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医学的逐渐发展,医院的配套管理服务和管理力度也在不断提升,但同时也对医院工作的精细化和稳定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医院的统计报表中经常会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实践和工作经验,针对医院的统计报表数据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找出了影响到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并且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策略。
关键词:医院;统计报表;数据;质量;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02
在医院的综合管理当中,医院统计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工具之一。可以说,统计资料当中的数据质量高低,将直接决定医院是否能够做出科学、合理、正确的决策。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经常会发现在法定报表或者是业务统计报表当中,存在数据缺失、不准等问题。笔者将以某院的院内业务统计报表为例,以小见大,对医院普遍存在的统计问题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从而使得统计的作用落实到实处。
一、存在问题
笔者对某院的2015年的存档纸质报表以及网络直报后的统计调查表进行了抽查,抽出了一个季度的出院病案共计7000份,然后与电子病案管理系统录入的病案首页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比对和核实,发现存在许多问题,笔者列举如下:
1.某些统计项目没有存在意义
首先,在出院的病例当中,职业这一栏所填的往往都是“不详”或者“不清楚”,在2015年第一季度的职业填写中,“不详”或者“不清楚”的比例甚至高达72.3%,使得对于职业的调查和统计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出入院诊断负荷率失真
在医院的月报之中,出院与入院的诊断负荷率几乎达到了100%,严重脱离了实际,存在较大水分,十分不利于科室之间的诊断质量评比和进步。2015年神经内科一季度的出院患者为1114人,表格现实出院与入院的符合率达到了100%;但是实际上符合的只有1092例,不符合的有21例,不肯定的有1例,因此实际上的出院与入院的诊断符合率只能达到98.0%,这说明实际情况同报表数据存在较大误差,报表数据失实。
3.抢救次数和成功率失真
在住院的月报统计当中,针对危急患者的抢救成功次数以及最终抢救成功的概率极低。但是2015年第一季度的报表上,笔者翻阅到病案中共抢救重病患的人次为6例,根据病案的首页显示,实际报告当中抢救了66次,其中32人成功,34人失败,抢救的成功率达到了48%。因此,报表的数据和案例首页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真现象,无法如实反映出医院对于重病患的抢救次数以及抢救质量。
二、医院统计报表数据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
1.医生的责任感缺失
出现这些问题的基本原因在于某些一线的医师和统计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和责任感。就比如笔者上文当中所提到的,在病案的首页填写数据信息时,遇到一些项目的时候不加仔细询问,信手填上“不详”或者“不清楚”,致使很多统计项目失去了存在意义。
2.医生无法高度掌握标准
这种现象主要表现在某些医生会将出院诊断的主要诊断项目同其他普通诊断项目相互搞混,就比如说在外科的三级脑外伤、失血性休克,将失血性的休克作为主要诊断来对待。再比如手术的名称制定不规范,较为随意,指向部位不明确。在手术之后,没有进一步完善和填写治疗的过程和目的。此外,还有一些治疗效果不符合标准的,按照卫生统计的规定,出院人数当中其它人数是指那些正在进行正常的分娩、而没有进行生产者、没有经过治疗就出院者、以及健康人来进行人流活绝育手术者,但是在实际的统计当中,往往将这种出院统计搞混,这些都是因为对标准和规范的认知不足造成的。
3.医学进步过快,名称不符
当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医学都在经历着飞速的发展,因此不论是观念还是具体的诊疗技术都在快速发展,并且不断地对旧知识和旧名称进行更新换代。有些医师已经摒弃原有的疾病概念和名称,用新的名称取而代之。比如有的医师统计报表当中出现了“后循环缺血”,在国际疾病分类(ICD)当中进行查询,却没有查询结果。后来经过询问医师,才重新编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三、解决医院报表当中常见问题的措施和策略
笔者在上文中针对医院的统计报表当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原因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探究。为了进一步减少各院的统计报表产生与上述问题相似的错误,大幅提升各院的统计质量和统计效率,尽可能地保证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笔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措施和见解,希望能够引起同行的思考。
1.统计人员加强审核力度
如果统计人员在统计工作当中,发现了某些指标和数据与实际相比存在异常现象,一定要与病案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的联系和沟通,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向一线的临床医师学习,尽可能地形成一个高效的、良好的统计氛围,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审核的关键归根结底还是在人,所以要加强统计人员的审核力度,这样方能确保统计精确,审核精准。
2.制定奖励惩罚方案
每个病案的质量控制医生都需要严格地按照相关的病历书写规范来对病案的首页的填写质量和填写效率进行检查和监督,一旦发现任何错填胡总恶化漏填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地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需要每个季度都将病案的问题上报至医院的医务科,由医务科在院网站或者网络公众平台上进行公示。对于那些报表编制质量高的,及时予以奖励;报表漏洞百出,质量较差的,予以严重处罚。
3.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强度
各地医院需要提升医务科的一线医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学习强度,比如把一些国际疾病分门别类地列入本院的培训计划但后者能够,并且一定要保证每个医师都能够迅速地对当前的国际疾病分类有很深程度的了解,并且要学会及时地应用。此外,还要保证医师能够尽可能地按照疾病的命名和诊断原则来填写报表。
4.提升病案管理人员的管理强度
对于某些项目,即使在医院的规定下属于非必填项目,但是也应当要求各地的医师和统计人员必须完整、及时地录入统计系统;同时,也要积极地统筹各科的病案管理人员及时地学习最新的ICD-10编码规则,从而提升自己对于病例和病案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5.注意软件维护
上文当中已经提到,由于科学以及医学的发展较为迅速,因此很多情况下都会出现实际的病例和治疗方法已经诞生,但是病案的统计系统当中却没有及时收录的情况。这就需要各个医院与软件的开发者保持实时的、高效的沟通,将一些疾病、诱发原因、手术代码等相关信息及时地输入进系统当中,纳入数据库,从而使得生成的报表分类更加地真实和准确。
6.建立电子病历档案
为了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以及卫生的发展需要,各院可以加快由传统的纸质病历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型升级,这样一来,电子处理的速度和效率会大大提升,不仅从根本上杜绝了人工填写首页病历的漏填或者是不规范填写现象,同时也会大幅提升统计精度,最大程度上保证统计质量。
7.利用大数据时代的优势
当前,全世界已经掀起了新一股的互联网浪潮,由原本的“信息时代”逐步走向“大数据时代”,因此医院必须与时代和世界接轨,充分利用这股潮流,提升医院的信息和数据建设,促进转型升级,提升医院的统计设备的科技含量和信息处理效率,进一步为医院的管理作出更大贡献。
四、结束语
笔者首先以某院为例,提出了一些在医院的统计工作当中所常见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见解和解决策略,目的就在于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医院统计报表的统计质量和统计效率,从而使得其能够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所服务。要提升医师的填写能力,确保案例的正确性,认真负责地完整录入相关报表数据,加速信息技术的完善和升级,从而将统计数据的作用发挥、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徐刚.医院统计报表数据在医院管理服务中的常见问题解析[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1):88-89.
[2]徐洁.浅析统计数据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12.
[3]王晓华.分析医院统计报表数据的常见问题[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3(12):16-17.
[4]李丽辉.大数据时代医院统计如何为医院管理服务[J].统计与管理,2015(3):16-17.
[5]邵庆东,韩晟,王锦伟,等.医院财务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6(5):22-23.
作者简介:黄秋月(1983-),女,汉族,福建南安人,本科,统计师、会计师,研究方向:统计与会计的相互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