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力的情怀在行动之中

2016-12-15 17:04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45期
关键词:法医职业化情怀

封面反馈

@望北者:看起来平常的院落背后,是一项跨越全球的教育合作。让人迫不及待想看看10年、20年后,苏世民学者的人生轨迹。

@浩歌微语:引入国外资金,中美教育合作,世界政要经管名人加盟,全新理念与课程设计,开启全球精英教育新模式。水木清华开放气质,中西教育融合对接,互补所长。西方教育在创新能力、实践精神更有擅长。希望该模式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

读者来信

中国几千年来积累下来的官场现形记,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了。(西风堂主)

记者手记

秦明当法医18年,亲手解剖过近1000具尸体,但他至今没有为任何一个躺在他面前的死者流下过哪怕一滴眼泪。“这孩子不该死啊,真可怜。”“他要是怎么样,就可以避免一死了。”秦明也很少发出诸如此类的哀叹。用他的话说,他不悲天悯人,他只负责破案。

后来秦明开始写悬疑小说,记录他遇到的那些疑难命案和破案过程。采访他之前,我读他的第一本小说《尸语者》,小说中,一旦破案,一个章节就告一段落,一点不啰嗦。他只写自己看到的。

回到网剧《法医秦明》中,案子侦破的当晚,秦明回到家中,掏出笔记本,写了一句简短总结:“我们内心的恶魔,把这座城市变成了地狱。”显然,和剧终的秦明比起来,秦明本人好像缺少了一点所谓的情怀。

采访时,我问他原因。他坦言,自己是一个没什么情怀的人。之前也有人建议他在小说中加入一些深刻的对生死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讨。毕竟作为法医,他见过了太多非正常死亡,他深知生命的脆弱和人性黑暗一面的可怕。

“一种高尚的心境、情趣和胸怀。”这是百度对“情怀”一词的解释。

从这个角度去看,秦明确实是一个没什么情怀的人。然而像他这样,不热衷于无济于事的哀叹,不抒发那些或哲学或鸡汤的感慨,只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让尸体说话,把谜团解开,也许就是职业化该有的状态。

对于他而言,情怀或许不在于他说了什么,而是都在他的行动中了。

有些时候,职业化就该是冷静的,缺乏人情味的。这一点,秦明在他的第一堂解剖课上就做到了。

他大二实习期间第一次旁观解剖全程,解剖的对象竟然是他的小学同学,这样的巧合带来的心理冲击对一个18岁的少年来说并不容易克服。秦明表现得很专业,没有陷入悲伤和感慨,他恍惚片刻过后,立即回到工作状态,他看着师傅如何通过解剖找到这个被殴打致死的少年身上的致命一刀,进而找到拿那把刀的嫌疑犯,影响最终的审判结果。“法医还挺带劲的嘛!”这是他当时的强烈感受。

关于命运的不公和生命的脆弱,秦明深有感触,只是不喜欢把这些挂在嘴边,或许正是因为他明白,在凶案面前,感伤是最无力的行为。

猜你喜欢
法医职业化情怀
法医的正义之路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科学神探,真相即将揭开
加速职业化
职业化铸就卓越企业
经理人要走向职业化
黑白情怀
女法医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