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材整合教学的策略

2016-12-15 05:40陆奕
教师·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重难点运算

陆奕

珠心算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事物,它所具有的开发儿童智力的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开始尝试进行珠心算的研究。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中心小学于2010年开始尝试进行珠心算实验,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问题,如珠心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和参考的教材很少;珠心算训练费时费力;学生在训练时感到枯燥乏味;部分珠心算训练的内容与现行数学教材上的内容重合,造成学生重复认知;珠心算和日常数学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操作,学生运算速度较快;后者重算理,讲究分析思维,循序渐进地提高运算速度。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研究过程中提出将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材有机结合起来开展整合教学,这不仅能有效提升珠心算教学效益,还能更好地完成数学教材中的教学任务,避免二者彼此脱节的弊病。那么,我们应如何将珠心算和小学数学教材高效地结合起来呢?

一、捕捉珠心算与数学教材的关联点

珠心算和数学教材整合教学的首要工作,就是要把握珠心算教学与教材教学的关联点,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优化延伸,巧妙对接。在研究实践中,我们明确反对将珠心算与数学课堂割裂开来、独立教学、互不渗透的做法,如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提珠心算,在课余时间专门补,甚至冠之以兴趣班的名义;平时不注重珠心算练习,逢重大比赛才进行突击强化训练等等。以上种种做法既违背了珠心算教学的本质思想,也加重了学生课业负担,影响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明显与课改倡导的素质教育理念反向而行。为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时,只要出现与珠心算教学有关联的教学内容,都要明确珠心算目标,整合设计教学方式,结合教材内容加强数珠转换、心拨、空拨等内容的训练。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在上学期就能顺利建立珠像模型,到了下学期随着100以内的加减法的反复练习,学生已能非常熟练地将运算过程体现在珠心算中了。因此,在珠心算教学中,只要结合教材同步渗透,反复强化练习,循序渐进地提高要求,学生就能运用珠心算对教材内容进行很好的迁移学习。

二、突出珠心算在整合教学中的重难点

从珠心算的教学内容来看,每个教学时期都有相应的重难点,准确把握并有效突破这些重难点,珠心算与数学教材内容的整合教学才能事半功倍。从珠心算的生成过程来看,具备熟练的珠算操作,才有高效的珠心算效果。珠心算操作的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乘、除运算是以加、减运算为基础的,而加、减运算又以一位数的加、减即运算结果在20以内的加、减作为基础。如568+423的运算,实质上就是百位5+4、十位6+2、个位8+3的组合运算。因此,不管加减运算位数有多大,计算笔数有多少,究其计算的根源,就是20以内的加减算。由此可见,20以内的加减算是珠心算起始教学的重点,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多位数加减运算的速度和正确率。在后面多位数乘除法的教学内容中,熟练掌握加减心算则成为新的教学重点。因为乘除法的实质就是错位叠加叠减,只要熟练掌握加减珠心算这个重点,乘除法就能很顺利地突破。

三、把握珠心算在整合教学中的练习点

不管什么技能,它的形成都必须在精准指导和规范示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式适度练习。珠心算从一种方法演化为一种技能,毫无疑问需要快速计算的能力,这必定需要适度的练习才能达成。当学生的练习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用珠心算取代数学教材中的计算,水到渠成地实现启智目标。

珠心算练习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可按教学实际需要灵活机动地进行选择。就一节与珠心算有关联点的数学课来说,我们应从三个方面把握好练习点:首先是课堂开始应进行一些珠心算的基本练习,如数珠互译、定数多笔加减、听心算和听珠算、珠算趣味练习等。这里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节课都要将这些练习形式全部演绎一遍,而是根据每节课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选择1~2种相对应的练习形式,为接下来的正式课堂教学内容做一个预热。其次是新授课过程中的同步训练,即在对当堂课新授内容把握算理算法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拨珠训练、模拟拨珠和想象拨珠训练。此时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教学多媒体的作用,形象地演示拨珠过程,引导学生内化拨珠技巧,没有条件的学校也要相应地加强模拟拨珠和闭眼空拨等形式的练习。最后是课堂反馈时的巩固练习,这时可让学生按照教材要求进行笔算,再用珠心算方法验证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由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及时巩固、消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珠心算方法,逐步形成珠心算技能。

总之,珠心算与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整合教学的观念有利于真正落实课改理念,切实摆脱应试教育的羁绊,真正提升学生素质,培养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在珠心算与数学教材整合教学的过程中要体现灵活性、生动性、发展性、参与性等原则,引导学生在珠心算和教材内容有机整合的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优势,使珠心算和教材内容的学习相互促进和提升,始终保持珠心算在数学教学中的生命力。唯此,我们的教育教学才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课改理念。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重难点运算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有趣的运算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化学平衡重难点知识突破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