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文静
世界上有两种人,第一种人生占到95%,第二种人生是5%。大部分都是第一种人生,在电视和故事里看第二种人生。但如果你改变一下思维,成为一个勇于创新的人,当你成为那剩下的5%后,你会发现你的世界观彻底改变了。
环视一下你的四周,手机、台灯、避孕套、自拍神器……几乎所有东西都是创新的产物。人类的进化史就是一个创新迭代的过程,创新能量蕴藏在我们基因深处,人人都可以成为创新者。
香奈儿在女人都穿裙子的时代穿起了长裤。宝洁公司因为首创浮于水面的象牙香皂,首次在美国家喻户晓。创新成就了诸多商业神话,也让创新者的生活精彩而充满活力。创新绝非灵光乍现,而是不断采集思想火花并努力完善的艰苦过程。创新路径多种多样,但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种。
在《创新的十个面孔》一书中,人类学家和照料者都属于这类模式。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已经在各自领域积累起大量信息,却不囿于这些知识,抛开既有框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发现不足和变化。他们会在大量思考后,果断放弃垃圾想法,集中于那些具有数学中“简洁感”的想法,并努力加以完善。我把它称作用“第三只眼”看问题。
如果乔布斯最初按照诺基亚的样子做手机,我们今天便没有机会见到iphone。对企业创新者而言,要做的并非比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好一些,而是找到客户的真正需要。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可能是次要、不合常理的东西,也可能出乎意料,但找到这个触发点至关重要。用Tom Kelley的话说,这需要你收起怀疑主义,培养儿童般纯粹的好奇和开放心态。
在高级连锁酒店的发展过程中,从业者花费上世纪大部分时间,试图弄清一个今天看来很蠢的问题:酒店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床。国内著名的创业家、经济型连锁酒店如家和汉庭的创始人季琦曾说,他在创立品牌之初,只遵循三个服务原则:“睡好觉,洗好澡,上好网。”彼时同类酒店上网需收费,床品也很差。因为跳出了惯性思维,将焦点重新放在客户身上,所以他找到了创新的正确起点。新的连锁酒店大获成功。
今天大家都在说客户体验,我认为解决客户体验的关键是,发现不足且正确定义问题。举例来说,研究表明人们排队超过3分钟会出现转折点,之后的等待时间,感觉上比实际时间长,所以问题不是如何缩短等待时间,而是缩短感觉上的等待时间。海底捞在这方面成为优秀的创新者——推出在等待时免费美甲、娱乐的服务等,都是通过转移注意力,让顾客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如果你将资源和营销重点放在了错误的问题上,将无法得到正确的解决方法。定义问题的能力,需要“第三只眼”的深刻洞察和挖掘。
美国心流之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在著名的心流和创新心理学书籍《创造力》一书中提到,我们的思维有一个基线状态,叫做熵,这本来是一个物理概念,在心理学中表示系统不受外部干扰时,往内部最稳定状态发展的特性。代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省力,安逸的状态,它会破坏追求兴趣时需要的专注力。所以在培养创新习惯时,我们需要不懈努力,平衡两种相互矛盾的力量。
关于创新的另一个真相是,生活从不会万事俱备,我们总是处在一种匮乏中,不满和缺失,不公平和失望的感觉总是接踵而来。创造力为我们提供了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更多可能性的思维模式,帮助你跳脱惯常的能量循环,找出“惊喜的”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