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培华
为了保障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很多教师会把教学步骤安排得井井有条,这样的课堂就是“静态”的。如此一来教师便会在无形中霸占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了交互与建构,学生与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都会逐渐降低。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精心准备的预设,更要留出一定的教学空间,让学生们有动态生成的机会,以教师的教学智慧化解课堂中的小意外,发现并收获这意外之喜。
一、因材施教,多层次预设教案
教师所倡导的“动态”,并非站在教师充分备课的对立面,而是强调教师在课前要做更充足的教学设计和课前预设。如果缺少了这一步骤,教师上起课来像一只无头苍蝇,学生只能“飞到哪跟到哪”,把握不住教学重点,随意间影响了知识掌握。那么,这一准备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对课堂突发状况、学生存疑可能的充分假设与备案,第二是根据学生的学情及学生之间的接受水平差异进行多层次问题与练习准备。
例如,在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之前,我做了以下几个部分的准备。首先,我对学生“认识小数”的单元小测做了一个考试分析,总结出他们薄弱的地方,也根据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备课时导入环节设置了3种难度的问题,准备在课堂提问不同层次的学生,调动全班气氛。比如上课一开始我准备了一道题目:我在超市买了一支铅笔2元,一个橡皮擦1元5角,一本便签纸2元4角。问题1:请把题干中出现的钱写成小数。(预设这道题由中低水平的学生回答);问题2:我在超市一共花了多少钱,你们会用小数来表示吗?(预设这道题由成绩较好的学生回答)
二、跳出“套路”,多活动补缺补漏
部分教师依然存在传统、保守教学方式遗留的诟病:害怕疏漏教材内容,不分重难点就照搬照念,或者制作ppt按着顺序讲课。为了让学生更有活力、更有求知欲,就要打破这一“套路”。教师不仅要把握住教材重点,更要懂得设计活动展现内容,进而在变化的情境与需求中培养学生数学理解方法与问题解决思维,让学生们在发现与实践中的学习。
例如,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的是平行四边形的计算,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公布计算公式再进行习题练习,多次教学观摩后发现学生对此不再“买账”。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我把巩固环节变成游戏竞赛,首先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在小组间进行交换计算。在这个交换与计算的过程中,不少学生还没计算就遇上了难题,这主要是由于不少学生在“画”的时候就是失了手,图形画得不标准,计算可怎么进行呢?这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很多是教师无法预估的,但是往往就是在这些意料之外,我们可以更多地知晓学生的疏漏并及时做好补缺工作。
三、求同存异,巧引导多方见解
生机勃勃的课堂,少不了的就是讨论,当学生抒发不同见解时,正好给了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教师此时万不可妄下评论。在数学课上,往往一个激烈讨论正是寻得真理的途径,在学生们展开激辩,甚至质疑教师时,我们不要着急一棍子打死,而应秉持求同存异的教学态度,在肯定学生大胆发言的同时,巧妙引导,既要鼓励他们有不一样的见解,又要循循善诱地达成教学共识。
例如,“校园的绿化面积”教学目的在于巩固学生先前学习的各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当我在多媒体设备展现出要计算的绿化图形时,大部分学生认为要把绿化面积分成8个平行四边形、4个梯形、4个长方形,此时他们运用的是分割法和统筹法。当全班统一了这个方法时,我故意问到:真的没有更简单的方法论吗?此时,几个蠢蠢欲动的学生提出,这个图形其实是对称的,只要计算一部分再乘于2就可以得到答案了。这几个学生告诉我,大部分同学的观点和他们不一样,怕说出自己的看法会被批评,还好我鼓励了他们。
总之,数学是一个创造与实践的动态学习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切忌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目标按部就班地学习,应该多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这对于教师而言往往也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提升。可见,我们不仅要做好预设,更要在教的过程中,期待生成,让学生们有实践与创造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市货隆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