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元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2016-12-14 11:50彭华燕
师道·教研 2016年7期
关键词:全班习作班级

彭华燕

一、评价形式多元,提高写作兴趣

口头评价。即施评者与受评者之间以面对面的口头交流形式,直接、直观、有效。比如,在评价学生习作过程中,当发现习作中的亮点或不足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或与其平等探讨。面对面的交流不但针对性强,可以指导学生掌握习作的方法和技巧,而且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鼓励和欣赏,从而大大激发起学生的写作热情。

书面评价。也就是我们经常采用的写评语的形式,便于系统地对学生习作进行评价。对学生的某一典型文章,改深改全改透,让学生知道一篇好作文到底是什么样子。

符号评价。较多被教师采用的是星级制,达到一定标准的给予其几颗星的奖励。也可采用动物符号制,按等级画上不同的动物简笔画。还可采用植物符号制,按个人喜好画上小花、小草或树木等。这样的评价方式适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有效地唤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施评者多元,增强写作信心

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应重在激励和诱导。如:“你的这篇文章能够紧紧抓住题目要求,扣住题眼叙述材料,字迹誊抄得也很工整。只是有的地方出现了个别错别字以及一两处不通顺的句子。这次老师帮你找了出来,相信下次你不会再让老师帮你这忙了吧?”这样的评价,表扬中又委婉地指出缺点,再加上激励的话语,相信学生的兴趣定会被调动起来,习作信心也一定会大大增强。

家长评价。家长是很好的评价资源,我们应将家长请进习作评价的体系中,因为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以通过评价这一途径,指导孩子构思选材,一对一地指导孩子修改。这样既拉近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又促进了家长对孩子习作的重视。孩子受到重视,自信心便会提高,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自我评价。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教是为了不教。”我们应特别注重学生本人自我评价的作用,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习作,掌握习作好坏的标准,从而提高习作的水平。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进行自我定位,施评者阅读并给予评价,学生对施评者的评价作出再评价,这样,逐渐形成一个评价链,最终达到叶老先生的“学是为了会学”的境界。

三、评价维度多元,提高写作水平

单一评价。有时,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对习作的评价可就某一方面进行,可以从内容上,也可以从形式上。这样目标集中,方向明确,要求具体,便于操作。比如,针对学生怕写作文的特点,提出一个要求:只要能写到400字,就算满分。而每超过100字则可得到5分的加分,又是对基础较好学生的一个鼓励。几次以后,多数学生不再为作文的字数而犯愁了。

综合评价。实践中,更多的还是采用综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可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作文大赛,如我们这里每年会举行一次“作文大王”杯作文比赛,还有一些社会性的作文比赛等,不论获奖与否,学生在比赛中都能得到锻炼,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成果展示多元,享受成功喜悦

全班朗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在班里当众读作文,是一种很高的荣誉。”可见,全班朗读既提高了朗读示范者的自信心,也增加了同学对他的欣赏度与模仿力。所以,每次习作后,可请上几个习作具有典型意义的同学上台,让他们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让他们成为班级明星,同学追逐的焦点。而对学困生,也可让他们把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地方——可以是一个优美的句子,可以是一个精彩片段,甚至是一个好词,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绘声绘色地说一说。

出版班报。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管建刚有一个做法非常好,就是办班级习作小报。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变成报纸或杂志上的铅字,哪怕班级出版的也一样。管建刚老师就是抓准了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开始帮扶着学生办班级习作报纸,在“全班总动员”的思想下,所有同学的习作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在选稿上,我们可灵活处理,既可选整篇稿,也可选优秀习作片断,让优秀生,习作后进生都有机会发表文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班总动员”。

教室张贴。要是觉得出版班报太费时费力,难以操作的话,那教室张贴是个不错的主意。可将学生的优秀习作、片段等让学生本人抄写在作文纸上,然后张贴在教室指定的位置上,全班同学都可前往观赏、阅读。

责任编辑 黄日暖

实习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全班习作班级
班级“四小怪”
原因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全班都“疯”了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全班发言最积极的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