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霞
〔摘要〕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近30年来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进行对比,总结分析国内目前对科学共同体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提出一种“行为-结构-功能”模型,从由科研群体行为构建的网络结构中,来探寻行为背后的规律以及科学共同体的系统功能发挥,为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开辟新的视角。
〔关键词〕科学共同体;结构功能主义;社会行动;模型
科学共同体指在科学发展的某一特定历史时期,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科学家集团[1]。随着科研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科学家群体本身也逐渐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得到了包括情报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的关注。我国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科学共同体研究在我国众多学科领域生根发芽,但相较于同时期国外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仍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在对国内外科学共同体研究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结合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提出对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新视角。
1科学共同体简介
科学共同体一词源于社会学中的“共同体”范畴,由20世纪40年代英国科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在《科学的自治》中首次提出[2]。他认为科学家不能孤立地实践他的使命,他必须在各种体制的结构中占据一个确定的位置;每一个人都属于专门化了的科学家的一个特定集团,科学家的这些不同的集团共同形成了科学共同体。20世纪50年代,美国社会学家E·希尔斯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他指出科学共同体有自己的组织机构、规则和权威,这些权威通过自己的成就按照普遍承认与接受的标准而发生作用,并不需要强迫。
1962年,托马斯·库恩的重要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对“科学共同体”作了进一步的概括,他指出在科学共同体这种团体中,成员之间的“交流相当充分,专业判断也相当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的科学共同体集中于不同的主题,不同的团体之间的专业交流有时就十分吃力,并常常导致误解”[3]。库恩创造性的引入了“范式”这一概念,并将范式等价于科学共同体,自此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
马费成教授[4]在《IRM-KM范式与情报学发展研究》一书中也重申了此概念:“一个科学共同体由同一个科学专业领域中的工作者组成,他们都经受过近似的教育和专业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都钻研过同样的技术文献,并从中获取许多同样的教益。通常这种标准文献的范围标出了一个科学学科的界限,每个科学共同体一般有一个它自己的主题[3]”。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学术界,直至20世纪80年代初才对科学共同体的概念有所认知,众多学者就库恩著作中的“范式”、“科学共同体”等概念展开讨论,之后科学共同体这一社会学概念及其价值功能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认同。
哲学和科学学领域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主要有:冯鹏志[6]对科学共同体的两种模式进行了社会学比较。程志波等[7]探讨了我国科学共同体在科学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何亚平[8]指出科学共同体的任务在于生产公共知识,由于公共知识具有超越国家等地域限制的品性,因而科学共同体可以成为世界性的“自治共和国”。张忠有[9]从科学共同体分层角度,分析了在科研工作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科技人员在社会流动中表现出的差异性。邓广[10]认为科学家是社会中的个体,有着常人趋利避害的平凡心理,但由于科学活动的特性,要求科学家多少要超越一般的日常生活秩序,科学共同体成员的身份使他多了一份监督——内化的职业伦理和科学共同体具体制度安排的制约作用。孙玲、尚智丛[11]从社会分层角度对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分层问题进行了综述性研究。丁大尉、李正风[12]对当代网络环境下科学共同体表现出的新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网络技术的应用重构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关系结构,传统的层级关系不断分化,由此带来了科学共同体组织结构、资源的分配以及科研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
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近年来也引起了图书情报领域学者的关注,主要包括:周庆山、杨鼎家[13]对情报科学共同体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王志芳[14]对科学共同体在引证分析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韩毅等[15]对我国情报学共同体的历史源流进行了梳理;雷银枝、宋歌[16]采用改进的ACA方法对经济学科学共同体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马费成[4]从共词分析角度探讨了知识管理领域的研究范式;郭世月、单贝[17]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作者共被引关系,对我国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科学共同体进行了划分;李一平、刘细文[18]在对科学共同体基本特征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文献计量学各项方法,归纳出能够描述科学共同体的计量学特征指标;张凌[19]利用引文时序、科学知识图谱和多维尺度图谱作为工具分析了隐性知识研究领域科学共同体的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科学共同体的概念起源于国外,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国外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要高于国内。
