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国洋
【摘 要】加强国防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和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首要任务,它对控制投资规模、防止“三超”现象起着关键作用。
【关键词】国防造价;管理
一、大中型国防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的特点
(一)投资规模大
大中型国防工程建设项目,由于其所消耗的资金多,因此其规模很大。巨大的规模导致其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增大,一旦出现决策失误,将造成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由此可见,造价管理工作对大中型国防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建设周期长
大中型国防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大,因此建设周期长,常常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对于工程造价管理来说,由于其工作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这就要求人员一个较长时期内都要进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来更好地完成工作。
(三)目的性强
大中型国防工程建设项目,通常有着特殊的用途,很大一部分是用于训练和战备设施。而这些大大规模的军事用途设施由于其特殊性,很难找到和地方类似的工程。因此对于造价人员来说就缺少了可比性,造价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二、加强大中型国防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的意义
(一)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渐增强,以及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已经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而在国防建设费中又以工程经费所占比重最大。可以这么说,要想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国防建设经费,就必须管理好国防工程建设费。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军每年有相当一部分的工程建设经费没有被充分利用,主要原因还是工程造价工作没有做好,导致大量的建设经费被浪费掉。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提高建设经费使用效益的最佳途径。
(二)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的坚强保障
在国防建设过程中,一个项目能否被上级批准,不仅取决于这个项目的合理性,还取决于这个项目的造价是否达标。这就要求基建营房部门充分做好造价管理工作,把它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而在施工阶段,合理的工程造价不仅能给建设单位节约经费,也能使施工单位赚取其应得的利润,而不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从而保障建设项目的顺利实行。
(三)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市场体制不断完善的急切要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国防建设工程承包给了地方建设单位,而这些单位运用的是先进的技术及管理手段,这就使工程造价不断攀升。对于基建营房部门来说,只有不断提高造价管理水平,才能防止建设单位利用种种不正当手段提高造价。
三、加强国防大中型工程建设的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认真做好市场研究
市场研究就是指对拟建设项目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占有做可能性分析。包括国内外市场在项目计算期内对拟建产品的需求状况;类似项目的建设情况等。要做好市场研究,技术经济人员就需要掌握大量的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并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为项目建设的论证提供必要的依据。
(二)积极开展设计招标
积极开展设计招标是通过设计招标和方案竞选,择优选用设计单位和设计方案,这是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第一步。建设单位首先可以就拟建工程的设计任务,通过发布公告来吸引设计单位财经设计招标或设计方案竞选,以获得众多的设计方案;然后由专家评定小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以及技术先进、功能全面、结构合理、安全适用、满足建设节能及环境等要求,综合评定各设计方案优劣,从中选择最优的设计方案,或将各方案的可取之处重新组合,提出最佳方案。专家评价法有利于多种设计方案的比较与选择,能集思广益吸收众多设计方案的优点,使设计更完美。同时这种方法也有利于控制建设工程造价,因为选中的项目投资概算一般都能控制在投资者限定的投资范围内。
(三)做好合同的签订工作
应按合同内容明确协议条款,对合同中涉及费用的如工期、价款的结算方式、违约争议处理等,都应有明确的约定。在签定的过程中,对招标文件和设计中不明确、不具体的内容,通过谈判,争取得到有利于合理低价的合同条款。同时,正确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引起索赔的因素,对索赔要有前瞻性、有效避免过多索赔事件的发生。此外,应争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等风险控制措施,使风险得到适当转移、有效分散和合理规避,提高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工程担保和工程保险,是减少工程风险损失和赔偿纠纷的有效措施。
(四)严格现场签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单位要加强现场施工管理,督促施工方按图施工,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现场签证、额外用工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对必要的变更,应做到先算账,后花钱,变更一旦发生就及时计算因工作量变更而发生增减的费用,随时掌握项目费用额度,避免事情积压成堆,对工程造价心中无数。建设单位的现场代表要督促施工方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许多工程就是由于现场签证不严肃,给工程结算带来非常大的麻烦,导致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严格现场管理,是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林婉华《建筑施工手册》,第1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范照远,《建筑施工与安全技术》,第1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施工合同条件》,第1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