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研究综述

2016-12-16 01:50陆小妹
档案与建设 2016年11期
关键词:管线档案管理信息化

陆小妹

(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苏盐城,224051)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研究综述

陆小妹

(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江苏盐城,224051)

地下管线档案对城市建设有着重要作用,文章对2000—2016年间关于地下管线档案的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地下管线档案研究主要集中于管线档案管理现状研究、信息化探索、管理机制研究三个方面,并对未来研究和工作方向进行了反思与展望。

城建档案 地下管线 管理机制 信息系统

1 引言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城市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它包括水网(给水、排水)、电网(民用电、高压电,光纤、通讯等)、气网(燃气、热力等)[1]。地下管线档案是对地下管线工程建设的记录,在城市建设中不论是新建管线工程,还是旧管线工程维修,都离不开地下管网档案。可以说,地下管线信息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和信息资源,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档案管理机构能够为施工机构提供地下管线档案,并对施工方案和过程加以监管,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因此,城市建设应该重视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工作,推动数字城市建设。

2 国内地下管线档案研究论文统计及分析

2.1 发表时间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作为数据来源,以“地下管线”“地下管网”与“档案”的组配为检索主题,检索时间跨度为2000年 1月—2016年8月,剔除内容相关度不大的文章,共检索到557条记录。

从图1可以看出近十年来我国地下管线档案研究论文数量基本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论文发表的滞后性,2016年地下管线档案的研究论文还会继续增长。虽然地下管线档案研究论文的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并未出现爆发,相关研究综述也几乎没有。统计发现,67%的论文来自档案馆,这表明地下管线档案研究主体主要是档案管理部门,其他领域的机构涉及较少,可见对于地下管线档案的研究还未得到学术界足够的重视。

2.2 文献内容

通过图2分析,去除不必要的案的利用需求,但是由于地下管线档案多为纸质档案,形成时间跨度大,实现网络管理的单位较少,利用需求不能得到很好地满足。

,可以发现地下管线档案研究集中于信息收集和管理,研究者对于信息共享和利用关注较少。在实际工作中也正是因为对信息系统、信息共享等信息化手段关注较少,导致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利用管线档案较为困难。部分调查显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单位中,使用、管理、产权方占比明显高于承建、设计、施工方,在施工的过程中多数单位会产生相关管线档

图1 地下管线档案发文数

图2频次

图3 论文学科领域分布

2.3 学科领域分布

城市地下管线档案涉及的学科领域较为广泛,其中涉及较多的三个学科领域是“档案及博物馆”“建筑科学及工程”和“行政法及地方法”,论文数量分别为374篇、208篇和32篇。这个数据表明,档案收藏和保管单位的工作人员正在积极地提出地下管线档案的各种利用方案,而非“重藏轻用”。建筑科学方面论文较多,同样表明工程施工方也致力于减少工程建设中不必要的损失。而立法方面也在努力地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夯实法制基础。同时计算机软件方面论文同样较多,研究者积极地将先进的系统技术运用到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中去,如利用GIS技术、DIP技术等。

3 地下管线档案研究内容

3.1 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现状研究

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大多数地下管线档案研究仍然集中在对地下管线档案的收集、归档、管理、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陈莉(2007)认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存在管理部门分散、收集档案不全、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资金不足等问题,她提出了以下建议:(1)强化宣传,提高认识。(2)强化领导,加强协调。(3)依法治档,规范管理。(4)强化培训,科学管理[2]。尹悦新(2007)同样提出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相关对策,还提出建立完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机制,完善地下管线报建程序,包括施工前到相关部门了解管线铺设情况,工程竣工前必须请档案部门验收,竣工完成后将完整档案交城建档案部门管理[3]。秦璐璐(2013)在分析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根本在于保障科技文件的有效性,从前端和过程控制,后期维护管理,文章还结合潍坊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模式予以分析其可行性[4]。唐华(2013)系统地反思了当前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中监管制度的空白、档案从业者素质的问题等,特别提出建立城建档案信息共享平台[5]。徐莹(2015)调查了河南省部分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情况,调查表明档案多由专门保管部门保管,但以纸质档案为主,且时间跨度大;地下管线存在相互损坏的情况,虽然各部门共享意愿强烈,但责任主体意识不清;建立城市档案共享平台迫在眉睫[6]。

3.2 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探索构建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平台,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是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重要探索。张丹(2008)认为城市信息化具体建设可通过设立统一管理机构,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应采集管线的动态数据,完善地下管线数据库;同时设立固定资金维护和发展系统必不可少[7]。朱顺痣、林广元(2008)则在定位了管线档案管理模式基础上,分析管线档案信息化主要技术工作,如设置管理测量网,按比例绘制地状图,开发系统,建设网络平台、数据库等,最后建立管线档案管理更新机制,实现管线档案的统一管理和在查询、测量、验收、报收方面的动态管理[8]。宋侠(2011)则对安徽省蚌埠市城建档案系统建设作了详细解读,包括建设城建档案馆的门户网站,实现分布式业务管理,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可视化查询和语音搜索等更深入、细化的功能[9]。

