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腾文化对巴楚美术的影响

2016-12-13 19:50李俏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楚文化图腾内涵

李俏

摘   要:图腾文化与宗教信仰为巴楚美术的传承提供了意识形态、 器物与制度上传承的记忆与表达, 赋予图腾文化与宗教内涵的巴楚美术传承本质是权力和义务的传递, 具有社会强制性。赋予图腾与宗教内涵的文化传承是民族性格的重塑和民族意识的积累,构成了民族认同感的内核;赋予图腾文化内涵的巴楚美术传承过程的本质是纵向巴楚美术基因的复制与重组。

关键词:图腾文化; 巴楚美术

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2-0009-02

巴楚是一个内涵复杂的现象 ,不可作单一文化和地域的理解。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认识 ,作为地域名称 ,巴楚的内涵相当丰富 ,包容面相当广阔。由于古代以川东鄂西为中心 ,北达陕西汉中 ,包有汉水上游西部地区和嘉陵江以东地区 ,南极黔涪之地 ,包有黔中和湘西地区在内的一大片连续广袤的地域通称为巴 ,所以古代居息繁衍在这片地域内的各个古族也就通称为巴楚 ,并由此派生出巴楚人、巴族、巴国、巴文化等概念。从这个意义上看 ,巴这个名称包有地、人、族、国、文化等多层次的复杂内涵 ,是一个复合性概念。 因此 ,要深入研究巴文化 ,必须首先从它的内涵入手 ,对它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 ,否则就没有讨论的共同基础。 对于巴楚文化研究来说也是如此 ,如果没有认清巴楚文化的内涵 ,那么巴楚美术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一、巴楚美术与图腾文化的本源

“非巴非楚,亦巴亦楚”是学界对巴楚文化的精辟概括。战国以前,巴文化和楚文化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圈 ,这两种文化是经过长时间相互渗透、覆盖、吸收与混融 ,形成一种既非纯粹的“巴”,亦非纯粹的“楚”的文化形态。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此消彼长 ,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两种文化在混融时所占的比例大小不同。巴、楚在西周时代均为周之南国 ,但在两国之间分布着大批百濮群落。到两周之际 ,由于濮的衰落和大批人口的远徙,给巴、楚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春之时期,巴国也积极向外扩张 ,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从《左传》桓公九年(公元前 703年 )所载巴、楚联师伐邓一役可以看出 ,巴楚联盟已经形成。这种源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联合 ,自然也会促使二者文化上的交流。

图腾与宗教在人类生活早期的远古时代,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精神寄托,为人类社会的秩序建立与调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图腾与宗教在文化生成机制( 自然、社会和心理环境)和社会运行机制(传统力量、思维定势和社会结构)的双重作用下,用于祭祀和娱神的舞蹈和竞技项目赋予了特殊的宗教仪式和图腾崇拜元素,形成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文化内核,这种最初建立在图腾与宗教基础之上的仪式经历了传承 → 整合 →再传承的纵向过程之后成为了代表一个族群性格与基因特征的写意符号。也成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价值认同和心理力量。韦伯认为“ 每一项伟大事业的背后, 都必然会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在这种精神力量的背后一定与该项事业的社会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是什么力量能够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以世代传承呢?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阐释,以期为进一步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巴楚美术与图腾文化的互渗

