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健,王 军,孙 荣,杨 志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附属金湖医院,江苏 金湖 211600)
丹参注射液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姚 健,王 军,孙 荣,杨 志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附属金湖医院,江苏 金湖 211600)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I)及C反应蛋白、血沉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DAI评分、C反应蛋白、血沉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且安全。
丹参注射液;奥硝唑;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主要是局限于患者结肠和直肠黏膜或黏膜下层且边界清楚的炎症反应,该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自动反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目前尚未清楚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因此治疗存在一定困难。临床应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类等药物治疗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因患者需长期服用,所以不良反应较大,从而影响最终疗效[1],所以选择一种高效且安全治疗方案显得十分关键。本研究观察了丹参注射液联合奥硝唑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均符合2007 年济南第七次全国消化疾病学术会议《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病变主要局限于患者直肠和乙状结肠处,病情为轻中型,经实验室和内镜等检查确诊。排除严重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过敏体质、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等。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且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25~69(48.1±7.9)岁;病程0.6~4.3(3.1±0.6)年;病情轻度21例,中度9例;病变部位:直肠16例,乙状结肠14例。对照组30例,男22例,女8例;年龄22~68(47.9±8.1)岁;病程0.5~4.4(3.2±0.7)年;病情轻度22例,中度8例;病变部位:直肠17例,乙状结肠13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病变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均需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清淡饮食,严禁烟酒,积极改善其水电解质紊乱情况,加强营养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5g∶250mL,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5g静滴,滴注时间>30min,1 次/d,治疗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杭州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20mL+5%葡萄糖溶液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4周。2组患者于缓解期均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维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2组治疗前后疾病活动指数(DAI):采用改良WilliamDAI标准[3]计算DAI,观察患者大便次数和性状及便血量等。②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于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下肘静脉血液5mL,采用Westergren法检测血沉,比浊法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操作。③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参照《内科学》[4]评价疗效。完全缓解:治疗后患者腹痛和腹泻等症状完全消失,大便次数<2次/d,大便常规检查正常,结肠镜检查提示溃疡愈合且糜烂完全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腹痛及腹泻等症状缓解,大便次数<4次/d,大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红细胞、白细胞,结肠镜检查提示形成假息肉或轻度炎症;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更为严重。总有效=完全缓解+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治疗前后DAI评分、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DAI评分、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DAI评分、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均<0.05)。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6.45,P<0.05)。见表2。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2组各1例出现轻度头痛现象,均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症状于30min后自行消失,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溃疡性结肠炎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病,其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炎性反应是加速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同时多种炎症因子参与患者肠黏膜损伤过程,从而致溃疡发生。其中血沉和C反应蛋白常用于评价患者疾病活动性,研究发现,溃疡结肠炎患者血沉和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且与患者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相关[5]。C反应蛋白是由肝细胞分泌、合成的蛋白质,可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正常人血清中仅微量存在,可能参与宿主先天防御和抗炎作用,感染、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时快速升高[6]。该疾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癌变,目前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临床目前主要应用免疫抑制剂或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抗生素等治疗,尽管该类药物可缓解患者病情,但停药后易复发,且治疗时间长,价格昂贵,长期服用存在较多不良反应,并容易导致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及免疫功能下降[7-8]。所以探寻一种可有效控制疾病、不良反应轻且经济的治疗方案显得十分关键。
表1 2组治疗前后DAI评分、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中医学并没有溃疡性结肠炎这个病名,根据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属于祖国医学“泄泻”“痢疾”“脏毒”“肠僻”“大瘕泻”等范畴[9]。《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诸泻痢皆属于湿,湿热甚于肠胃之内……以致气液不得宣通而成。”素体脾虚之人,或饮食膏粱厚味酿生湿热,流注肠间,与气血相搏,气滞血凝,脂络受伤,血肉化腐。又湿热伤脾,脾虚生湿,反复缠绵,难以治愈。湿热不除,正气不足,又生变数,或动血耗血,或耗气伤阳,产生诸多变证,但唯湿热为病之根源。故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祛湿为主。本研究中所采用的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其可明显改善患者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加速溃疡愈合[10];可抑制白细胞趋化性,清除抑制中性粒细胞产生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减轻患者炎性反应;还具有活血化瘀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可纠正患者高凝状态,改善其凝血指标[11]。此外,丹参注射液还可改善患者肠黏膜病变及患者临床症状,从而促进其康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DAI评分、血沉及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显著;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提示丹参注射液联合奥硝唑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但尚需进一步收集更多样本随访观察,探讨其长期疗效。
[1] 王晓琴,杨印智. 三联疗法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胃溃疡的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2):151-153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 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年,济南)[J]. 中华消化杂志,2007,27(8):545-550
[3] 陆再英,钟南山. 内科学[M]. 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2
[4] 罗世英,周乐,吕小华,等. 白花蛇舌草总黄酮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免疫学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5):896-900
[5] 陆玥琳,沈洪,朱庆平,等. 清肠化湿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8):199-202
[6] 张伟,杨银利,吴洁琼,等.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7):681-682
[7] 刘福军,张卫民,李宗山,等. 丹参注射液对胃、肠吻合口愈合情况及D-二聚体水平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31):3492-3493
[8] 韩现红,戴新娟.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对疾病相关饮食知识、态度、行为及需求调查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4):300-303
[9] 李华燕,李斌,黄建斌,等. 清热活血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β-catenin、Cdx1、Cdx2表达影响的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1):1141-1146
[10] 戎玲勤,徐甦. 康复新液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汤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2例[J]. 中医杂志,2013,54(13):1150-1151
[11] 李峰. 美沙拉嗪联合益阳愈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8):882-883;912
王军,E-mail:18915198177@189.cn
10.3969/j.issn.1008-8849.2016.34.038
R
B
1008-8849(2016)34-3864-02
2016-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