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承诺:组织支持感的中介效应研究

2016-12-16 06:06宋文琤
关键词:职业生涯公平个体

宋文琤

(福建江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福州 350108 )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承诺:组织支持感的中介效应研究

宋文琤

(福建江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 福州 350108 )

通过232个有效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运用层次回归法验证了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中的晋升公平、提供职业信息、注重培训等维度对组织承诺有正向影响;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中的提供职业信息、注重培训、职业自我认知等维度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感在提供职业发展信息、注重培训两个维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中介效应;组织承诺;组织支持感

一、问题提出

新常态下的中国,创新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面临着新的市场环境,也面临着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员工诉求的变化,需要创新员工管理的方式。新一代的员工除了追求经济收益,更加重视自我的提升和发展。为此,组织在不断加剧的人才竞争中,需要调整管理目标和手段,将组织愿景与员工个人目标有效结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以保持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组织的职业生涯管理尤为重要。Pazy的研究表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个体的工作绩效、职业认同、职业态度和适应性明显相关[1]。周文霞,李博发现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工作卷入度有正向影响[2]。Guan等学者认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负向作用于员工的离职倾向[3]。在此基础上,本文试图进一步分析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通过构建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三个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为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员工管理提出可行对策。

二、文献回顾和研究假设

(一) 概念界定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 (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以下简称OCM) 这一概念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指由组织主导的、目的在于开发个体的潜力、吸引和留住员工、帮助员工实现自我生涯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方法。根据龙立荣在中国背景下的研究,将OCM分为四个维度,包括晋升公平、注重培训、提供职业发展信息和职业自我认知[4]。

组织支持感(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以下简称POS)被Eisenberger(1986)界定为:个体感受到的组织对个体表现的评价、组织对其幸福感的关注,将促使个人产生一种综合性的组织支持的整体认知[5]。组织支持感是组织支持理论(OST)的核心。组织重视员工的努力和贡献、关心员工的幸福感、满足员工的需求,将对员工产生有效的激励。

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以下简称OC)是个人的组织认同和对组织的投入程度(Mowday,Porter1982)[6]。员工自觉接受组织的目标,并为成为组织的成员感到骄傲,为了工作愿投入更多的精力。

(二)关系分析与研究假设

1.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承诺。OC强调个人对组织的态度认同和努力行为。在对其前因变量的研究中发现,组织对个体的影响会作用于个体的OC。Reichers认为工作满意、压力和挑战、员工与主管关系、工作投入、人岗匹配等相关因素会对OC产生影响[7]。Mathieu认为OC的前因变量包括技能多样性、工作的自主性和挑战性、工作领域等[8]。Meyer则认为互动公平、分配公平和过程公平能够影响OC[9]。OCM的主要措施包括通过培训、公平晋升、为个体提供职业发展信息以提升其职业认知等方式来促进员工在企业内的职涯发展。这些措施能够加强个体对于组织的认同,激发其努力工作的行为,增加OC。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承诺。

H1a:晋升公平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承诺。

H1b:提供职业信息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承诺。

H1c:注重培训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承诺。

H1d:职业自我认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承诺。

2.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支持感。组织支持理论认为员工会由于组织对其工作的回报和情感需求的满足而产生一种支持感。也就是说企业肯定员工的贡献、重视其幸福感传达了组织对个体的认可。员工在工作中,除了关注物质回报,也关注自身在组织内的发展。组织对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视可以让员工产生被组织支持、关心与认可的感受。在OCM的结果变量的研究过程中发现,OCM的实践能预测个体的职业态度和职业认同[1]、工作绩效和职业满意度4、工作卷入[2][10])。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2: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支持感。

H2a:晋升公平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支持感。

H2b:提供职业信息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支持感。

H2c:注重培训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支持感。

H2d:职业自我认知显著正向预测个体的组织支持感。

3.组织支持感与组织承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员工与组织之间以“互惠”原则进行交换。当员工感受到组织对自己的关注和支持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回报的心理压力以及义务感,从而对组织产生回报的态度或行为。Witt, L. A发现组织支持感越高,个体越能够感受到企业对自己需求的满足,自己的价值能够得到组织认可,从而愿意以更多的努力回报组织,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11]。Rhoades & Eisenberger认为,个体的POS越高,将越积极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对企业的投入也越多[12]。由此可以推测,POS能够影响个体的OC。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

H3:组织支持感对组织承诺有正向预测作用。

4.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根据实践和文献回顾,我们可以推测当组织重视并愿意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帮助员工发展职业生涯时,会使员工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支持,并愿意予以回报。Rhoades和Eisenberger通过元分析认为上级支持、待遇和工作条件、程序公正是POS的前因变量[12]。Stinglhamber和Vandenberghe则认为POS对OC有显著的预测作用[13]。Meyer和Smith的研究认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与员工的OC之间,员工知觉到的程序公正和组织支持起着中介作用[14]。这些研究为本文的POS的中介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支持。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4:组织支持感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H4a:组织支持感在晋升公平与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H4b:组织支持感在提供职业发展信息与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H4c:组织支持感在注重培训与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H4d:组织支持感在职业自我认知与组织承诺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综合上述假设, 本文建立研究假设的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假设关系结构图

