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汉强 福建省云霄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63300
一例种蛋鸭发生前殖吸虫病的诊治
周汉强福建省云霄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63300
蛋鸭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吸虫引起产蛋鸭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季节性较明显,以春季、夏季地方性流行为主,笔者对一群种蛋鸭发生前殖吸虫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获得满意疗效。
鸭前殖吸虫病诊断治疗
鸭前殖吸虫病是前殖吸虫引起鸭的一种体内寄生虫病,主要寄生于雏鸭的腔上囊、成年蛋鸭的输卵管,有时寄生于直肠和蛋内。蛋鸭前殖吸虫病主要寄生于产蛋鸭的肠道后部、输卵管中,以产卵功能紊乱为特征。呈地方性流行,并有明显季节性,夏天为发病高峰期,给广大养鸭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笔者现将一起种蛋鸭前殖吸虫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2014年8月,东厦镇某养鸭户饲养的175日龄种鸭突然产薄壳蛋,户主曾用抗生素治疗无效,逐邀请笔者前去诊治。户主在5月31日从广东省引进90日龄的台农5号种鸭6 000羽,饲养1个月后开产,至产蛋高峰期产蛋率维持在80%时,出现大量沙壳蛋、粗壳蛋和畸形蛋等,并见粪便带有血丝或血块,曾用阿莫西林拌料,鸭群症状无改善,也无死亡。笔者诊察时产蛋率已降至65%左右,还见有软壳蛋、破蛋,初步诊断为输卵管炎,并按输卵管炎治疗3 d,无明显好转。同一池塘的另外一边圈养的一群40日龄1 200羽半番鸭,饮食一切正常,无发病。种蛋鸭群在105日龄免疫鸭瘟冻干苗1次、120日龄免疫禽流感二联苗1次、127日龄免疫禽霍乱蜂胶苗1次。
早期鸭群饮食正常,仅产薄壳蛋,轻压易破,后来陆续出现粗壳蛋、沙壳蛋。随着病情发展,患鸭食欲减退,又出现软壳蛋,沙壳蛋的蛋壳上附白色石灰状粉末,继而产蛋率从85%下降至65%左右,产出的畸形和粗沙壳蛋占20%~30%,鸭舍地面上常见有少量被蛋鸭啄食的薄蛋壳和软蛋壳。患鸭排灰白色稀粪,呈白色石灰糊状,不爱下水,羽毛失去光泽,精神较呆立,有的腹部膨大,呈企鹅步态行走。
剖检5羽患鸭,发现输卵管肿胀明显,剖开输卵管,管壁见有多粒米粒大小的乳白色虫体,输卵管黏膜增厚、充血、皱褶疏松;其中1羽患鸭卵巢中卵泡部分破裂,输卵管糜烂,腹腔内有黄色浑浊的渗出液。其他内脏器官无肉眼变化。
1)挑起米粒大小的乳白色虫体,在寄生虫专用显微镜下观看,可见虫体扁平,长约3~5 mm,宽约2 mm,外观呈梨形或卵圆形,前端狭窄、后端钝圆,虫体颜色呈棕红色,较透明,内部器官清晰可见,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呈椭圆形,腹吸盘位于虫体中前部,两个椭圆或卵圆形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两侧。
2)采集患鸭粪便,用粪便水洗沉淀法检查虫卵,在40倍显微镜下观看,可见到大量虫卵,呈棕褐色,椭圆形,前端有卵盖,后端有一小突起,大小为(0.022~0.025)nm×(0.012~0.015)nm。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结合挑选的虫体检查和粪便虫卵镜检,初步诊断为蛋鸭前殖吸虫病。
1)对蛋鸭群进行有效驱虫,用阿苯达唑粉按20 mg/kg体重的剂量,溶于少量冷水制成混悬液后均匀搅拌于饲料中,连用7 d。
2)为消除生殖道黏膜炎症,同时添加地美硝唑按500 mg/kg体重、阿莫西林按0.02%浓度,均匀拌于饲料中,连用7 d。
3)每天清晨清扫鸭舍粪便,连扫5 d,将粪便(含有被驱出的虫体)堆积发酵,进行生物热处理灭卵。同时,建议户主今后在种鸭群开产前进行一次驱虫,夏季要定期消毒池塘和消灭淡水螺,减少鸭群接触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
投药后第3 d,鸭群逐步恢复饮食,症状逐渐减轻,7 d后软壳蛋消失、沙壳蛋等明显减少;2周后鸭群恢复正常。
1)据调查,多年来该区域末见鸭前殖吸虫病发生,是否与该批种鸭引种携带有关。建议户主引进雏鸭饲养,做好防疫,防止因引种带来疫病。鉴于该区域末曾发现鸭前殖吸虫病,为防止鸭前殖吸虫病经水系传播,要求户主的池塘用氯硝柳胺可湿性粉剂杀灭螺卵和尾蚴,用2 g/m3水的药量(氯硝柳胺)进行浸杀。
2)鸭前殖吸虫病多发生于春夏两季,其流行季节与蜻蜓的出现季节相一致,因为前殖吸虫的发育需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蛳,第二中间宿主为蜻蜓的幼虫或稚虫。东厦镇的池塘多数是开放式的成片池塘,水系发达,为淡水螺蛳和蜻蜓繁殖提供便利,也为前殖吸虫繁殖提供有利条件。池塘放牧的鸭群易捕食带有囊蚴的蜻蜓幼虫或稚虫而被感染,囊蚴在鸭体内的消化道内移行至腔上囊或输卵管内经1~2周发育为成虫,虫体附着在输卵管黏膜上,破坏壳腺、蛋白腺功能,导致发生输卵管炎。故养鸭户应在春、夏两季对鸭群进行季节性驱虫。
3)前殖吸虫病的初期出现产薄壳蛋、沙壳蛋等症状,与鸭群缺钙症、黄病毒病引起的减蛋综合征症状等较为相似,容易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最佳鉴别方法就是通过解剖检查或采用粪便虫卵检查,然后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B
1003-4331(2016)05-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