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眼中的风景
——张新权的绘画艺术

2016-12-15 07:30:10廖瑜王东炎
关键词:苏州园林风景艺术家

廖瑜 王东炎

(西南林业大学 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

艺术家眼中的风景
——张新权的绘画艺术

廖瑜 王东炎

(西南林业大学 艺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

本文从历史的风景、精神的风景和表现的风景三个方面分析了艺术家张新权风景绘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

风景绘画;张新权;艺术特征;人文情怀

在以风景为题材的中国油画艺术家中,具有独立人格精神、艺术语言独特、风格迥异的并不太多,其中尤具才情的油画艺术家则少之又少,张新权就是这样一位少数中的少数。对张新权的风景绘画关注始于他的《巡洋舰》等船系列作品,画面单纯的色调、简练的构成和表现性的用笔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强烈的、中国文人式的现代审美情怀,甚是感人。这之后便开始留意关于他的风景绘画艺术。每当看到他推出新的作品时,眼前都会一阵惊艳,禁不住啧啧赞叹艺术家的才情。在那些充满怀旧、非真实,甚至扭曲变形的画面中,艺术家用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呈现出其眼中的风景,透过他的作品,我们仿佛穿越在历史和现代交替的时空里,感同身受地分享着艺术家的精神和情怀。

从创作《十里洋场》作品开始,张新权似乎要向我们展示老上海的特定历史风景。画面单一的赭灰色调,泛陈着老照片特有的陈旧和颓败,扭曲、滞涩的笔触和斑驳的色块营造出如史诗般强烈的视觉效果,不仅把我们带回到喧嚣嘈杂、车水马龙的旧上海时代,也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繁华褪尽的沧桑与历史怀旧的复杂情感。自《十里洋场》之后,张新权开始醉心于这种历史风景的再造中,创作出了《苏州河》《风云十六铺》等一系列老上海风景作品以及《中山舰》《致远舰》《泊》等命名的船系列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展示了艺术家特定的历史感受,也反映了艺术家自我的历史观念。如果说老上海系列作品和船系列作品是艺术家把我们引入历史风景的开始,那么《三江师范》《金陵机器制造局》《长途大巴》等作品则把我们带向了历史风景的纵深,去获取时空变迁、人世俯仰的认知。在《长途大巴》作品中,大量的留白与陈旧的老式车辆在极简的画面中形成鲜明对比,艺术家通过对老式车辆尾部看似漫不经心的刻画,瞬间就唤起了我们儿时的记忆以及伴随车辆远去而留下淡淡忧伤的历史情怀。《三江师范》画面构成也极为简洁,约占画面一半还多的空旷天空,在对比中加强了风景的萧寂,主体建筑在凝重而单一的色调中褪去了昔日的浮华与喧嚣,只留下了物是景非、抚今追昔的玄思。此后,张新权又创作出了《苏州园林》系列作品。苏州是艺术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一个汇集文人骚客,充满曼妙风情的古都。小桥流水,名园佳地,无不给人以无尽的遐思。在这个墨香四溢、记忆悠长的地方,艺术家再一次用历史的眼光审视了苏州园林风景,为我们在画布上留下了静谧、单纯和自然悠远的意境。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个“高”即是说艺术不囿于生活表象的照搬或再现,而是观照生活的同时,表达主体的心灵和精神情感。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情感和精神的崇尚,可谓是中国画家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了,这于张新权来说,别无二致。正如他在创作《码头》时所言:“艺术不是历史境遇和现实生活的随从,而是它们的认知者、解析者和批判者,我希望从某种解析的意义上来画《码头》,并由此来体验一种能够与心灵相对应的情感,探寻精神的自由和释放。”从艺术家创作的老上海、船和苏州园林这些系列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家并非为我们再现历史的场景,而是用心灵去感悟那些已然远去却难忘怀的历史记忆,在获得一种跨时空的感动同时,赋予其风景艺术一种历史的沉淀和精神的激越。《十里洋场》《信号台》《海滩》《十字街头》《黄浦江畔》等作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艺术家强烈的精神指向和情感诉求。透过这些作品,仿佛看到被岁月侵蚀的老上海滩,街上行驶的有轨电车、港口停泊的蒸汽轮船、有着殖民风格的老建筑里不时飘溢出发自留声机里的靡靡之音……在这些历史风景中,艺术家不仅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历史情怀,同时也呈现了一种令艺术家常常产生莫名向往和沉醉的“沧桑得近乎于伤痕艺术的悲情快感”。在苏州园林系列作品里,艺术家又表达出了一种对小桥流水、世外桃源挥之不去的精神眷念和林泉高致般的精神向往。在他的近作风景写生系列里,艺术家放弃了惯用的凝重、单纯的色调,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去描绘那些司空见惯,甚至看似有些平淡无奇的自然风景,以轻松的状态去寻找精神感动。这些风景虽远离了历史的境象,

