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6-12-14 09:13:53武咏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双语机构

武咏梅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云南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双语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武咏梅

(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不仅关系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还涉及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通过对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25个有代表性的城乡幼儿园或学前双语教育培训机构的抽样调查,分析了学前双语教育的机构设置、教学态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学前双语教育机构人员自我评价及社会效益,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学前双语教育;教育质量;建议

一、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解决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冲突已成为各多民族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云南的25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随着各民族的交往与融合,在一些多民族聚焦区很多少数民族群众都使用多种语言,事实上非正规的双语教育在建国前就已经存在。随着全球化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云南的社会文化也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少数民族群众在力图融入当今主流社会、分享现代化社会文明成果的同时,又担心失去本民族的传统语言与文化,处于两难境地,因而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亟待探索研究的新问题。

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双语教育,尤其是移民儿童的学前双语教育习得,从教育学、心理学、社会语言学与文化人类学等不同学科视角进行了探索。国内学者的主要成就在于:从教育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和民族教育学的角度探讨了双语教育与双语教育的问题。以多元文化思想、第二语言学习规律和双语教育原理等理论为依据,具体分析了双语教育的实际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教育的问题。例如,强海燕论证了外语学习对幼儿社会性方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凸显了外语教学对儿童性格的影响,尤其是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外向型性格特征。[1]高一虹的研究表明,双语教育不仅不会影响儿童学习母语的能力,还有助于促进儿童交往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2]此外,陈红涛、万明钢、余强等学者,从国家政策和法律的角度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双语教育的重要性,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双语教育的有效路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多语转化、适合不同民族双语教材的编写等。

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国际全球化背景下研究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问题,从文化变迁的角度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进行解释,同时对学前双语教育发展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探求发展策略,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

对云南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昆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临沧市)的25个有代表性的城乡幼儿园或学前双语教育培训机构进行抽样调查,每个幼儿园或学前双语教育培训机构随机抽取10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在这25个幼儿园或学前双语教育培训机构随机抽取400名学生家长进行学前双语教育基本状况问卷调查。具体调查内容包括机构调查、幼儿园或学前双语教育培训机构教师调查、学生调查等。

(二)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收集到的幼儿园或学前双语教育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教师基本情况和学生满意度进行整理、编号、数据录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双语教育机构设置基本情况

1.创办主体情况

我国政府一直倡导“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多种形式发展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思路,鼓励不同形式的举办主体参与创建学前双语教育机构。2012年颁布的《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第3条明确规定:“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学前教育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原则,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的方针。鼓励、支持单位和个人依法举办学前教育机构或者为学前教育提供资助。”[3]

调查结果表明,在所有抽样调查的学前双语教育机构中,机构主办主体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社会力量已介入学前教育体系,其中以公办学前教育机构为主要创办主体,民营资本的创办主体仅占12%。

2.教育服务覆盖率

从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服务区域范围来看,所调查的25个机构的平均服务半径为1.43公里,其中服务半径最大的是昆明理工大学幼儿园(4公里),最小的是国营勐腊农场幼儿园(0.2公里)。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服务半径大致与人口的密度成正比,人口密度越大,服务半径越小,反之亦然。同时,25个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平均服务覆盖人口为0.23万人(见表1)。

表1 学前双语教育机构服务覆盖半径情况

3.工作人员的结构

由于云南省学前双语教育起步较晚,截至2013年底,全省幼儿园数为4768所,比2012年增加978所;教职工数为59613名,比2012年增加12612人,增长26.83%;专任教师数为35581名,比2012年增加6378名,增长21.84%。2013年全省学前毛入园率达48.95%,比2012年增长11.52%,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加快。但总体上看,学前教育是全省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不愿意去私立的学前双语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工作,更多的人力资源集中在公立幼儿园。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25个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在职在岗平均人数为9人,其中聘用人员的平均人数为12人。

