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6-12-14 09:26:10张凤玲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3期
关键词:心梗乙组甲组

张凤玲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 湖北 浠水 438200)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伴有明显的胸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等并发症。临床研究表明,对该病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可缩短对其进行抢救的时间,提高其生存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且其家属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在甲组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其年龄为41~80岁,平均年龄为(56.75±3.62)岁。在乙组中,有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31例,其年龄为42~83岁,平均年龄为(58.12±4.3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我院对甲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内容包括: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院前抢救、吸氧治疗和心电监护等。

1.2.2 我院对乙组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具体的方法是:①进行院前抢救:在接到患者(或其家属)的急救电话后,立即准备好相应的抢救物品,并在5分钟内出诊。到达现场后,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院前抢救,帮助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为其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使用相应的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并对其进行面罩吸氧。②进行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尽量收集患者的病史,询问其家属患者发病的具体过程。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救治。③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监视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注意观察其是否存在呼吸紧促、干咳、恶心、呕吐等症状。对于出现呕吐症状的患者,要及时清理其口腔和鼻腔中的呕吐物,以免使其发生窒息。另外,在为患者用药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其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发现其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对其进行处理。④进行转运护理:在对患者进行转运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平稳,切勿使患者发生颠簸。同时,及时联系院内的相关科室,通知这些科室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检查设备和手术设备,从而提高抢救的效率。⑤进行院内护理:在患者进入医院后,要在1分钟内完成急诊分诊工作。同时,为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并立刻通知医生采取抢救措施。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进行急诊分诊的时间、在急诊室外停留的时间及对其进行抢救的时间。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卧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心梗的院内复发率。③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④我院使用自制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患者家属的得分超过8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得分为61~8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比较满意,得分低于60分表示其对护理服务不满意[1]。总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进行急诊分诊的时间、在急诊室外停留的时间及进行急救时间的比较

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进行急诊分诊的时间、在急诊室外停留的时间及进行抢救的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进行急诊分诊的时间、在急诊室外停留的时间及进行急救时间的比较 (min)

2.2 两组患者卧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心梗院内复发率的比较

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卧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其心梗的院内复发率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卧床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心梗院内复发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者死亡率的比较

经过护理后,乙组中有4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死亡率为6.67%;甲组中有16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其死亡率为26.67%。乙组患者的死亡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6.67%(58/60),甲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78.33%(47/60)。乙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家属,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及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临床研究表明,对该病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提高其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对该病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效果较好,可缩短对其进行抢救的时间,提高其生存率。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乙组患者进行急诊分诊的时间、在急诊室外停留的时间、进行抢救的时间、卧床的时间及其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心梗的院内复发率及其死亡率均明显低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患者家属,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缩短对其进行抢救的时间,提高其生存率,且能提高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心梗乙组甲组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8:00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心梗突发的九大不典型“求救信号”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诱发“心梗”的10个危险行为
祝您健康(2019年10期)2019-10-18 01:29:28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在急性心梗中预测死亡风险的临床意义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棋艺(2014年1期)2014-05-20 02:01:25
谁的力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