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本溯源新常态,取舍恰当更有效

2016-12-16 09:54阮美丽
考试周刊 2016年21期

阮美丽

摘要:语文学科是一门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它的设置和实施必有意义和价值,但一直以来似乎难有定论。“泛语文”“伪语文”甚至“非语文”大行其道。了解语文的本真,还原语文本色,取舍好“课标”与“教材”,取舍好“学生”与“教师”的辩证关系,追求课标、教材、学生、教师之间的“相似和谐的振动”,打造以“学”为中心充满“语文味”的语文课。

关键词:语文本色 有效取舍 语用学习

语文学科是一门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它的设置和实施必有其意义和价值,但一直以来似乎难有定论。走进如今的语文课堂,犹如刘姥姥走进大观园,眼花缭乱,语文成了百变金剐,时而走进某一主题的主题班会,如《背影》主题变成了“感受父爱,学会感恩”;时而转型成了历史课,如《安妮日记》回顾了“二战”的控诉篇:时而变脸成了旅游宣传片,如《苏州园林》。如此看来,“泛语文”“伪语文”甚至“非语文”大行其道。凡此种种现象的出现,一线的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语文课到底要教些什么?该怎么教?怎样教更有效?

一、追好“本”。取舍好“课标”与“教材”。利剑在弦

追好“本”,先简单了解“课标”的历史。在我国教育史上,“课程标准”这一概念已有百年历史。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是我国课程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课程标准,上世纪50年代,我们向苏联学习,“课程标准”被“教学大纲”替代,“教学大纲”成为我们教育的基石,直到2001年,课程标准重新返回教育的舞台,再次走进我们的视线。

语文学科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所独有的具有排他性的价值决定了本体价值。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两段话:段一:什么是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段二:彼时同人之意,以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由上面两段话不难发现:“语言”就是语文课程的本体价值,换句话具体说,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研究语言、运用语言的。

洪镇涛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我看过他的课堂实录《天上的街市》,李老师课堂上开口第一句话是“请大家推荐位朗读最好的男同学把这首诗读一读”,没有客套的寒暄,直奔语文“读”的本真,让一位男生读了还不够,继续让第二位朗读,整堂课书声琅琅,在朗读中觅得风雅无穷,在品味中感受脉脉意蕴,让文字有了温度、生命和动感……

我拜读过韩军老师的课堂实录《背影》,他的课堂从识释字词人手,同样注重朗读积累,看起来课堂引入平淡无奇,让人怀疑这不是韩军这样的老师的开场白。可恰恰如是。

君不见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最值得重视的一条经验,就是从教儿童识字开始,至少有3500个左右字的形、音、义,都要一个一个地记,实践证明,我国传统语文教学成功地解决了儿童识字的问题。相反,传统教学中的“字词句篇语逻辑文”的八字宪法老早不见踪影,现在的教材没有了原来浙教版每个单元后的语法知识、修辞、逻辑、文法方面知识,把语文的工具性功能也弱化了,于是,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功能大大弱化,闻“知”色变,闻“讲”色变,过分追求学生主体地位,对语文的人文性过分解读。如今一些孩子为什么错字现象屡见不鲜?为什么一些孩子词不达意只会夸夸其谈?这其中是不是也与此有一定关联。传统教学十分重视学习的早期积累,不问理解多少,先“吞下去”再说,日后慢慢“反刍”消化。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陆世仪说得很有道理:凡人有记性、悟性。自十五以前,物欲未染,知识未开,则多记性,少悟性;自十五以后,知识渐开,物欲渐染,则多悟性,少记性。故人凡有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四书五经”这些经典先吞,当时也许并不理解,但已经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文史常识、人物典故等,等长大后一旦在新的语境中重新接触,往往就会豁然开朗。