三、 研究设计

(一) 测量工具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采用龙立荣开发的OCM量表。该量表包括4个维度:晋升公平、提供职业发展信息、注重培训和职业认知,共16个题项[4]。组织支持感量表采用Farh等学者修订的Eisenberger(1986)36 个题项量表中通过节选而产生的简短版本,共有8个题项[15]。组织承诺的量表在参考Mowday (1979)的量表[16]基础上形成,共12个题项。本文选择年龄、学历、职位级别和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除控制变量外,本研究所有变量都采用5点Likert量表打分,从用1代表“非常不符合”到用5代表“非常符合”。

(二) 研究样本

本次调查问卷采取匿名派发的方式,于2015年5月到10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收集,以包括企业培训现场问卷、人员访谈调查和发送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共发出问卷281份,回收250份,回收率为88.96%。对回收问卷进行筛选,删除无效问卷,得到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82.56%。被调查对象中,年龄方面,21-25岁的人占22.0%,26-30岁的人占47.4%,31-35岁的人占22%,36-40岁的人占6.9%,41-45岁的人占1.7%。学历方面,3.9%为大专以下学历,38.8%是大专学历,本科学历占55.2%,硕士及以上学历占2.2%。职位级别方面,35.8%是普通员工,基层管理者占30.6%,31.0%是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占2.6%。企业的性质方面, 15.9%是国有企业员工,71.1%是民营企业员工,外资或中外合资企业员工占12.9%。

四、 研究结果

(一) 样本数据检验

1. 信度检验.本研究使用 Cronbach’s ɑ 系数作为量表信度的衡量指标。检验结果显示,OCM量表的Cronbach’s ɑ系数值为0.919,POS量表的Cronbach’s ɑ系数值为0.849,OC量表的Cronbach’s ɑ系数值为0.901。说明以上量表的信度良好。

2.效度检验。对OCM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值为0.925,Bartlett球体检验的卡方值为1 886.271,显著性为0.000(P<0.001),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对该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大变异法,共抽取4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因子荷载值在 0.574—0.827之间,总体方差解释率为66.79%。POS量表的KMO值为0.886,Bartlett球体检验的卡方值为709.128,显著性为0.000(P<0.001),提取出了1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题项的因子荷载值在0.556-0.724之间,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3.21%。OC量表的KMO值为0.869,Bartlett球体检验的卡方值为1 188.277,显著性为0.000(P<0.001),提取出了1个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题项因子荷载值在0.523-0.720之间,方差累计贡献率为64.41%。这表明以上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共同方法偏差检验。本研究采用Harman的单因子测试检验数据的同源性方法变异程度。对所有数据采用SPSS进行因子分析,共抽取出6个因子,解释了变异总量的61.686%。其中第一个因子仅解释了38.614%的变异量,说明未出现单一因子解释绝大部分的变异量的情况,因此本次研究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完成信度与效度检验后,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考察了OCM、POS和OC之间的关系。表1中列出了各个变量的平均数、标准差和相关系数。从表中可以发现,OCM的各因子与POS和OC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POS与OC显著正相关。适合进一步进行回归模型检验。

表1 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系数

**表示p<0.01

(三) 回归分析

回归模型中,将OCM的四因素(晋升公平、提供职业发展信息、注重培训、职业自我认知)作为自变量,将年龄、学历、职位级别和企业性质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层次回归法分析。如表2所示,模型1检验了OCM对POS的作用,模型2检验了OCM对OC的影响,模型3检验了POS对OC的影响,模型4检验了POS的中介效应。

表2 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组织支持感和组织承诺的回归分析

*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

1.检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各个维度对组织承诺的影响。从模型2的结果(R2 =0.365,p<0.001)可得出,晋升公平对OC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34,p<0.05),提供职业发展信息对OC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43,p<0.05),注重培训对OC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63,p<0.01),职业自我认知对OC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1a、H1b、H1c得到验证,假设H1基本得到验证。

2.检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各维度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模型1的研究结果(R2 =0.460,p<0.001)表明,提供职业发展信息对POS有显著正向影响(β=0.127,p<0.05),注重培训显著正向影响POS(β=0.137,P<0.01)、职业自我认知显著正向影响POS(β=0.211,p<0.001),晋升公平对POS的影响不显著。假设H2b、H2c、H2d获得验证,假设H2基本获得验证。

3.检验组织支持感对组织承诺的影响。模型3的结果(R2 =0.584,p<0.001)反映了POS显著正向影响OC(β=0.798,P<0.001),假设H3得到验证。