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包括:William和Carl[20]认为科学共同体能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成功,主要归功于它自身的并发性和多样化,文章指出科学知识处于永恒的进化状态,科学共同体自身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项内容。Schott[21]详细分析了科学共同体的竞争激励机制、社会分层等功能,并分析指出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到来,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也成为全球范围的活动,全球化科学共同体成为一种趋势。Taylor[22]讨论了科学共同体的界定性问题,认为传统的界定方式只能进行表面的区分,文章认为科学共同体的界定应该更注重实践性。Liberman和Wolf[23]强调了正式学术会议作为科学共同体专业性知识的传播活动,对科学共同体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学术会议学者在学术网络中有选择地吸收信息,呈现出持续性和自组织性。Schmoch等[24]通过分析科学与技术层面的结构和效率的影响因素,突出强调科学共同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近年来,国外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且大多为实证性研究。例如Martin和Wolfgang[25]研究了如何利用Twitter来促进科研会议的交流,为科学共同体提供服务,并选取了ED-MEDIA的一次会议过程中Twitter的使用状况作为实证研究。Flaminio等[26]基于模型对科学裁判行为的可靠性和同行评议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的结构和不同的科研竞争环境进行测验。Jeffredy等[27]从虚假科学、错误知识的研究角度入手,分析了1972-2006年间生物医学领域的稿件撤回情况,提出科学共同体能对知识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Andrea和Zenia[28]将研究人类社会文化类型的小组方格法用于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作者研究发现,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经验与他对科学及科学共同体的观念是相对应的。
与图书情报领域接近的研究还包括:Rodrigues等[29]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从共词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科学家实力的虚拟的科学共同体发现方法。Thara等[30]利用文献间的引用关系来探测科学范式的转换问题,文章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技术,通过新构建的分析指标,以信息技术中的工程领域为例进行了研究。Vaclav等[31]结合网络结构分析和主题分析,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分析科学共同体动态性的方法,包括共同体分解和共同体合并,并以信息检索和语义网研究为例,探讨了跨共同体的影响以及共同体的生命周期问题。Victor等[32]基于公开的网页数据,通过构建多重关系的科学家网络对巴西的科学家群体进行了研究,文章详细介绍了以合著关系为主的综合4种关系的科学家关系网络构建过程,并基于该网络进行的科学家群体发现和链接分析等工作。HLiao等[33]利用人造数据和学术论坛数据对在线的科学共同体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文章排名和作者排名算法。Federica等[34]针对114个临床医学实验项目的合作网络数据,分析了科学共同体中的网络中心性和个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一个人若过去处于网络的“结构洞”中,很可能现在会引起其节点中心性的增加。
研究现状述评
从同时期的国内、国外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可以看到,国外学者的研究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近年来更以实践性研究为主,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数据来源和研究内容都非常丰富。相较而言,从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上,国内理论型研究占了绝大多数,很多研究工作仍然停留在对科学共同体基本概念、思想、功能、发展历史等普及性知识传播阶段;一些学者结合国情对我国科学共同体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学术不端行为问题近年来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国内整个学术界对科学共同体的存在及其价值持赞同意见,但研究者通常将科学共同体视为一个抽象概念,突出强调其作为整体性的功能和性质。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与文化的进步,科学共同体在这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我国各个科学共同体到底发展得如何?不同科学共同体的差异在哪里?科学共同体互相之间是否有影响?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生产过程中是否发挥出作用,是否能体现出科学共同体的基本功能?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需要从实证角度对具体的科学共同体群体进行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可以看到,我国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还非常稀缺。
科学共同体的实证性研究从何入手?从国外众多研究工作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即对研究人员的关注,科学共同体是科研工作者组成的群体,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后记中也明确指出了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对象——“常规革命和科学革命都是基于共同体的活动。为了发现和分析它们,人们必须首先澄清科学的共同体结构在历史上的变化情形。一个范式支配的首先是一群研究者而不是一个学科领域。不论范式指导下的研究还是动摇了范式的研究,对它们的研究和把握都必须从确定从事这种研究的团体入手。”[3]
因此,对科学共同体的实证研究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如何划分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群体;②划分出不同群体之后,具体研究它的哪些方面。对于第一个问题,有很多种划分的思路和方法,最为常见的是依据研究领域应用聚类算法对学者进行分类,笔者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讨论。对于第二个问题,笔者认为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离不开对群体行为的关注,群体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处于不同的群体、或者同一群体中处于不同位置的个体行为存在差异,行为反映个体的意愿,但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个体的行为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大量的个体行为中可以获取群体行为的共同特征和一般规律。对社会行为的关注与西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思想存在众多相似之处。因此,笔者首先对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进行介绍,然后重点阐述基于这一理论思想构建的“行为-结构-功能”模型。