(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1.教学内容

语言是幼儿将来能够顺利融入社会最重要、最基础的条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幼儿能够运用汉语进行表达和交际。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对幼儿双语教育的目标是明确的。他们认为,培养幼儿对汉语的兴趣和汉语的初步运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幼儿园双语教育应该培养幼儿对汉语的兴趣、运用汉语的能力和启蒙其多元文化的思维为宗旨。调查结果显示,在幼儿园教学中,日常用语、词语、句子、拼音及汉字的比例分别为79.38%,47.19%,36.68%,28.54%和21.78%。可见,在教师看来,幼儿学习汉语主要以口头语言为主。

2.教学方式

幼儿园双语教育的主要方式包括教师教学、游戏实践和模拟生活等,其中游戏活动作为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是幼儿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在幼儿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幼儿语言的发展创设条件、提供机会,让幼儿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获得语言的发展。调查显示,幼儿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是:示范模仿法、游戏法、儿歌唱诵法、表演法、练习法和讲授法。这些方法的使用率分别为:示范模仿法占77.45%、游戏法占71.46%、儿歌唱诵法占66.23%、表演法占45.37%、练习法占35.65%、讲授法占25.10%。

(三)学前双语教育机构人员自我评价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学前双语教育机构人员对学前双语教育发展的看法及其工作效率,本次调查从25个幼儿园或学前双语教育机构随机抽取了3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情况、学前双语教育工作情况、对学前双语教育工作所持有的态度以及对学前双语教育未来发展的观点等方面。

本次随机抽取的样本,男性7人,占23.3%,女性23人,占76.7%。从年龄结构来看,40岁以上的调查对象所占比例较大,占50%。目前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教师以经验丰富、工作年限较长的群体为主,年轻人相对较少。在所调查的教师中,学历以大专为主,占40%,中专学历或相应水平的占20%,本科以上学历只占7%,这说明学前双语教育机构教师的整体学历偏低,有待进一步提升。在被调查的工作人员中,30%的教师专业为幼教,30%为英语,而专业背景为儿童教育、教育管理的教师比例仅为6.7%和3.3%。在所有被调查的人员中,40%的工作人员的月收入低于2000元,月收入超过3000元以上的比例仅占20%,可见,学前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的整体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大约有50%的教师曾经想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具体的原因包括收入低、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没有发展前途等。

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办学成绩,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也得到了学生家长或领导的认可,这一点与公立学前双语教育工作人员的观点基本一致。在本次调查中,大部分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工作人员对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发展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22%的工作人员认为,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发展的困境在于政府财政投入不足,15%的人认为是缺乏技术指导,14%的人认为是专业人才紧缺。面对如何走出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发展困境这一问题,86.7%的工作人员认为应该提高技术水平,80%的人认为应该改善员工福利、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66.7%的人认为应该引进专业人才。

(四)学前双语教育的社会效益评价

学前双语教育的社会效益是影响学前双语教育机构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从服务消费者(本研究为学生家长)的角度进行考察。为此,本次调查在25个学前双语教育机构随机抽取了400名家长进行调查,最终收回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8.75%。

满意度是学前双语教育评价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及家长对学前双语教育教学的满意度直接反映出学前双语教育的质量及社会效益。调查结果显示,在所调查的385名学生家长中,对学前双语教育质量的综合满意度已达到53.1%,该数据表明云南省学前双语教育发展较为迅速,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还需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在就读满意程度方面,52.4%的学生家长表示“非常满意”,36.2%的学生家长表示“比较满意”;在接送时间方面,27%的学生家长表示“非常满意”;在服务态度、受尊重程度、交流沟通方面的满意度也相对较高。因此,由于学前双语教育机构通常设置于人口聚居区的中心位置,这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就读,为家长接送孩子缩短了时间,而且接送时与老师之间的熟悉程度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互动关系。

在设备设施、技术水平和就读安全性方面,学生家长对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仅有13.9%的学生家长表示“非常满意”,44.1%的学生家长表示“比较满意”;在技术水平方面,只有14.9%的学生家长表示“非常满意”;22.5%的学生家长对就读安全性表示“非常满意”。可见,学生家长对学前双语教育机构所提供的多元化教学还是不太放心,特别是私立幼儿园,这也说明我国城市的学前教育资源绝大部分集中于大型幼儿园或公办幼儿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学费方面,家长的满意度并不高,仅有14.2%的学生家长对学费价格表示“非常满意”,50.4%的学生家长表示“比较满意”。总体而言,学生家长对学前双语教育机构学费收费标准的认可度不高,应该进一步降低学前双语教育机构的就读成本。

