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传真

2016-12-15 03:32
发明与创新 2016年45期
关键词:破冰船中科院院士

海外传真

美完成哈勃望远镜“接班人”建设工作

经过约20年的努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1月2日宣布完成了哈勃太空望远镜“接班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建设工作,这是世界上已建成的最大太空望远镜。作为美国下一代主力太空望远镜,韦伯的主镜面由18片巨大的六边形金黄色镜片构成,看上去像一幅巨大的拼图,直径6.5米。NASA接下来将对主镜面进行一系列测试,之后将把主镜面安装到网球场大小的遮阳板上。按计划,韦伯望远镜将于2018年10月从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用欧洲的阿丽亚娜5型火箭发射升空。

弯曲光传递信息距离创新纪录

据《新科学家》杂志网站11月15日报道,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在加纳利群岛进行的实验中,成功让弯曲激光束携带信息行进了143公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几乎比之前的纪录提高了50倍。这一新突破或能给卫星通讯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

最环保破冰船开始服役

11月1日,“北极星号”多功能破冰船正式开始服役,这是世界上第一艘液化天然气动力破冰船。该船由芬兰阿克北极技术公司设计、赫尔辛基造船厂建造,船长110米、宽24米,总动力22兆瓦,航速为6节时的破冰厚度为1.2米。与传统柴油动力破冰船相比,“北极星号”配备的是液化天然气和低硫柴油两用发动机,因而被称为世界上最环保的破冰船。

首枚光子神经形态芯片问世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团队日前研制出全球首枚光子神经形态芯片,并证明它能以超快速度计算。研究团队用一个拥有49个节点的硅光子神经网络来模拟某种微分方程的数学问题,并与普通的中央处理单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此项任务中,光子神经形态芯片的速度提升了3个数量级。研究人员表示,这将开启一个全新的光子计算产业。

首个可弯曲太赫兹扫描仪由碳纳米管制成

太赫兹射线对应的频率范围在电磁光谱的红外和微波之间,能穿透几乎各种材料且不会造成损害,因此,太赫兹摄像头在非侵入性高分辨率成像领域运用潜力广泛。但传统太赫兹成像技术用不可弯曲的材料制成,只适用于检测平面样本。近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川野由纪夫和同事利用碳纳米管研发出首个可移动、可弯曲、可穿戴的太赫兹扫描仪,能对包括人体在内的三维卷曲物体进行成像检测。

新激光探测仪“听”出脑内癌细胞

在脑外科手术中,医生的目光在显示屏和病人间来回穿梭会影响他们的专注力。近日,英国几个大学和医院的科学家合作开发出一种激光探测仪,能把脑细胞光谱信号转换成音频,让医生通过“听”来辨别癌细胞与健康细胞。新技术能帮助医生更快速、更安全地完成脑外科手术。初步检测结果表明,只用耳听,医生依靠激光检测仪辨别出健康细胞和癌变细胞的准确率高达70%。研究人员表示,虽然比看光谱信号90%的准确率要低,但他们有信心通过改进继续提高。

“神威·太湖之光”再夺超算冠军

最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11月14日在美国盐湖城公布,使用中国自主芯片制造的“神威·太湖之光”再次夺冠。算上此前“天河二号”的六连冠,中国连续4年占据全球超算排行榜的最高席位。

由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神威·太湖之光”是世界上首台运行速度超过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在今年6月的排行榜上取代原冠军“天河二号”首次登顶。“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系统的峰值性能达到每秒12.5亿亿次、持续性能为每秒9.3亿亿次、系统能效比高达每瓦特60.5亿次,三大技术指标均居世界第一。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包括处理器在内的所有核心部件全部国产化。

10名大陆学者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1月15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市举行的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第27届院士大会上,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名科学家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其中10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

新当选院士的10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分别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研究员曹晓风,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陈发虎,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张平文,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卫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贻芳,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李蓬,中科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谭蔚泓,中科院院士、吉林大学教授于吉红,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维民以及北京大学教授郑晓瑛。

我国首次实现超400公里的抗黑客攻击量子密钥分发

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同事张强、陈腾云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系统所、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等单位科研人员组成的联合团队,采用清华大学王向斌小组提出的4强度优化理论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超过400公里抵御量子黑客攻击的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极大地推动了兼顾安全和实用的远距离光纤量子通信的发展。国际物理学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日前发表了该成果,称赞其“为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通信最远传输纪录”。

可移动高精度定时设备问世

准确可靠的时间频率系统是最重要的基础战略资源,许多重要领域如交通、金融、智能电网、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卫星导航等,安全运行都要依靠高精度的时间频率保障。近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03所研制成功并交付的高精度定时设备内置铯原子钟,与外频标铯钟同步后,进行时间保持,将实验室的时间传递到移动设备中,在空中飞行10小时,落地后再次进行时间比对,同步偏差精确到小于5纳秒(十亿分之一秒)。此设备主要应用于防御系统,保障国防建设。

世界最重斜拉转体桥成功“转身”

11月8日,在2台350吨连续式千斤顶的牵引下,自重达2.48万吨的山东菏泽丹阳路立交桥东侧主桥逆时针转动81.67度,与引桥实现精准对接。至此,当今世界转体重量最大的斜拉桥成功“转身”。在转体重量刷新世界纪录的同时,丹阳路立交桥还以转体长度238米成为当今世界采用单球铰转动施工的最长桥梁。同时,4.5米的球铰直径也是目前工业铸造领域的最大直径。

猜你喜欢
破冰船中科院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红孩儿扮演者已成中科院博士
世界最大破冰船
破冰船推进功率与破冰能力的匹配性分析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原子破冰船
探访“雪龙”号极地考察破冰船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