3结构功能主义理论
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个体总是和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的,个体总是或多或少会被环境所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因此对系统的分析不仅要分析个体自身的内容和特征,其他个体对其影响也要加以关注。社会学研究领域内的结构功能理论对个人行动与社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笔者就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工作也深受这一理论思想的启发。
理论简介
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是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要流派之一,该理论试图涵盖以往所有社会理论和思想的研究视角,被称为“社会的功能论”,它主要关注的是大规模的社会结构与制度、相互关系,以及其对行动者的约束与限制影响。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早期经孔德、斯宾塞、涂尔干等思想启蒙,其后杜尔克姆、马林诺夫斯基、布朗等不断提出自己的观点,理论初现雏形,而对这一理论发展和成熟最为关键的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他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历时二十余年为理论的建立和发展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二战后直至20世纪60年代,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西方社会学界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帕森斯成为这一学派的领袖人物[35]。
帕森斯认为,社会就是一种结构,但形成社会结构的基础,则是人们通过社会行动所构成的相互联系。社会行动的基本组成单位称为行动单元,是以行动者个体的意志性行动作为基础的。行动单元与行动者的价值取向、行为动机有内在联系,解释社会行动,必须要把握行动者的主体动机与意图特征。任何社会行动,必定是在一定客观情景条件中发生的,但客观情景对行动主体的制约程度受到行动主体对客观情景如何定义的影响。因此,社会行动的规律,就是主体在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规范支配下,在一定的客观情景条件中,选择如何发生社会行为的规律。行动单元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行动单元结构图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认为,行动者为达到一定的目的或目标可以选择相应的手段,这种选择看似自由,实际受到社会规范和行动者所处情景的双重作用,社会规范会对行动者的手段选择进行指导和约束,调节行动者的目标;所处的客观情景则为行动者的手段选择和目标实现提供机会或者阻碍。
帕森斯在《社会体系》一书中将社会结构描述为具有不同社会功能的社会系统,这一系统具体又被分为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和文化四项子系统,分别对应于“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和“模式维护”这4项基本功能,即帕森斯提出的著名的AGIL分析模式。这是一个整体、均衡、能自我调节和相互支持的社会系统,结构内的各部分都能对整体产生作用,通过不断地整合分化,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36]。结构最终体现为一定的功能。
帕森斯在书中还阐述了秩序、行为和社会规范三者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和关系。所谓秩序是指行动者在某些规范约束下的动机整合。帕森斯将秩序作为结构的本质,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秩序的问题,而研究秩序毫无疑问会涉及行动者的行为与规范问题。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群体的共同价值认同决定的,它将直接或间接地对行动者的行为起到指导和约束的作用,社会规范是形成秩序的前提,从而维持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发展。
帕森斯之后,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默顿,提出了负功能、潜功能、替代功能等概念,此外还对结构功能主义的“一致性”假设等进行了修正,提出了一整套功能分析的范式,将原有功能分析中模糊抽象的概念转变为更具有经验性的指导方法,将结构功能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35]。时至今日,功能分析方法在社会学方法论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
行为-结构-功能模型
如前文所述,科学共同体是相同或相近领域科学家组成的群体,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应该从对团体的研究入手。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社会行动,社会行动的基本单位是行动单元,行动单元中的行动者可以是个人、社会群体、各类组织,乃至整个社会,不同层次的行动单元构成了更为复杂和多样性的关联,从而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化结构。科学共同体是科技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产物,在各类科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因此,任一科学共同体都具有行为、结构与功能这3项要素,下面对这3项基本要素的关系进行分析。
科学共同体的群体行为会不断改变其社会结构