所谓巴楚美术 ,是长江三峡川东鄂西之间的地域文化的总称。巴楚地 ,是一个地域概念 ,它并不标志族属 ,也不代表政体和文化系统 ,凡在这个地域范围内的古文化 ,均可统称为巴楚地文化 ,或其中的一员。史籍称长江三峡川东鄂西之交的地区为“巴楚”,如《山海经· 海内经》等 ,均是指其地域名称 ,不是指族别和族称。至于为什么把这片地域称为“巴楚” ,则有草名、蛇称、江山之形等多种说法 ,迄无定论。但不管怎样 ,“巴楚”作为地域名称是没有歧义的 ,通常所说古代“巴楚人”,也是泛指居于这个称为“巴楚”的地域范围内的人 ,而无须考虑其具体族别。从巴楚美术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 ,巴楚美术不是巴文化和楚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叠加,“巴楚美术从来是巴楚二元复合的文化实体。复合 ,始则耦合,继而融合”。这种“融合”使得巴、楚民族的许多文化因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而形成了极具民族特性的文化样式。巴楚美术的民族特性主要表现在神秘的浪漫性,一定的民族独立性及浓郁的悲剧精神。种民族特性相互作用 ,既丰富了巴楚美术的内容及精神特质 ,也为中华民族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图腾文化在人类学学者常将文化从外至内分为三层: 表层的物质文化,中间层的制度文化和核心层的精神文化,并认为三个层次的文化事项变迁速度不一。按照从外至内的顺序,文化变迁速度逐渐变慢,最易改变的是表层文化中的服饰、民居等物质文化事项,而最难改变的则是核心层的民族精神及宗教信仰等文化事项。图腾文化作为精神文化的核心文化因子,是承载族群成员对祖先的想象和追忆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凝聚族群、划分族群边界等功能,变迁速度极为缓慢。但是我们通过考巴楚文化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文献、族谱、祖图等资料,发现巴楚文化随着图腾文化迁徙速度加快—与汉族杂居程度越深,图腾文化的变迁速度越快。至此,我们得出结论: 曾经在巴楚文化区分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图腾文化,在当代的民族识别和民族认同中已经地位不再了。民族识别的原则已经日趋灵活和多样化,这一趋势将有助于解决我国遗留下来的“未识别”人群的民族身份确认中遭遇的难题。

三、巴楚美术与图腾文化的融合

在巴楚美术、图腾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之中 ,巴楚之间风俗和精神文化的互融,则是巴楚文化形成的最为重要也是最深层次的原因。巴楚美术表现出明显的“巫鬼崇拜”,这种巫鬼文化“兴起于巫巴之地 ,而后东出三峡 ,滥觞于江汉之间和沅湘之间。”《汉书· 地理志》载: “ (楚 )信巫鬼 ,重淫祀”。这种“信巫鬼”之说,就来源于巴文化对楚文化的熏染 ,以致成为巴楚美术的精髓和底蕴。作为精神文化方面的巴民族的歌舞祭仪 ,也有很多为楚文化所吸收。

巴楚美术、图腾文化的融合,不仅体现在政治、军事、民俗及精神文化方面,还体现在楚文学特别是楚辞之中。屈原所作《九歌》 ,既是在巴巫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 ,也是巴巫文化的反映和写照。王逸是说《九歌》原是流传于江南楚地的民间祭歌,屈原加以改造而保留下来。从现存的《九歌》来看,其创作素材大多源于巴巫文化中的祭神乐歌。不仅如此 ,在当今鄂西南土家族跳丧中还存有《九歌》的遗响,跳丧的舞蹈动作更是融合了巴人白虎崇拜和楚人凤凰崇拜的因子 ,如“猛虎下山”和“凤凰展翅”等动作。可见,战国时期,巴楚文化与图腾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已逐渐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它们在长期的交流过程中,相互“交错、交缠、互渗、互补 ,难分难解”。至此,一种“非巴非楚,亦巴亦楚”的新的美术形式与图腾文化样式成型。

四、结语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创造了博大精深且风格迥异的文化系统,这些文化构成了不同族群独特的写意符号,图腾文化作为人类文化庞大体系中的子系统,在巴楚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特殊的作用,其本质已经超过表面上的形式,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是民族的价值认同和民族精神的纵向复制。

★基金项目:2015年湖北省部级科研机构发布的开放基金“巴楚美术的图腾文化研究”课题论文, 项目编号2015KF23。

参考文献:

[1]顾军.图腾的功能与图腾崇拜[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01).

[2]廖杨.图腾崇拜与原始宗教的起源[J].广西民族研究,1998(01).

[3]鄢维新.巴楚文化: 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01).

猜你喜欢
楚文化图腾内涵
湘楚文化之杨家将与太极起源
《这条比较傻》等
再来一瓶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关注食品安全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有理数的数学内涵
浅谈楚文化中漆器图形纹样
浅析楚文化中的丝绸植物纹样
沐浴喷头坏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