4.检验组织支持感的中介效应。模型4的研究结果(R2 =0.603,p<0.001)可以看出,当OCM各维度和POS同时进入回归方程时,模型的总体解释能力得到增加(R2 从0.365到0.603)。此时POS在OCM的提供职业发展信息、注重培训这两个维度对OC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4b、H4c得到验证。

五、 结论与展望

(一) 研究结论与管理建议

通过数据处理和检验,可得到以下研究结论:①OCM中的晋升公平、提供职业信息、注重培训对OC有正向预测作用。OCM中的提供职业信息、注重培训、职业自我认知对POS有正向预测作用。②POS对OC有正向预测作用。③在OCM的提供职业发展信息、注重培训这两个维度对OC的影响中,POS起完全中介作用。④实证结果显示,职业自我认知不显著影响组织承诺、晋升公平不显著影响组织支持感,这可能与样本的职位级别不同有关。如职位级别较低的普通员工和基层管理者对职业自我认知和晋升公平的感受不明显。

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有利于组织管理的建议。一方面,组织需重视OCM,并采取措施建立完善的OCM体系。无边界职涯时代的员工,更加重视个体的自我实现与发展,为此,员工常常跨越不同的职业和组织“边界”,离职行为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激励员工,组织更要优化员工职业生涯的管理,具体可通过完善员工的公平晋升制度,提供组织内发展的信息,注重对个体的培训以及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合适员工个体的发展路线等方式,让个体感受到组织支持,提升对组织的认同。另一方面,企业要转变思维与行为方式,在战略设计和管理制度的设置中体现出对员工利益的关注。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长期发展,企业不能仅仅关注利润和股东利益,同样需要关注员工利益,特别是要重视如何让员工的利益与组织的利益相结合,使员工感受到组织与自身的目标是一致的,以提升员工的POS和OC。

(二)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研究虽然在理论基础上得到了实证检验,但仍存在局限,需要做后续的探讨。首先,本研究的所有问卷都只有员工自评,在后面的研究中,可增加其他角度如管理者的评价作为参考。其次,本研究采用的是便利抽样,后续可扩大样本的数量和来源,以验证结论。再次,本文是对三个变量之间的横向研究,将来可采用纵向研究。最后,将来的研究还可探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四个维度之间的交互作用,能够更深入地考察各种因素的影响。

[1] Pazy A. Joint responsibilit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organizational and individu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areers [J]. Group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September, 1988, 13(3): 311-331.

[2] 周文霞,李博.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工作卷入关系的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6,9(2):66-67.

[3] Guan Y.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career adaptability as predictors of success and turnover intention among Chinese employees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15,85(3): 230-270.

[4] 龙立荣, 方俐洛,凌文辁.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J]. 心理学报, 2002(1): 97-105.

[5] Eisenberger R, Huntington R,Hutehison,et al.Pere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J]. Journal of AppliedPsyehology,1986(71):500-507.

[6] Mowday R T, Porter L W, Steers R M. Employee organization linkages: The psychology of commitment, absenteeism and turnover [M].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7] Reichers A E.A review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5, 10(3): 485-476.

[8] Mathieu J E, Zajac D M. 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antecedents, correlates and consequences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0, 108 (2):171-194.

[9] Meyer J P, Stanley D J, Herscovitch L, et al.Affective, Continuance, and Normative Commitment to the Organization: A Meta-analysis of Antecedents, Correlates, and Constqucncts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2, 61(1): 20-52.

[10] 邓斌.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对员工工作卷入的影响[J].市场周刊 理论研究,2009(4):145-146.

[11] Witt L A. Exchange ideology as a moderator of job-attitudes-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relationships [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1(21): 1 490-1 501.

[12] Rhoades L, Eisenberger R.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2002,87(3):698-714.

[13] Stinglhamber F, Vandenberghe C. Organizations and Supervisors as Sources of Support and Targets of Commitment: a longitudinal study [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3, 24(3): 251-270.

[14] Meyer J P, Smith C A. HRM practic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est of a mediation modal [J]. Canadian Journal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 2000, 17(4): 19-332.

[15] Farh J L,Hackett R D,Liang J.Individual-level cultural values as moderators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employee outcome relationships in China: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power distance and traditional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7, 50 (3):715-729.

[16] Mowday R T,Steers R M, Porter L W. The measurement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979,14(2): 224-247.

[责任编辑:吴晓红]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SONG Wen-cheng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Fujian Jiangxia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Based on 232 valid samples,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hroug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justice in promotion, communication of career information and training involved in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Training, self-recogni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career information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influence on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Train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career information don’t affec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directly since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them.

organizational career management; mediating effect;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2016-07-10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无边界职业生涯视角下的组织生涯管理研究”(JB13273S)

宋文琤(1981-),女,福建福州人,讲师,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

F272

A

1672-1101(2016)05-0025-05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公平个体
公平对抗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公平比较
曼巴传奇 KOBE20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大学生职业生涯团体辅导对促进就业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