除却对管线档案管理系统建设、平台建设的系统探索,还有一些文献研究DIP、GIS等技术在管线档案管理中的运用。朱学芳、曾娜、吴建华(2007)提出应用比较成熟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DIP)将管线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同时对电子图像档案进行适当处理,以便更好地导入系统管理。最后梳理了全国各地的图档管理系统应用举例,列举了实现图档管理系统之后的若干优势[10]。李哲(2013)描述了GIS系统应用在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中的优势,描述了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引进GIS系统是必经之路。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地下管线部门、档案部门、档案管理人员四个层面为建设GIS系统所努力的方向[11]。萧洁敏(2013)介绍了GIS系统在供水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未应用系统之前,管线信息录入方法滞后,统计缺乏科学性,查阅比较麻烦。而应用GIS系统之后,录入数据的准确度得到很大提高,统计工作更加自动化和合理化[12]。总的来说,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正在日趋增多。有关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信息化研究内容逐渐扩大,研究层次进一步深化。

3.3 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机制探究

徐奕(2002)在整理全国各城市地下管网普查方式,包括熟悉专业管网资料管理的人员参与测绘部门工作,或各专业管线单位负责上报,或调查和测绘同时进行。文中指出应设立专门的普查机构来保证管线档案普查完成度的高质量,同时保证新建管线档案归档管理动态更新。但显然传统的方法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建设的节奏,唯有通过GIS等系统来实现管线档案的动态管理[13]。杨铁红(2011)提出在健全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馆藏的数字化、市内系统的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等,从而保证地下管线档案工程的权威性[14]。姜中桥和江贻芳(2012)则在分析美国“一呼通”体系架构及协调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一呼通”的组织实现及成效反思了对我国档案信息管理的启示。“一呼通”由美国管道与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局指导,美国共同地下联盟组织协调,各州建立“一呼通”中心,挖掘作业前拨打811。该体系建立后,事故率大大降低,可见完善的组织体系、集中的信息化管理是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有力保障[15]。陈逸寒、古淑婷、陈美斯(2016)同样在分析美国“一呼通”体系架构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现状,总结对我国地下管线档案的启示[16]。

3.4 地下管线档案研究的不足

通过以上对地下管线档案研究论文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理论是研究的热门主题,但研究深度不够。研究论文大多局限于表面理论研究,主要在宏观层面如从政策、管理机构来分析,内容空洞。在今后的研究中,如若档案工作者能够总结和反思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需求,将有助于完善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工作。(2)技术研究较少,缺乏定量分析。国内学者对地下管线档案的研究目前多为定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地下管线档案的信息化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探索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中论文较少,主要介绍目前使用中一些技术,如利用GIS技术、DIP技术,但仅局限于介绍技术,并没有深入分析如何在档案管理中运用。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机制的探究范围较为宽泛,作者大多抒发阅读见解,并没有从大局出发。(3)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管线档案随之也会大量增加,使得地下管线档案成为城市公共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可能会涉及地下管线档案的权属问题、地下管线档案的开发利用问题、保密制度、数据共享等,都是今后地下管线档案研究的重要方向,期待学界能通过更高层次的研究推动地下管线档案工作的进步。

4 反思与展望

4.1 完善细化法律制度,加强组织监管力度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重要保障。2004年12月15日建设部第49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该办法自2005年5月1日起施行。虽然我国已建立了指导性的法律,然而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各部门新旧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仍较为分散,管线权属不一,建设和测量标准不一,各单位管理协调困难;同时由于数据更新的不统一和不及时,致使系统无法良好地衔接。健全细化法律制度尤其重要,相关单位可详细制定违反管理办法处罚规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罚。例如因使用地下管线档案不当,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管线损坏的,可在行业内通报违规违法行为。若情况严重,可取消其施工资质2到3年。

在健全法律制度和明确管理机构、监管机构的基础上,还应明确地下管线档案的权属管理机构,制定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综合流程,将每一步在流程中标明,将责任细化到具体部门和具体岗位。首先需设置具体的产权管理机构,制定综合管理计划,明确各部分管线的管理机构和监管机构,将监管机构与管理机构的责任捆绑。按照地下管线档案专业的不同,每个部门可设置第三方技术人员监督地下管线档案的收集、汇总,以防地下管线档案管理遗漏。在收集全管线档案的基础上,第三方技术人员可配合进行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录入工作。如若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再出现挖掘管线事故问题时就可快速明确责任,具体到各个流程。

4.2 细化信息化建设水平,深入应用GIS、DIP技术

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现,需要有数据采集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GIS、海量存储技术、软硬件设备、数据政策、意识观念和管理法规等支持[17]。由于全国各地区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同,可立足当地自身信息化建设情况,结合现有技术,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化互助小组,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实现全国各省市的GIS等信息系统的应用。根据各地区现有技术,可在三个阶段基础上实现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建设。第一阶段,建设前分析控制阶段,分析现有技术基础做出预算,给出正确的施工方案。第二阶段,采集地下管线数据,建立严格的地下管线档案归档制度,在地下管线数据库基础上实现管线档案动态管理。第三阶段,应用GIS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管理系统的多元化应用。GIS信息管理系统主要技术工作及其流程如图4所示。

