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摘 要:音乐教师从个性化的作品、知识内容丰富的教材中提炼出知识精华,再将自己对教材
的个性理解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课堂教学设计,通过课堂舞台,展示教师的个性化,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关键词:个性化音乐教学;音乐技能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195-01
个性化教学理论认为“个性化是先天在生理、心理上被约定了的,并且必然会以精神的方式把自己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趋向性,个性化教学就是“使教学适应个体个性化的自然需要”,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其实质使是促进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艺术学科富有人文性,也是最具个性化的。教师如果个性化强,能够有意识的追求教学艺术化,就会使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
一、教师的个性,是个性化音乐技能课教学的基础
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爱弥儿》)有个性才会产生教育的艺术。音乐类课程教学同样讲究艺术,音乐教师要从个性化的作品、知识内容丰富的教材中提炼出知识精华,再将自己对教材的个性理解与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相融合,形成课堂教学设计,这就是个性艺术化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有健全的个性,能正视现实,有责任感,富有创新开拓的精神。天性的幽默、诙谐的个性有利于创设良好的音乐教学的课堂氛围。而教师的语言简洁、生动、有魅力,能产生话剧语言的效果,随时让学生进入你的教学意境中去,欲罢不能。这样的范例很多,如魏书生的“六步课堂教学”、钱梦龙的“三主、四式、六步”教学、洪镇涛的语感教学等,都充分展现了其教学的个性。那怎样才能形成教学个性呢?
二、目标的确定,是个性化音乐技能课教学的突破口
学生有学生的差异,老师有老师的个性特长。在设计教学思路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老师不是“传声筒”,而是“解惑”的启发人。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一)问题分层
依据教学目标兼顾各层次的学生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师提供给学生知识的时机、多少、难易方式等就是一门非常巧妙的艺术。如在教授《刘三姐主题幻想曲》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品味乐曲的意境,当然首先要学生弄懂理解这首乐曲谱面交代的意思,就有这样几个问题:A 如何描写刘三姐主体人物――分层;B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写――情感,C抓住什么特点来写――审美情趣;D如何理解作者的生活理想等等,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角度更深层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既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包含有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教师将这些问题分层、分时机、分方式提供给学生就体现着教学个性。
(二)找准切入点
教学过程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深化,循序渐进。在遵循这一规律的前提下,教学个性可以百花齐放,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思路,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悲怆》这首乐曲的教学,按照传统的教学是从曲式结构入手,从技法技巧要领入手,体会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教育往往是教师容易忽略的地方,怎样打破传统的教学,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在备课中我参看了大量的有关资料,特别是作者的生平。发觉作者本人的曲折遭遇是情感的出发点,从这里为切入点比较容易。于是我印发了资料让学生了解,对照曲谱来看。在教学设计上,采用话题讨论的形式。以作者的生平为线索,让学生来讨论不同时期的归有光,他的遭遇,他的情感变化,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各抒己见,互相启发。给学生在讲贝多芬奏鸣曲《悲怆》时,我先让学生了解背景,解决谱面给出的信息,抓住旋律线条,把这条线索联系起来的事物——当时贝多芬正遭受着耳聋的厄运,生活如此对待一位音乐大师,命运的不公平,内心的痛苦,无人能知,生活的悲惨让人痛不欲生。从音乐、从背景、从景物描写,从人物的一言一行来加以分析,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中去,反复地品味,真正挖掘出小说内在的社会意义,从而获得更多的感受和更深的体会。
三、情感的投入,是个性化音乐教学的动力
情感是音乐教学的艺术之魂,没有情感就没有个性。个性化的音乐教学艺术,教学上要“运其才智,相机诱导,体悟传神,发展个性”。就是运用教师的才智,发展学生的才智,以个性培养个性,以情感增进情感,从而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个性。有个性的音乐教师,往往能对音乐教学倾注深厚的情感,做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这就要求:
1.教师要做好示范、表情、姿态、手势为一体,将自己体验到的情感传递给学生,进行心灵的接触,以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产生课堂情感效应。
2.随时注重情感的调动,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学习《松花江上》这首乐曲的时候,我以一个抗日普通老百姓的身份来引导大家,学到优美之处,要学生进行描绘,当场演唱《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引发学生的诗情,随后又有两名学生起来演唱。以此对日寇军队愤慨,对抗日救国情绪的渲染做好铺垫。
3.注意运用多样化教学的情感功能。对课件制作、幻灯片放映,录音、录像带播放等媒体有选择的加以运用,力求以“形象感目”、以“音美感耳”,从而实现情感教育。如我们在“感悟生活”的音乐课上,播放了大自然的动态景观,电影《泰台尼克》的灾难场面,人与人之间的感动时刻,使很多学生流下了眼泪。
四、民主和多样,是个性化音乐教学的体现
教育民主的本质在于为受教育者提供适合其个人特点的教育,让其充分、和谐、自由的发展。教师要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在课堂上可采取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甚至课堂演讲、辩论等形式展开师生的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构建良好的教学情景。在《钢琴艺术进社区》的音乐文化活动中,我们采取了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就“钢琴艺术的成长”“钢琴艺术的发展”“钢琴艺术的未来”师生之间展开了交流、讨论。学生们热情高涨,在网上查阅资料,写读书心得,办小组报,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并结合自身体验来谈,感触颇深。有的学生还改编了《十年》这首歌曲,来述说钢琴艺术近十年的变化,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全体发展。
个性化教育还体现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上。音乐教师应当自觉的追求一种“教无定法,常教常新”的情感境界,敢于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不断超越教育界前辈、超越自我。课堂上,允许多种答案并存,让音乐课有“不同声音”,让学生在课堂上弘扬自我,让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以撞击出个性的火花。在技能技巧的训练课上,我精选了一些趣味性强有富有哲理的文章作为材料引出话题让学生来讨论。如用博迪左眼“写书”故事来讨论“勇气的力量”,学生反映热烈,有的从失败者的角度来说,有的从鼓励产生勇气的角度来说,还有的从战胜困难要有毅力的角度来说,开阔了大家的视野,训练了思维。
当然,展示教师个性的舞台不只一个,而教学个性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积累,探索和创新,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更应该“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音乐课程”, 应拓宽音乐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艺术实践能力。让我们把音乐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吸取精华,去其糟粕,让学生像爱看电影一样爱上音乐!
音乐是人生阅历、人生体验的浓缩,是学生心灵的映照,学习音乐实际上就是在学人生,学做人。生活处处皆音乐,为有源头活水来,让生活走进我们的音乐课堂,改变了只有课本才是唯一学习途径的看法,诱发了学生情感,让学生在自我感受、合作讨论中学习音乐,自读自悟的能力,同时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做事,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曾田力.影视剧音乐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孙立.影视动画视听语言[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