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纵深发展,中学语文教学也一直发生着变化,但是就实际的语文教学来说,受应试教育影响,课堂教学仍然存在着枯燥、单一的现象。尤其中学语文逐渐涉及的小说、戏曲、文言文,等等,篇幅长,内容多,学生学习兴趣匮乏,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和素养。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手段,能够将传统的语文内容转化成为立体的形式,且表现形式多样,如话剧、小品等,很受学生的喜爱,教师合理地运用能够颠覆中学语文现在的教学现象,从根本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关键词]课本剧 中学语文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00012
2011 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课本剧作为一种实践性的教学手段,是对阅读文本内容的一种新颖改编,融合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沟通和交流能力、想象能力,等等,有助于从基础强化和发展学生,从而促使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质的飞跃。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粗略地谈一下课本剧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课本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改一直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凸显,而这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兴趣问题。课本剧作为一种新颖的、立体的表演形式很受学生的喜欢,不少学生从网上下载相关的影视剧来观看。鉴于此,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将阅读文本内容改编成为剧本,吸引学生来参与。从剧本改编到舞台布局、到人物选择、到排练、到演出,一切都让学生做主,让学生真正地感受语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
如:在学习《包拯》一课时,学生对于这个电视剧以及里边相关的故事,如,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真假包公等都有所了解,但是面对文言文,学生更多的是畏难情绪。对此,笔者鼓励学生将其改编成为剧本,以剧本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从中感受乐趣,潜移默化地掌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等。
二、运用课本剧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
《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的是侧重阅读和写作训练,忽略了学生的听和说,这是不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形成的。加之,素质教育的融合,还应该培养中学生想象、创新、实践等能力,单一的讲解很难实现这个。而此时课本剧就是一个很好的辅助教学手段,一方面它需要学生对阅读文本内容进行改编,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统筹规划和安排,并进行表演。整个过程需要学生有着较强的想象力、创造力、阅读鉴赏力、组织表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合作和交流能力,等等,同时学生自然地也就练习了听和说。教师合理地运用课本剧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技能形成,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如,在学习《愚公移山》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由组合,自主将其改编成为剧本。在设计和编排过程中,学生对材料的使用进行了大胆的想象,有的学生运用多媒体呈现立体效果图,有的学生则运用教室的桌椅叠加成两座大山。在台词对练过程中,学生细致地分析阅读文本内容,运用眼神、动作、语气等来展示人物形象等。尤其,对于愚公的子孙轮内容,学生还配以愚公想象的图片等等,动作加视频,强化展示效果。最后,再配以江涛的《愚公移山》歌曲,完美谢幕。整个过程以教师为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在促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打练和开发了学生的技能。
三、运用课本剧升华学生的人格素养
中学生正是塑造人格的重要时期,中学语文可谓是渗透素质教育以及强化学生人格素养的源泉。课本剧形式新颖,行动力强,很受中学生的喜爱,他们对于课本剧的编写和表演都投注了全身的能量。学生为了很好地表演会主动地去探究,研究人物形象,让自我与人物进行灵魂的合体,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文本展示的核心内容学生都能够亲身的体验和感悟,学生自我的心灵都能受到有效感染,这久而久之就影响了学生人格素养的塑造。对此,笔者在教学中借助课本剧有意识地塑造学生的人格,升华中学语文教学。
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中学生本身热情澎湃,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对于文本中人物形象难以把控,笔者就让学生去了解故事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将其与我国的“抗日战争”相联系,激发学生潜在的热情,进而通过表演去演绎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产生自我心灵的碰击,强化自我的爱国情怀。笔者趁势引导学生反思自我,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生活态度,明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总之,课本剧是实践性的教学手段,能够将阅读文本以立体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让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很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进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一方面深入感悟阅读文本,另一方面也强化和锻炼了自我的语文综合技能和素养,一举多得,更为传统的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研究和探讨。
(责任编辑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