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行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的科研行为来表现的,包括项目合作、合著论文、论文阅读与引用、论文指导、科学研讨等多种形式,共同体成员之间以及不同共同体之间都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关联。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科研行为也必定是在一定的客观情境和道德规范的约束之下完成的,即社会的约束与影响对个人及群体行为的选择会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这些在不同情境下有规范约束的科研行为不断累积,逐渐形成了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化结构,这样的结构可以是有显性的,如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同学关系等,也可以是隐性的,如共同参加过某一会议、都阅读了某一文献、研究相同或相似的主题等;同时因群体行为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共同体的结构也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例如个人的合著文献增加、合作面扩大会引起节点度的变化;大量节点度的提升则会引起合作网络密度、平均路径长度等的变化;部分中介性高的节点的消失则会对网络的连通性造成很大影响。
科学共同体结构的改变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
科学共同体作为科学建制的基本单位,具有制定科学规范、维护共同体内正常的竞争与协作、培养学术新人等社会功能。不同结构的科学共同体所能发挥的作用也是有差异的。以科学共同体具有的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功能为例,内聚性高的科学共同体对知识的传播要快于松散型的科学共同体;同样,我们假设共同体成员每个人的行为都高度一致,在这样规则型的网络中不存在中心节点,不存在权威,因此也难以进行科研奖励和学术资源的分配,科学共同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帕森斯很早就提出“位置-角色”的概念,所谓“位置”是指行动者在社会系统中所处的结构性方位,“角色”是指社会对这一位置的社会性期待[37]。在一定的社会结构中,不同位置的行动者具有不同的功能,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
科学共同体的各项社会功能将对成员的行为起到约束和规范作用
文章的发表或出版,项目通过评审与验收,都是在科学共同体的肯定下获得的,科学共同体为成员提供了基本的行为准则和研究规范,每个成员只有在共同体许可的范围内才能得到最大的收获。当今社会学术不端行为和学术腐败现象的出现,也说明了科学共同体制定学术规范等正向导向功能的弱化,从而导致个人目标实现手段与行为规范不相符合。
由此可见,行为、结构、功能三者形成稳定的循环关系。在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中,笔者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思想,构建出“行为-结构-功能”模型(如图2所示)。该模型从社会学角度对群体行为、网络结构与组织的社会功能相互间的关联进行表达,同时也为基于网络结构的科学共同体实证研究寻找到理论支撑。
图2行为-结构-功能模型
在模型的具体应用方面,在行为、结构、功能这3项构成要素中,考虑选择以结构作为研究的视角,通过构建表达科学共同体成员间不同关联的网络,通过网络结构分析以及网络的演化分析,可以对共同体成员的群体行为和科学共同体发挥的社会化功能进行解读。为什么选择网络结构作为研究视角?首先,网络结构能够清晰地表达群体中个体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个体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例如,通过对构建共同体的合著网络进行结构分析,可以对研究者的科研主动性、受关注程度、是否处于网络核心等进行分析;通过对作者引用网络进行分析,则可以跟踪科学知识的传播、发现与自身研究相似的研究者等等。此外,从行动者粒度上进行区分,还可以对科学共同体进行多层次的分析,既可以将共同体内部每一位研究者看作是独立的行动者,也可以将整个科学共同体集体看作是行动者,前者可以考察个体之间的差异和关联,后者则可以研究不同学科领域间的联系与互动。其次,复杂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众多分析工具的普及,为结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如高性能的计算机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能力,高速网络通信则提供了快捷的信息传输功能,云计算技术、海量存储使得大规模的网络数据分析和处理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网络分析理论与分析技术不断得到普及,目前复杂网络构建的工具主要有Pajek、Ucinet、NetMiner、STRUCTURE、MultiNet和StOCNET,此外Python、R等新语言的兴起,以及众多可视化软件的开发也对网络结构分析提供了众多帮助。第三,从网络分析角度进行科学共同体的研究,有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有利于实证研究的有效开展,包括大量发文和引用关系的文献资源为科研群体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进一步来看,“行为-结构-功能”模型不仅适用于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它同样适用于从不同的群体行为中探索一般行为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如研究不同职业或不同学历人群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一般规律,或者研究不同社区组织对居民互助行为是否具有影响等等,这类需要进行实证性研究的计算社会学问题都可以应用这一模型思想,以网络结构作为研究视角仍然是这类研究中非常适合的切入口。
4总结
经过多年的发展,每个学科都具备了一定数量且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每个研究领域又聚集着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形式相互沟通、相互作用,逐渐形成了具有复杂结构的社会化群体,对科学共同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通过对我国科学共同体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对科学共同体普遍缺乏实证性的研究,而如何开展实证性研究,从哪个视角切入更为合适是本文需要解答的问题。
结构功能论根植于19世纪初期的有机论,其方法论基础属于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将社会看作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系统,社会成员在其社会功能的约束之下进行社会行为的选择,多样化的社会选择行为必然引起社会结构的变化,这些变化继而又会影响社会功能的发挥,整个系统达成动态性平衡。可以将每个科学共同体看作是一个系统,每个成员受其约束与影响,不断调整自我行为,因此网络结构也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出发,构建的“行为-结构-功能”模型用于对科学共同体的实证研究,从网络结构及其动态变化中来考量科学共同体的群体行为,对科学共同体的功能变化进行分析预测,这些都为科学共同体的实证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为基于网络视角的群体行为研究赋予了更多社会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龚耘.从思维的视角看库恩的范式[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4):27-30.
