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辽县创新机制大力发展产业扶贫

2016-12-16 22:47
吉林农业·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东辽县增加收入龙头企业

紧紧围绕“脱贫必须有项目支撑”,以创新产业扶贫模式为重点,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致富。东辽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核心举措,坚持“输血”、“造血”一起抓,重在增强“造血”功能,精准发力,开掘富源,稳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目前,全县21个贫困村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1个,已完工35个,在建16个。

一是政企合作扶贫模式。东辽县创新实施了“政府控股、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扶贫模式,吸纳各方力量合力攻坚。年初,县财政预算安排30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与金翼集团联合发展扶贫项目,撬动国开行资金参与扶贫。目前,总投资5.92亿元的金翼蛋品年存栏720万只蛋鸡“一村一场”扶贫开发项目已顺利启动,计划在建安、足民、凌云、白泉建设7个百万只蛋鸡养殖场,届时全县13708名贫困人口人均年可获得不低于3080元分红。7月15日,《人民日报》以《吉林:“三个精准”求实效》为题对该项目进行了报道。

二是龙企带动扶贫模式。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农户,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东辽县采取“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接机制,带动贫困户逐步脱贫。为金州乡双福村争取了国土菜田建设项目。与正旭菌业合作,实施食用菌种植项目,一期建设标准食用菌大棚21栋,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5万元,将拿出50%给贫困户分红。仅此一项,全村113名贫困人口年人均增加收入1990元。占地3.6万平方米的白泉镇树安村食用菌基地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优先安排30名贫困人口就业,年可增加人均收入8000元。

三是订单农业扶贫模式。针对部分贫困户想致富,但缺少项目、技术、信息等现状,东辽县积极鼓励引导鑫宏利食品、正旭菌业等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协议,发展订单农业,实行统一收购、统一培训、统一销售,实现企业赢利与贫困群众增收的双赢。目前,鑫宏利食品与泉太镇老营村、白泉镇树安村、凌云乡化龙村、平岗镇共安村、甲山乡五龙村等贫困村签订蔬菜合同2500余亩,成立种植合作社,吸收贫困户入社,每个贫困户年均增加收入5000元。白泉镇树安村建设了占地150亩的万株大榛子园,明年可挂果,经济寿命达50年,预计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50万元。金州乡双福村、大度村,辽河源镇安乐村、渭津镇恭和村、安石镇乐群村等贫困村也把榛子种植作为产业扶贫的重要载体,确保贫困人口不仅脱贫,还要致富,实现可持续脱贫。

猜你喜欢
东辽县增加收入龙头企业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新媒体环境下东辽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存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如何使农业科技在农村精准扶贫及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农民工收入微观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基于MATLAB的东辽县电网累年故障数据处理与分析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