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汶
近期,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向多家媒体表示,越来越多的德国企业向他抱怨中国保护主义日趋严重。他代表德方要求中国政府给予德国在华企业公平的竞争环境。
乍一看,一国大使维护本国企业利益无可厚非。但深究起来,这位大使的言论有不少并不符合事实甚至自相矛盾之处。
柯慕贤大使说,“在与德国企业交谈时,我们能感受到整体的情绪自去年以来已经改变,从非常乐观转变为更加谨慎。”不久前中国德国商会也发布调查报告称,2016年很可能是德企最为艰难的一年。在华德企投资意愿创下3年新低,利润增长也低于往年。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增速较往年有所放缓,部分企业投资意愿也出现了一些变化。但硬要把这些和“保护主义”挂钩,就难免牵强。同一份调查还显示,90%的受访企业都没有离开中国的打算。今年前9个月,德国在华投资增长了120%,大多数德国企业在华获得了长期利润,德国三大汽车厂商在华产销两旺,成为其总部的“印钞机”。这样的结果,恐怕很难得出中国商业环境出了大问题的结论。
柯慕贤还说,“不能继续接受双边投资‘单行道的状态,即德国在华投资极为受限,中国企业在德国却可以随便并购”。但事实是,目前在华德企共8000余家,累计投资超过600亿欧元。很难想象,德企如何在“极为受限”的条件下,实现如此高额的对华投资。与之相比,截至2016年3月底,经中国商务部批准的中国对德投资仅70亿美元,尚不到德国对华投资的15%,仅占外国在德国投资的0.3%。可以说,中德投资合作确实在很长时间里是“单行道”,但却是德国对华投资多,而中国对德投资很少。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今年以来中企对德国投资实现了较快增长。从促进中德经贸合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中德建立双向均衡的投资关系符合两国利益。但令人费解的是,中国对德投资刚刚起步,就在大使所言的“世界范围内对中国投资最开放”的德国市场遭遇到了限制。爱思强并购案被德方以“令人怀疑会影响德国军事安全”这样“莫须有”的理由叫停;据德国媒体透露,德国政府甚至还刻意推动欧盟制订为中国“量身打造”的投资法规,为中国企业赴德国和欧洲投资套上“紧箍咒”,这显然不利于中德两国经贸和投资合作的长期健康发展。
德国是全球最发达经济体的代表之一,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两者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但中国政府并没有把当前面临的经济转型期困难当成采取保护主义措施的借口,反而是迎难而上,坚持推进改革开放,为市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取得的进步也有目共睹。本届中国政府已取消和下放近千项审批权,把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由逐案审批改为备案管理。眼下,中国政府正在推广和试点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引资制度。这些都表明,中国不仅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而且开放的大门还会越来越大。
中德同为实体经济大国和出口大国,都主张贸易自由化,也是其主要受益者,双方理应携手合作,共同维护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体系,为当前复苏乏力的世界经济提供动力。如果中德间发生摩擦和冲突,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作者是国际问题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