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一曲遗苏韵

2016-12-14 06:41丁云
现代苏州 2016年34期
关键词:蒙皮二胡师傅

记者 丁云

二胡一曲遗苏韵

记者丁云

二胡就靠一张皮

苏州民乐厂的体制改了,但据说环境、模样几十年没变。

耳边尽是隔壁车间机器切割板料的声音,听得人很烦躁。二胡车间里,出产着全国最有名的二胡,里面是几位尽受中国最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信任的制琴师傅。每一个人又很淡然,灯光下,听着喜欢听的音乐,专注于自己手上。

木工基磐

二胡由一个琴筒,一块琴托,一根琴杆,两根琴轴,再加上一把琴弓组成。核心部位是那只琴筒,由六块木板拼成的六角形音筒,一侧蒙着一块蟒蛇皮,一侧嵌一块音窗。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之后请专家调音、鉴定。

用材不同,音质、音色就不同。选木最好的用材是老红木。

同一种木料,使用时也要斟酌。木纹要直,没有节疤,没有腐朽。琴筒的六块板料敲打时,声音清脆,有金属声,六块板的声音近似,颜色一致。据说,琴的每根琴弦拉力达25公斤左右,如果负担不起这些拉力,琴杆会弯曲,影响发音和使用。

琴筒是发音的主体,制作要求很高。虽然每个部位都有确切的数据。然而,掌握数据不代表就能制作出一件乐器。如果仅仅是尺寸,似乎木匠也能做到。

但六角形得绝对是正六角形,六块板头,木料绝对干燥,长度、厚度、斜面角度、内膛弧度、坡度等,非常精确。最后胶合,严密无缝。这些,不单涉及到了造型的美观,也关系到发音。拼贴松紧不一,震动就出问题。

音筒一侧是蟒皮,另一侧是音窗,也叫花板,一层黄杨木加一层红木拼贴而成,镂空的。黄杨木为好看,红木为牢固。单一木质的花板,易翘,不容易定型。所以两层木质粘贴时,木纹要成十字贴。镂空保留部分占整个花窗表面积30%发音最理想的。苏州二胡的音窗是有代表性的梅花图案。

做好的音筒,面上带有古典、细腻的润滑感,内里几道缓缓的跌宕起伏,称凹镗。音筒最后被蟒皮和音窗封闭,但内有“沟壑”。乐器之精美,最终,会通过声音来表达。

苏州民乐厂的车间里,出产着全国最有名的二胡。图为周根虎

鞔皮定音

制作二胡的关键是鞔皮,事关音色、音质、音量、灵敏度,凭的是师傅的经验。皮质跟木料都有差别,自然之物,有天然的肌理。不同或不均匀的属性、质地、密度决定了不同的效果,最后只能靠人来弥补。

上乘的二胡,精中之精在那层皮膜。蟒皮有大,有小;有雄、有雌;有病死剥皮的,有打死剥皮的;有病和无病的;有刚脱皮的,有快要脱皮的;皮有厚,有薄。一条蛇,皮从头到尾都不一样。选蟒蛇皮,要健康结实,色泽鲜明,弹性好,棱格分明清爽的,

现在厂里用的蛇,长度一般在4.5米以上。蛇各个部位的皮,弹性不一样。腹部张力惊人,没法制琴。制琴只取蛇肉团,即肛门上部那块,没那么夸张的收缩性,也是整张皮中最好的部分。但即便没有太夸张的怪纹,要取到六块琴皮,几乎没可能,除非那条蛇长得异常标致,花纹齐整。内行先听声音,外行首挑外观。所以裁剪时,也要稍带比划一下,尽量把蛇纹取好看些。

蟒皮泡柔软,把蛇肉全部铲干净,留下蛇皮之后,要铲皮。皮不能铲破,里面不同伸缩度的纤维全部铲松,之后把水沁进去,整张皮就会全部舒展开,像活着的时候一样恢复弹性。所以,皮要不断上水,刮水,直到水吃透,泛白。如果皮质有问题,一个地方不震动,出来的声音就会有区别。