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教材真是语文这“本”的有效载体。如今的语文教材作为整体一个完整系统,各个元素之间有一定关联,有纲有目,纲举目张,以某一主题为一个单元集合体,有这样的评价:一课一题一话是将,课程目标是帅,文本当然是兵卒了,2013版新人教版教材受《国文百八课》影响,以作文为中心围绕一个主题组成单元课文,大开大合,丝丝入扣。教材内容是一切传递、体现和传承语文学科的“本”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反过来,教材也不是学生直接掌握的对象,而只是老师帮助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目标的工具,是师生活动的中介,只是找到语文根本的工具和跳板,不管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或者北京版的语文,语文教材从来不是产生在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它也呈现出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等与时俱进的特点,“画眉深浅入时无”、“朝扣富家门”,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回归到语言的学习,提高学生语用能力。

英国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我们应该做的事情是教人们一种语言,而不是教给关于语文的知识。”佐证了语文教育的准则正在回归。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等多元语文课程目标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语文承载太多任务,但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围绕“语文”两个字深入研究,那么,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语文课真正充满“语文”味。

二、溯好“源”,取舍好“学生”与“教师”,百步穿杨

找到了语文的根基,就把握了语文教育的命脉,要让每一个根都能茁壮,在阳光下灿烂,那么,我们首先要溯好“源”,找到源头的起点,一个班级个体的学生,对“语”的体验各不全同,老师要追求“相似和谐的振动”。

1.舍弃架子,得到纯真。

老师与学生之间,天生就有一道无形的鸿沟,受师道尊严影响,学生的心门是紧闭的,你越想推开它,它越紧闭。反之亦然。特级老师于永正老师的课堂没有“特级”的架子,他在上“老母鸡给黄鼠狼拜年——自投罗网”的习作课时,亲自参与到表演的活动中,妙趣横生的表演,乐了孩子,欢了课堂,当然也精彩了习作。我们不必担心没有师长的尊严,更不必顾虑和颜悦色乱了课堂,其实老师首先打开心结,放下架子,用课堂魅力凸显语文魅力,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就喜欢给自己带来学习愉悦感的老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们自己将会得到孩子们没有任何修饰的内心世界,更会感动于那份纯真与释怀。

2.舍得“赶、满”,获得“更满”。

一堂课,只有45分钟,既有字词基础目标要实现,又有文本内容要把握,更有情感体验要落实,于是教学内容面面俱到,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如同赶脚的鸭子,沿途有各色食物,因为老师已经为学生预设了一系列教学任务:还有一路美丽的风景,因为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本身就是一道好风景。就是因为老师在后面催着,学生才来不及吃下第一口食物,已经被赶到下一个食物点,更别说消化和挑选,至于美文的美读,有时更可能是昙花一现,蜻蜓点水匆匆过场。

于是,教师要学会舍得“赶、满”。一种教材多种教法,其实也在提示我们处理教材时要舍得“赶、满”。“这方法、那方法、吃透教材、落到根本”才是关键的,同一教材,不同老师完全可以提取不同教学内容,组建不同教学方式。正如有人所说:米可煮饭,也可酿酒。这样,老师何不巧妙地预设相关练习,用预习这跟金针度学生的学情,教师也吃透了“两头”,一课一得,一架蔷薇满园香。曾观摩过浙江省优质课一等奖李妙云老师的《春之舞》课,李老师巧妙地从“舞”字的不同字体人手,直接给学生架起了视觉上的舞动感,引导学生沿着“文一意一情”的路径去学习,舞来了春天,跃动了生命,学生走进了自己的春天。

“删减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舍得是教学的一种境界,诚如贾平凹所言:会活的人,或者取得成功的人,其实懂得了两个字: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教师何尝不要这样选择,熟黯舍得之道,舍教学之枯枝,得学生之发展,得教学之新境界。嘻,何不做一个勇敢的探索者。

语文是“言”和“意”的两面体,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言语活动,没有言的语文教学,失去了学科的价值;没有了意的语文教学,充其量是一堆零散的语言材料,实现言与意的共生,追好“本”溯对“源”,熟黯取舍,教出语文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