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璐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传统文化类社团作为高校文化载体,承担着特殊的文化传承重任,社团的发展路径对社团的发展、校园传统文化的传播及德育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民办本科院校的传统文化类社团基本情况、学校文化背景及社团存在的不足之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对传统文化类社团在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该类社团的发展路径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关键词】传统文化 社团 民办本科院校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51-02
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各种场合发表了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导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在我国经济社会与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及其重大意义显而易见。近几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在各个领域被大力热捧,高校传统文化类社团作为特殊载体,也承担了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传统文化类社团在民办医学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为社团发展路径提出指导思路,对民办院校尤其是医学类院校加强德育教育、加快社团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
一、长沙医学院传统文化类学生社团现状
1、对湖南省几所民办本科院校学生社团进行调查研究后发现,传统文化类社团在民办高校中普遍存在,尤其以文学、书画类社团居多。长沙医学院是一所民办医学本科院校,该校规模较大,学生总人数达2万余人,学校以医学专业为主。学生社团组织庞大,自2002年建立社团联合会以来,社团类型不断增多,现有学生社团46个,其中传统文化类社团7个,占比15%,文学社团、书画社团、针灸推拿协会、棋艺协会,成立时间均达10年,属于较早一批的社团,经过10年的发展,目前这些社团发展状态稳定。
2、传统文化类社团相对于其他社团更容易受大学生青睐。近几年来,国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挖掘、发扬和传播,使其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力热捧。鉴于其良好的德育教育功能,学校对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支持力度加大,大力提倡学生成立传统文化类社团,该类社团也因其在文化色彩、社团宗旨、定位及活动形式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社团招募会员过程中,广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纷纷报名参会,使得传统文化类社团招新会员的数量呈暴增趋势,规模普遍庞大。
3、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活动参与人数众多。部分传统文化类社团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具有“招牌式”活动和形式,如:书画协会的“医林翰墨书画展”、兰楚文学社的“楚墨论坛”、“灯谜晚会”、针灸推拿协会的爱心志愿队等,这些活动在校园文化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是同学们熟知的社团品牌。
4、传统文化类社团与外校同类社团有着良好的密切联系。随着社团的不断发展,通过加强与外校同类社团的沟通和交流,社团间相互学习、借鉴活动模式和内容,充分利用了外校丰富的资源,使得社团的向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效应,书画交流、文学交流、灯谜竞猜邀请赛、传统文化类社团受邀演出等各种校际交流、竞赛活动比比皆是。
二、传统文化类社团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1、新的传统文化类社团更新发展局限性大。医学院校由于其办学特点,学校各类资源相对集中,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知识面窄,学生社团普遍缺乏专业指导老师等等原因,不利于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发展以及数量更新,虽然学校大力支持发展并成立传统文化类社团,但除部分有多年发展历史,性质相对普通的社团外,目前仅有两个社团新成立,相对于其他类社团,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数量更新发展速度慢。
2、传统文化类社团会员流失情况严重。
2.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社团的成立及发展要有深厚的相关文化底蕴作为基础。该类社团由于特色鲜明,在成立初期及招新会员阶段,容易受到学生们的热捧,调查发现,超过50%的会员是冲着传统文化这一特色而选择加入社团,但大多数新会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度不够,纯粹出于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或者其他同学推荐而慕名参加社团,会员缺乏对社团本身的深入了解,随意性大,给社团管理增加一定难度,会员流失情况频频出现。
2.2部分成立时间短的社团,社团文化底蕴根基薄弱,社团机制不健全,整体缺乏系统、科学的发展思路,组织活动效果一般,会员积极性不高,导致社团自身凝聚力不够,会员流失情况非常严重;
2.3医学院校和同类民办本科院校相比,学生的课程安排及学业任务较重,在受调查的会员对象中有高达76.69%的会员因课程或其他学业安排与社团活动时间相冲突,从而失去参加社团活动的机会,久而久之,给社团正常发展、会员持续稳定造成极大的影响;
3、传统文化类社团活动内容及形式突破难度大。传统文化类社团有很多标志性活动,部分社团已建立品牌活动,该类活动独具特色,内容和形式已被学生熟知,如经常举办的书画展、文学漂流、文学论坛、针灸推拿义诊等,这些活动一开始广受学生们的喜爱,但随着多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受到多方信息的刺激,对学生活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内容单一、形式单调的社团活动势必遭遇困境,如何寻找更好的发展路径,突破固有模式,成为该类社团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4、传统文化类社团缺乏与本校的资源对接。学校对社团的管理上,支持学生社团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切外校资源扩充社团力量。不少社团与外校同类社团能保持良好的互动交流,相互学习与借鉴活动模式、内容,社团发展成效明显。但目前社团普遍存在过于走出校园的情况,而缺乏扎根于本校,与本校其他组织或社团的沟通对接,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大学生社团的德育教育功能、传统文化传承与弘扬等方面作用体现不够全面。传统文化类社团可加强与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的交流,配合管理部门设计适合学生思想教育发展的专题活动,借助现有少数民族部、社团联合会等平台,加强资源联合,充分发挥大学生德育教育功能。
三、传统文化类社团发展路径对策及建议:
(一)加强引导,完善运行机制
1、学校要加强宏观指导,规范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宗旨及活动组织,使其真正意义上发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学校团委要加强社团联合会的管理,严格社团成立及招募会员等工作程序,完善建立社团导师制度,对缺乏导师的社团进行直接管理或寻求合适的老师担任。既要有支持、提倡大学生成立新社团的鼓励政策,又要有对社团成立及发展的约束措施,明确社团宗旨及实践内容和目标,缩减生命力脆弱的社团,避免同类型社团泛滥,严格社团评审制度,刺激社团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其健康科学地发展。
2、加强传统文化类社团的文化底蕴建设,明确社团宗旨,定义社团内容,打造社团特色;完善社团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地安排社团活动,加强会员权益保障,避免因制度或管理原因流失会员;充分发挥社团联合会的组织优势,对社团活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使其充分发挥作用。
(二)发挥特色,创造文化品牌
1、加大对社团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树立社团品牌意识,充分挖掘并发挥社团特色,设计活动内容及形式,提高活动组织水平和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弘扬社团的文化;
2、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开拓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宣传渠道。鼓励社团加大力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工作模式,多途径地将社团文化向外推广;
3、结合医学院校办学特色,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及有利条件,加快发展步伐。如针灸推拿协会、传统武术协会等都可充分利用专业特色及师资力量,结合学生主题文化活动,开展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系列社团活动;
4、鼓励传统文化类社团的联合展演,设计大型专题传统文化活动,全方位打造校园立体式传统文化空间,加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同时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传播及德育教育工作。
(三)开拓视野,更新发展思路
1、加强交流,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充分把握发展形势。传统文化类社团要善于利用当代新媒体的便利平台,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保持与其他高校或其他组织的良好沟通,取长补短,让社团发展始终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2、提高社团创新能力,积极开发新的发展思路,结合时下流行趋势,融入大学生思潮,如拍摄微电影等。传统文化类社团要把握机遇,用于创造和突出特色,充分发挥优势,才能快速发展。
四、几点思考:
在本文研究过程中,鉴于民办院校学生活动经费少、校园文化氛围偏医学等特点,作者发现校园传统文化类社团受学校整体办学制度影响较大,社团特色不够鲜明,社团品牌树立难度较大,从而导致社团影响力不大。学校将如何引导学生社团的发展,如何打造利于传统文化类社团的发展空间,是否考虑从学校的顶层设计方面重视传统文化类社团在校园的发展,从而加强大学生们对中华民族更深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念。这些将是继续研究传统文化类社团在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路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