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刍议

2016-12-15 03:44王彩萍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初中改革

王彩萍

【摘要】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应该从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这样,笔者相信,思想品德课将不再是学生厌烦的课程。

【关键词】初中 思想品德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20-02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程存在着许多问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的专家学者探索了很多关于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根据自己的探索,也尝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结合笔者个人的一些实践经验,谈谈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一些想法。

一、转变思想观念

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来讲,最迫切的,最具根本性意义的在于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长期以来,由于思想品德课远离学生实际,使学生普遍失去了学习兴趣。从教学效果看也不尽如人意,往往出现思想品德课考试成绩与学生实际思想水平两张皮的现象,即人们通常所指的高分低能。比如一些学生平日思想品德课成绩优异,而参加集体活动时也总是躲躲闪闪,缺乏集体主义观念和集体荣誉感。还有一些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之间常互相嫉妒,搞不团结,显示出他们身上缺乏团结互助精神和广阔的胸怀。诸如此类,就根本原因来说,都是因为笔者们的教学指导思想偏颇所致。一般来讲,现在许多学校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只使学生能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巩固即可。

笔者认为,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除以上内容外,还应该至少包含以下两个方面,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信念,转化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具有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行为习惯。总括起来讲,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己目光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索,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所有的教育者都应当完成这个思想观念的转变,使思想品德课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唯有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改革的成功,才能真正纠正目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才能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二、改革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时间。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远不象现象上表现出来的那样简单,它实质上具有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等诸多特征。因此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首先,结合教科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添了许多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社会现象和事例,使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形象事例相结合。这样学生不仅接受所学知识,而且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其次,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还特别重视学生这个主体,想方设法让他们活起来,动起来。比如,在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谈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当众提出来,然后发动同学们一起“会诊”,从课本中寻找“药方”。许多同学说想不到平日以为枯燥无味的思想品德课还真这么管用,能解决许多实际问题,能为人生指明正确的航向。在课堂外,让学生每天听几分钟的新闻联播,了解国内国际大事,做一个忠实的听众和小评论家。从而使同学们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起来。再次,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将群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教学中笔者坚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生活经历、性格气质的学生,进行多侧面、多样化的教学。最后,在教学中,笔者从不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了事,而是把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笔者平时严格要求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并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随时注意自笔者约束和自笔者矫正。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足够宽松、愉快的心理空间,构建真诚、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气氛,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坚持教育的成功导向和正面鼓励,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差错,不求全责备,努力成为学生求知道路上的共同探讨者和知心朋友。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学生因受到教师的尊重而乐意同其进行情感交流,并接受教师的教育。如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及时鼓励,要尽量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心理话。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信任学生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积极上进,教师要淡化过去思想品德课说教者的身份,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态度,以朋友的身份出现,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要把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学生,努力改变学生被动的角色,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与看法,相信学生有自己的见解。

四、注重实践体验

思想品德课教学要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操作中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有关的道德问题。在体验感受和思考的过程中,经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形成稳固的道德信念,知道自己的道德行为。这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从教师的“教中学”转向自己的“做中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实践精神。要教会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活动中去发现 品德课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实践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所以,思想品德课必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二是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施新课改以后,为教育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创造了时机,要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与团队活动相结合。与团队活动相结合是思想品德课课外的延伸,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和学生进行道德实践的又一有效途径。

五、结语

笔者认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开始,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这样,笔者相信,思想品德课将不再是学生厌烦的课程。

参考文献:

[1]刘浩,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体会,[J],新课程学习,2013.12

[2]胡思思,浅谈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4.10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初中改革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改革之路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改革备忘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