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鲁祺 蒋梦丝 熊昊 舒麟棹 周子栋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上升。公共交通作为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节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正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公交停靠站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子系统,承担着客流集散的功能,对于公共交通服务的速度、方便性和舒适度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现有的公交停靠点由于设计的原因,不能适应智能化、信息化的大潮流。因此,本文针对现有的公交停靠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乘客的智能公交乘车方案,减少公交车的空等空停现象。
【关键词】公交停靠站;乘降区;分区模型;公交指示牌
一、 研究背景
城市公交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繁荣时期。但巨大的客流量给城市交通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公交车辆通过停靠站的总时间包括车辆进站、开关车门、乘客上下车、车辆离站和车辆进、出站受干扰的时间等[1],而在公交停靠站的滞留时间增长,使作为城市交通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拥堵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致使很多人倾向于选择其他交通方式而非公共交通,这在更深层次上又加重了交通拥堵的现状。
为缓解城市交通的拥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人车供求关系,近年来,智能公交系统应运而生。现有的公交系统即由公交管理部门根据OD调查的分析,交通情况等数据确定公交时刻,运营线路。以站牌的方式在站点公布基本信息。智能公交系统是基于GPS定位系统,电子计算机,大数据处理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达到人,车,道路信息实时交换的目的。通过采集车载终端信息,出行乘客信息,道路通行情况,对车辆到站时间,最优路线选择,如何避免拥堵等做出选择和预判。给出行者提供更加舒适,方便的服务。
二、 研究内容
1.对不同公交停靠站的比较
2 .查阅现有的排队理论对比
2.1在现有的实行先到先行的单队列排队方式下,停靠站形成一个M/M/C排队系统。但是对于未加明确到站位置的车辆,就会造成前方车辆驶离,而后方车辆未进站排队。即前面车位的利用率远远大于后方。也会因为泊位的不确定性,乘客必须跑动至车门位置,“追车”的现象常见,到达车门时间增加,造成时间上的延误。
2.2在固定泊位停靠方式下,划分了确定线路固定车位的区域,使每条线路有固定的位置,即使该区域正在使用,有其他空闲的车位,也必须在外等待。由此提出指令停车是多泊位单队列停车和固定泊位停车方式的结合,实现了动态停车和对乘客的有效引导。
三、 研究方案
1.站台部分
当公交站台聚集大量客流时,乘客上车时不按秩序,造成较多乘客拥堵在车门处,延长上车时间。因此将公交站台进行分区,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区域:公交指示牌,显示即将达站台公交所剩余时间;第二区域:等候区域及信息选择区域;第三区域:上车区域,乘客乘降区域。
2.车辆部分
根据车载终端获取数据与基于GPS的公交车到站时间模型,获得公交从上一站点到达下游各站点的时间,系统录入数据计算,判断相应空闲车位停靠。
3.公交指示牌的场内诱导
位于场站内部的处理器连接着城市公交管理系统以及车载终端,车载终端将车辆信息传输给场站处理器,处理器通过内置算法结合城市公交管理系统的车辆实时信息,计算出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同时预估车辆在泊位上的停滞时间,通过显示屏反馈给乘客。
4.运行模式
内置处理器将信息上传到城市公交系统终端,同时根据乘坐车次到站时间进行筛选判断,将等待区域信息反馈给乘客,在公交站台显示屏实时显示车次的到站信息。公交车司机通过车载终端确定乘客的目的地和该地乘客情况,选择是否靠站,和停靠位置。当公交车到达划线位置前,乘客进入对应等待区,公交车到站,乘客上车。公交调度与乘客分配过程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站台区域的有序划分,乘车人出行计划和车辆的信息交流,整个公交系统的循环效率得以提高。
四、结论
公交停靠站点相对于城市道路及用地来说,虽然仅仅只是一个点,但由于其在公交系统中必不可缺的重要性,使其广泛分布在城市各处[2] 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公交停靠站客运组织方式,即划分站台服务区域,有利于减少公交车停靠时间,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效率,同时,该系统与智能公交系统结合,符合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韩宝睿,林丽,范啸. 考虑停靠能力约束的主干道公交车站长度计算[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34(3):134-138
[2]葛宏伟 城市公交停靠站点交通影响分析及优化技术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智能运输系统研究中心,2006
作者简介:
董鲁祺,男,籍贯:山东省济南市。重庆交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