但却呈现了某种与现代人审美情感相契合的精神诉求。如《沂蒙山写生》《码头油桶》《曼飞龙塔》《潘切写生》等系列作品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家眼中的风景所蕴含的自由、率真和朴实的精神力量。

《长途大巴》 布面油画 50×60cm

纵观张新权的风景油画作品,从《十里洋场》《苏州河》《巡逻艇》和《苏州园林》系列创作再到近期的风景写生,很难用一种艺术风格模式进行标注,是写实还是写意,是意象还是表现,似乎都不太确切,但又兼而有之。在《老上海》《船》和《海魂》等系列作品里,艺术家有意识地抛弃了传统写实油画的色彩表现法则,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全自我的主观色彩体系,绘画语言上充分运用了油画肌理表现的特性,稀疏、粘稠、枯笔、干湿相得益彰,流淌和凹凸的效果在看似偶然和随性中得到了极好的运用,油画语言特有的魅力被艺术家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代表现主义气息和抽象意味。在《海景房》《长宁别墅》《领事馆》和《苏州园林》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又融入了现代构成因素,对图像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大量运用直线分割组合画面,用色单纯,在黑白灰的对比中既突出了画面的简练概括,又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张力,用笔上充分调动了“油与笔”的各种表现可能性,显得出奇的精炼。《长途大巴》《邮车》等作品似乎又是一种写意性的小品,艺术家以特写的方式近距离描绘,充分运用油画材质肌理的表现性和笔意趣味,以一种中国文人式的把玩心态,在看似不经意中营造出具有中式审美的清新雅致和别具一格。而近期的风景写生作品《潘切写生》《夏至藕园》《初到武夷》和《黄山写生》等系列作品,张新权的绘画技巧运用更加娴熟,一方面他把中国绘画中的写意式用笔发挥到了极致,“涂”“刷”“揉”“拖”“拉”等手段得到全面的运用,酣畅淋漓的书写性笔触使画面显得灵动大气、充满气韵;另一方面,艺术家还巧妙地运用点、线、面构成因素,以直线和曲线进行分割,画面构成独具匠心,组织疏密得当、松紧有度,色彩运用主观意象,笔触和形物相互交织,艺术家在肆意挥洒中以意象的表达手法向我们传递出他眼中的风景。

鲍勃迪伦说过:“世上没有比变化更稳定的东西了。”用此来说明张新权的绘画艺术是再恰当不过。张新权在艺术上不因循守旧,固守单一风格,而是随着不同时期关注的对象和情感变化而不断衍变,正如艺术家在越南潘切写生后感慨:“回首那些曾经的写生画,由生疏到熟练的所谓自我满足和得意于所谓的‘办法’,往往很快就变成了过眼的烟云。积累的目的是不断地创造,拜倒在艺术家危险的技艺下,会使绘画流于模式而无法重新获得表达思想情感的力量。”正是张新权的自省自觉,让我们看到艺术家眼中的风景正离现实愈来愈远,离心灵愈来愈近。

[1] 张新权.中国艺术家张新权[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1.

J223

A

1003-9481(2016)02-0064-02

廖瑜(1970- ),男,四川南江人,硕士,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当代绘画艺术语言研究;

王东炎(1972- ),男,云南昆明人,西南林业大学艺术学院环艺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苏州园林风景艺术家
苏州园林修复面貌之谜
现代装饰(2021年1期)2021-03-29 07:07:24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金桥(2018年6期)2018-09-22 02:18: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现代妇女(2018年6期)2018-06-10 15:38:2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浅析苏州园林的留白艺术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19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