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汇——食尖上的新加坡

2016-12-14 08:14撰文何晓玲
浙江林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新加坡

◇撰文//何晓玲

万国汇——食尖上的新加坡

◇撰文//何晓玲

都说新加坡地方小。但没想到的是,去新加坡做了一次客,竟让我们在这个弹丸的小地方,意外地饱享到了大口福。

到家的第一顿早餐,便同时尝到了七八种来自不同国家的食品。有泰国大米、印尼番薯、澳洲牛奶、菲律宾香蕉、马来西亚菠萝,就连鸡蛋、豆浆都不是本地的产物。想来也是,新加坡本来就是个城市化国家,几乎没有农业、林业、牧业和其他副业,基本都靠进口。只是不太好理解的是,新加坡四面环海,却连正式的渔业也没有,据说是成本太高、近海资源也匮乏的缘故。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又接连品尝到了各国的特产,如印度煎饼和咖喱牛肉,美国苹果和橙子,泰国椰子及芒果,当然少不了还有水果之王榴莲,样样都是品质俱佳。最过瘾的是饱享了两餐斯里兰卡大螃蟹,大的每只足有几公斤重,真是肥美,最受欢迎的是咖喱口味和辣椒口味,我们有幸都作了品尝,两顿“霸王餐”着实让味蕾绽放。这样看来,惟有新加坡人最饱有口福。

新加坡的特色食府和饮食街很多,光从店面就可以看到有不少英式、法式、意大利式的西餐店和日本料理、韩国泡菜等亚洲菜肴,可谓应有尽有。当然,能吃到最多的还要数中国餐饮,不光蔬菜主要来自中国,如上海的青菜、青岛的黄瓜等,最丰富的还是中国各地的各色小吃。在位于牛车水的响当当麦斯威食府,我们特地前去一家小有名气的“天天海南鸡饭”店铺品尝这种很大众化的饭食。正如预先了解的那样,也许是应了“天天”的名,也许是人云亦云,有点“杭儿风”的心理,当我们到那里的时候,尽管已过了正饭点,但仍看到长长的队阵,据说天天如此。品尝结果,倒是真觉得价廉物美,鲜美的鸡汁配上泰国米饭,香糯益彰;大盘鸡则幼滑、鲜嫩,口感极好。其实顾名思义,这就是我们海南、广东一带的家常饭食,如同其他小吃一样,各有特色罢了。

环顾食府四周,还可以看到各色店铺的招牌,规格统一,四川、福建、北京、山东,东西南北的都有。当然还有印度、越南等国的小吃,总共有100多个摊位。场地就像我们的大食堂,无论买哪家的餐食,都可随意落座,自助用餐。虽然条件简陋,但管理非常有序,也少有蚊子、苍蝇侵扰,这在常年潮湿、闷热的新加坡实在难得。只是令人费解的是,仔细观察,食府里清扫、打理的伙计,多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的真可谓“老态龙钟”,看了实在有点让人不忍。据说因为新加坡老龄化较严重,老人们再就业一方面是以此来打发时光,另一方面多少也为自己增加点收入,这倒是有点像日本的情形。

新加坡的国际化特征不仅见于饮食上,还体现在方方面面。由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联结欧亚的桥梁和枢纽。它是全世界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可供近70家国际航空公司客机起落的机场。在我们东西南北环岛观光的任何一个海域,都能看到停泊和行驶着的大大小小船只,一派繁忙景象。运输交易的产品主要有有色金属、石油、食品、香料及咖啡等。在离机场不远的海边休憩,每不到5分钟就会有各国航空公司的飞机从头顶飞过,因为在机场附近,所以用肉眼就能看出机身上的明显标识。新加坡也是世界各大银行聚集的金融中心,包括美国银行、荷兰银行、德国银行、东京银行,还有中国银行等,皆以先进的通讯设备联络全球各地的商品、股票及外汇交易中心。到新加坡的第一站,我们站在高楼林立的滨海中心广场,环顾四周,一眼望去,就能看到各大国际银行的明显招牌和大楼,鳞次栉比。此外,在新加坡连节日都荟萃了东西方各民族的文化,正式的节日就有中国的春节,印度的屠妖节,兴都教的大宝森节,回回教的开斋节,西方的圣诞节等等。官方认可的语言也有4种:英语、华语、马来语和源自印度的泰米尔语,俨然是个世界大家庭。

新加坡不仅面积小,而且很年轻,去年才刚刚举行过建国50周年国庆,但新加坡的发展却令人瞩目,实属不易。细想一下,正是因为小,缺少资源和资本,才使得它客观上对外的依存度极高,极需外力的支持;也因此倒逼出主观上必须选择包容、开放的心态和方略,从而集聚起各国之力,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这也正好验证了辩证法的思想,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优劣可以转换、长短可以互补。

万国汇,新加坡恰是以己之短,换得了优于别国的发展之长。

猜你喜欢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财长或成接班人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在新加坡乘公交车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