铲皮之后是套皮。套皮就是按照音筒形状,对蟒皮进行拉伸、定型。没有经过这个过程,皮膜在一段时间后会塌软,影响声音。而师傅们会知道那张皮的张力,皮得绷到多少松紧度才行。关键是六个角的力度要控制得相同,均衡,不匀就调,或松或紧,不断调整。如果有一个角不匀,后面就没法调音。

皮的拉伸是无法做到一步到位的,所以套皮要反复几次。过去买蟒皮讲一条蟒皮多少,现在变成一平方多少。为了多赚,皮商在扒皮前打气,尽量撑大面积。对于套皮这道工序,等同于拉伸了一次。

待到基本伸缩定型,师傅们用手指敲击皮膜,听到某种期待,结束套皮,继而转至下一步,蒙皮。

蒙皮费心

要学会蒙皮,不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一靠感觉,二赖听觉。

从模子上拆解下来的皮子要吃水后弄软,干燥到什么程度开始蒙,由师傅们掌握。所谓含水不超过10度,对他们并没有参考价值,他们拉一拉就清楚了。

烫皮有温度。标准是60度左右。烙铁太烫,皮会被烫僵。准备好烙铁,下水时嘶啦一声,又是经验,师傅们听得出温度。音筒上涂胶水。皮蒙到音筒上,烙铁六条边走一圈,将胶化开,把皮烫服帖,皮膜上的蜡被烫匀,皮锃亮。

制琴不光是手上活,挖精气神儿。

蒙皮前,音筒内部要保存光洁。师傅们会用锉刀将里面全部再打磨一遍,板刷刷,软布擦干净。如果有灰尘附着在蟒皮上,颜色马上会变脏,泡不白。所以,脏手不碰里面的东西,一旁放一盆水,一直洗手。

蒙皮时精神高度集中。时间一久,人的疲劳感会令集中度下降,听觉的敏锐度随之下降,再捎带一旁有杂声,手指敲打皮膜听音时,就可能影响水准。蒙皮一天,手还要用力道。非常吃力。

一旦蒙皮失败,只能换新皮,重套,重蒙。原本的皮降档,改机器上蒙,没法再手工。而上了机器,六只角下去的力度就没法掌控了,也就无法保证声音的好坏。所以机器不如人工。

此外,音筒木料达不到干燥度,产生收缩,皮膜也会塌。在黄梅季节,搁了几十年的老木料都会超标,这时,只有靠师傅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制作音筒,半个月到半年之间,彻底收缩定型后,再蒙皮。但天气潮湿时,他们尽量不做,以防蛇皮臭掉。

蒙皮之后,沿皮周围还镶嵌一条白色的赛璐璐片。这样,弓的内弦、外弦就不容易蹭到、拉穿皮。二胡就是一张皮。

琴心正中

制作二胡还有一大步骤,装配,关系到平衡和上下把位,发音平衡。

琴杆穿过音筒,下面还有一块琴托,一杆到底卡住,纹丝不动,没有丝毫细缝,不需要用胶水,怎么用力甩,都甩不掉。活做得不好,托板拿走,音筒就靠弦吊在琴杆上的,这就不能再叫手艺。

有一个细节,师傅用油性足的肥皂涂抹在琴杆上,穿过洞口,观察浮上来的皂屑,以此慢慢调整孔的大小。这是细工。所以,扎实的木工活还是基本。现代二胡,要求琴的中心位置一定要正。

旧时代制二胡是真正纯手工制作,包括了开料、配料,木工活是绝比不上现代有机器辅助的。套皮、蒙皮技艺,也比不得现在。拉琴的人水平不如今夕。现代演奏家以二胡作曲,对音域要求很宽,转而对制琴要求更高;习琴人数量增多后,水平也不断提升。所以,二胡也一直处于不断的革新中,表现在外观上,比方现在的音筒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稍微大一些。

此外,二胡还有一些其他部分,琴弦、琴弓之类非关键部位,都已不在厂里制作。

猜你喜欢
蒙皮二胡师傅
二胡奏出精彩人生
诗韵二胡,国乐传承
师傅开快点儿/你笑起来真好看
运载火箭框桁蒙皮结构铆接壳段多余物分析与控制
金属加筋壁板蒙皮有效宽度分析方法
思乡(二胡短曲)
飞机蒙皮上的幽默
只会一种
只会一种
小议二胡艺术改良创新下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