构建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基础之上,可将部分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纳入城市公共数据共享范围之中。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不仅可实现地下管线档案综合动态化管理,而且可与其他政府部门相互提供决策支持和信息支持。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设,可以使各部门通过流程查看进度,政府部门可在平台中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例如施工单位可发布施工公告,提醒各单位注意;管线权属单位可了解施工状况进行管理与反馈情况;档案管理部门可在施工结束后催收档案等。通过信息系统平台共享可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信息闭塞问题,为建设动态管理、高效运行的智慧城市奠定基础。

4.3 建立第三方机构,如专门咨询机构

完善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流程,采用分布式GIS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可建立第三方咨询机构,如客户服务中心,其中可借鉴美国“一呼通”体系的构建经验。其中可设置专业挖掘前呼叫号,可由城建档案馆代为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在挖掘前电话咨询此处管线档案设置状况。目前我国城市管线档案还较为分散,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联动,施工单位属权分散,建立第三方咨询机构可实现有效的组织互动。

图4 GIS信息系统工作流程图

信息平台建设完善之后,第三方咨询机构应提高社会利用程度。城市档案管理部门应加强地下管线档案的宣传,引导公众支持城建工作,加入到维护地下管线的维护工作中来。城建档案馆可利用多种媒体方式,使得公众认识损坏地下管线对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危害。同时可拓宽公众参与地下管线管理工作的方式,并建立长效的社会参与机制。美国联邦2006管道检测保护实施及安全法案规定,任何参与拆迁挖掘和建筑施工的个人或者机构必须在工程实施之前(纽约州的规定是2至10天),通过一呼通中心去获取目标区域的相关地下管道信息,并依照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施工,每一项挖掘工作前,都要求施工者拨打811专线[18]。其实我国也有12319城建服务热线,它是国家建设部和信息产业部确定的全国建设行业公益服务专用电话号码,涵盖公交、供水、燃气、供热、建筑市场等各个方面。据现有资料统计,到2010年我国已有超过700个城市开通了12319热线服务[19]。12319在接收到公众的反馈之后,转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这样就存在处理信息的滞后性。因此我国可利用12319热线,在建设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平台基础上,及时回复公众需要的信息。利用12319热线既可节省号码资源,也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联动处置、运行高效的智慧城市管理。

5 结语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利用尤为重要。只有在完善细化法律制度,加强监管力度的基础上,提升技术研发与应用水平,提升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水平,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事故的发生。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优化,对城市建设的井然有序有重大意义。

[1]刘英捷,王芹.档案政务新媒体应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档案学研究,2016(1):86-90.

[1]吕秀华.加强城市地下管网档案管理工作[J].档案天地,2013(12):49-50.

[2]陈莉.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兰台世界,2007(11):6-7.

[3]尹悦新.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现状与对策[J].兰台世界,2008(11):34-35.

[4]秦璐璐.结合地下管线的档案管理谈科技档案的有效性[J].兰台世界,2013(14):63-64.

[5]唐华.对当前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反思[J].档案学通讯,2013(04):90-93.

[6]徐莹.河南省部分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情况调查[J].档案管理,2015(02): 64-66.

[7]张丹.试论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与信息化建设[J].档案学研究,2008(03): 18-20.

[8][17]朱顺痣,林广元.城市地下管线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8(2):139-141.

[9]宋侠.市、县级数字化城建档案系统建设的探索——以安徽省蚌埠市城建档案系统为例[J].中国档案,2011(09):58-59.

[10]朱学芳,曾娜,吴建华.DIP技术在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索[J].档案学通讯,2007(04):81-84.

[11]李哲.谈GIS在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兰台世界,2013(17):21-22.

[12]萧洁敏.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在供水档案管理上的应用[J].兰台世界, 2013(S2):74.

[13]徐奕.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的最佳模式[J].档案学通讯,2002(02):69-70.

[14]杨铁红.建立地下管线工程档案收集和管理机制的方式[J].兰台世界,2011(S1):126-127.

[15][18]姜中桥,江贻芳.美国地下管线档案信息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档案学研究,2012(01):85-88.

[16][19]陈逸寒,古淑婷,陈美斯.美国811“一呼通”体系对我国城市地下管线档案管理与利用的启示[J].档案与建设,2016(05):20-24.

陆小妹,女,盐城师范学院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竞争情报、文献计量学。

Review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Archive Research

Lu Xiaomei
(Library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Yancheng,Jiangsu,224051)

Underground pipeline archive is very important to urban construction,this paper analyzed 2000—2016 published literature on underground pipeline archive.In recent years, underground pipeline archival research focused on three aspects,such as status of pipeline archive management research,information exploration,management mechanism research,and relevant viewpoints reflection and prospect.

Urban Construction Archives;Urban Underground Pipelines;Management Mechanism;Information System

G270

猜你喜欢
管线档案管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健康档案管理的“云”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