[2]文学峰.试论科学共同体的非社会性[J].自然辨证法通讯,2003.(3):60-64.
[3]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第4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48-150.
[4]马费成.IRM-KM范式与情报学发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
[5]吴海江.文化视野中的科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73-103.
[6]冯鹏志.科学共同体的社会学说明——默顿模式与库恩模式之比较[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14(5):43-49.
[7]程志波,李正风,王彦雨.科学治理视野下的中国科学共同体:问题与对策[J].科学学研究,2010,28(12):1778-1784.
[8]何亚平,肖国强.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创新文化研究——20年来我国科学共同体研究的新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9):5-8.
[9]张忠有.科学共同体分层与科技人员流动观的差异[J].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1999,9(4):54-57.
[10]邓广,杨振寅.科学共同体在科技体制变迁中的作用与重建[J].科学学研究,2000,18(2):35-41.
[11]孙玲,尚智丛.科学共同体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8):156-161.
[12]丁大尉,李正风.网络环境下当代科学共同体的虚拟重构[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4,30(3):53-58.
[13]周庆山,杨鼎家.情报科学共同体初探[J].情报杂志,1996,15(4):7-9.
[14]王志芳.科学共同体中科学论文的引证分析[J].沧桑,2008,(3):168-169.
[15]韩毅,李健,张克菊.我国情报学共同体的历史源流[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20):35-38,34.
[16]雷银枝,宋歌.科学共同体测度方法的改进与实证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4):13-19.
[17]郭世月,单贝.我国认知心理学领域科学共同体发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29):135-138.
[18]李一平,刘细文.科学共同体文献计量学特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9):62-68.
[19]张凌.广义认知地图实例——解析科学共同体的科学知识图谱[J].信息资源管理学报,2012(4):47-51.
[20]Kornfeld W A,Hewitt C E.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metaphor[J].Systems,Man and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1981,11(1):24-33.
[21]Schott T.The world scientific community:Globality and globalisation[J].Minerva,1991,29(4):440-462.
[22]Taylor C A.Defining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A rhetorical perspective on demarcation[J].Communications Monographs,1991,58(4):402-420.
[23]Liberman S,Wolf K B.The flow of knowledge:Scientific contacts in formal meetings[J].Social Networks,1997,19(3):271-283.
[24]Schmoch U,Hinze S,Jckel G,et al.The role of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in the generation of technology[M].Organis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Watershed.Physica-Verlag HD,1996:1-138.
[25]Ebner M,Reinhardt W.Social networking in scientific conferences-Twitter as tool for strengthen a scientific community[C].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cience,2009,(2):1-8.
[26]Squazzoni F,Gandelli C.Saint Matthew strikes again:An agent-based model of peer review and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structure[J].Journal of Informetrics,2012,6(2):265-275.
[27]Furman J L,Jensen K,Murray F.Governing knowledge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Exploring the role of retractions in biomedicine[J].Research Policy,2012,41(2):276-290.
[28]Andrea Cerroni,Zenia Simonella.Scientific community through grid-group analysis[J].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2014,53(1):119-138.
[29]Rodrigues S,Oliveira J,de Souza J M.Competence mining for virtual scientific community cre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eb Based Communities,2004,1(1):90-102.
[30]Thara Prabhakaran,Hiran HLathabai,Manoj Changat.Detection of paradiam shifts and emerging fields using scienti?c network:A case stud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Engineering[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5(91):124-145.
[31]Vaclav Belak,Marcel Karnstedt,Conor Hayes.Life-Cycles and Mutual Effects of Scientific Communities[J].Procedia-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1,(22):37-48.
[32]Victor Strele,Geraldo Zimbro,Jano MSouza.Group and link analysis of multi-relational scientific social networks[J].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2013,86(7):1819-1830.
[33]Liao H,Xiao R,Cimini G,et al.Ranking users,papers and authors in online scientific communities[J].arXiv preprint arXiv:1311.3064,2013.
[34]Federica Brunetta,Paolo Boccardelli,Andrea Lipparini.Central positions and performance in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Evidences from clinical research projects[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In Press,Corrected Proof,Available online 11 November,2014.
[35]王翔林.结构功能主义的历史追溯[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37-42.
[36]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学研究,2000,(3):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