开花结果。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探索鸡蛋浮在水面上的奥秘,端详蚂蚁、蜗牛等搬家的进程,放手让学生去看、去想、去画、去写,拓展学习的外延,增强开放性。
把小学作文当做儿童的作文,让儿童的生活、儿童的文化、儿童的言语、儿童的精神在习作的字里行间自由彰显和充盈,这才是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效率的“人间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