四、研究启示

根据上述调查分析,笔者认为,云南省多民族地区的学前双语教育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1)对学前双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2)双语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3)缺乏符合云南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双语教材;(4)缺乏有效的政策配套与评估机制。基于现存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以期进一步促进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的发展。

第一,完善学前双语教育保障机制

制度建设是保障云南省学前双语教育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笔者建议完善以下保障机制:首先,明确地方政府在幼儿园双语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角色定位,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幼儿园发展思路,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幼儿园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其次,设立学前双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合理分担城镇公办三年制幼儿园成本;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针对孤残儿童实施普惠性教育。公共财政保障应涵盖学前两年双语教育。最后,完善督导评估学前双语教育工作的各项措施和标准,以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为主要方式,确保行之有效地发展学前双语教育。[4](P26-27)

第二,加强学前双语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云南省学前双语教师的后备力量不足,专业素养好、汉语水平高的年轻专业人才倾向于选择小学或相关事业单位。汉语水平欠佳,专业素养好的年轻教师,只有极少数愿意从事幼儿学前教育,目前从事幼儿教学的教师的汉语水平几乎都不足以胜任双语教育。

要改变这一境况,笔者认为,在职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在职教师的培训是提升幼儿园双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可采取校本培训、依托高校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的汉语口语训练,在口语水平得以提高的同时,接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幼儿园双语教师的汉语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提高双语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相关部门必须有序地、有计划地在云南省各个州市推进在职培训,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接受培训的教师可主辅兼修,在学好必修课程的同时,选修双语教师必备素养和能力的相关课程,使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

第三,强化双语教材和教辅资源建设

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是教学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和检测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以及保证达到教育目的的关键因素之一。教材的编写,除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族的优秀文化外,还应富含地区特色的文化,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类型和地方性知识,让学生感到教材并不脱离他们的生活实际,所学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有实用价值,以增强语言学习的生活适应性。其次,组建双语教材编写团队,除聘请基础教育专家、学科课程专家和双语教育专家外,还应聘请通晓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谙熟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和思维习惯的学者以及从事学前双语教育的一线教师参与编写。

第四,建立和完善学前双语教育的评价机制

目前,云南省幼儿园双语教育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各个州市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差异较大,甚至有些州市没有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因此,参照义务教育的教学评价体制形成适合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评价标准尤其重要,并且要区别于之前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幼儿园双语教育的评价应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三个方面入手,其中教学内容应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教学、普通话教学以及有条件的外语教学,教学手段应多元化,涵盖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教学效果评价应引入多元评价,包括同行教师听课评价、主管部门评价和学生家长评价,从而形成多元化评价机制。

[1]赵琳,强海燕.儿童早期第二语言侵入式教学与课程建构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2,(2).

[2]高一虹,等.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强度与自我认同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5).

[3]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云南省学前教育条例[S].2012.

[4]巴桑卓玛.西藏学前双语教育有关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责任编辑 徐彩玲)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 Ethnic Areas in Yunnan Province: the Status Quo and Solutions

WU Yongmei

(SchoolofEthnicCultures,YunnanMinzuUniversity,Kunming, 650221,YunnanProvince)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in ethnic areas is pivotal to the success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 and to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areas concerned as well. This paper surveys into twenty-five kindergartens and training institutions providing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where ethnic minority groups in Yunnan province inhabit. By conducting analysis into the structural establishment, attitude towards teaching, teaching content, pedagogy in relevant institutions together with the self-evaluation of the personnel and the embedded social benefits, insights have been shed with suggestions given.

preschool bilingual education; quality of education; suggestions

2016-07-22

武咏梅(1966―),女,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育。

G610

A

1671-7406(2016)10-0035-04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双语机构
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客户告知书)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1:50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7期)2014-09-29 06:19:50
快乐双语
新晨(2013年5期)2014-09-29 06: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