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薛万博
点亮大山里的脱贫希望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旅游助力扶贫”采访掠影
□本刊记者/薛万博
随着一只举无世双的“中国天眼”在平塘的巨大天坑中睁开,一幢幢高楼在平塘的高原上相继拔地而起,一幅幅承载着乡愁的民族风俗画卷徐徐展开,一批批兴致勃勃的游客接踵而至……
11月上旬,在贵州召开的全国党刊年会期间,本刊记者随与会人员参加了全国党刊“聚焦贵州·走进平塘”采访活动,不禁被平塘这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演绎的一个个扶贫成绩所惊叹——2015年,旅游扶贫已成为平塘精准扶贫的新动力,综合旅游收入达55.29亿元,成功创建了贵州全省“扶贫攻坚示范县”。
来之不易的成绩值得品味。
2016年9月25日,令世人惊叹的“中国天眼”——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平塘“中国天眼”景区随即成为贵州旅游的热门景点,仅在国庆节期间就吸引21.2万人次进入景区。在进入县境的重要路口,每小时车流量超800辆。以“天眼”所在地克度镇为中心,辐射塘边、通州等镇的大小餐馆天天爆满。
事实上,“天眼”带来的效益不仅于此。近年来,平塘县依托“天眼、天书、天坑”等独特优势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发展带动战略,推动旅游与精准扶贫工作的深度融合。
据当地有关部门介绍,在5年前国家做出“天眼”的建设地点设在贵州平塘的决定后,平塘县立即着手实施“借水行船”战略,围绕“天眼”5公里核心区移民搬迁工作,结合工业园区建设、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城镇化建设、旅游景区升级改造建设等,用好、用活易地扶贫搬迁扶持政策,优先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贫困发生率高的自然村寨实行整村整寨搬迁,确保这些贫困人口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在平塘县克度马鞍安置区附近的一处高地上,记者看到,一栋栋楼房整齐摆开,工人们忙着砌砖、浇筑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来回穿梭,施工场面十分壮观。这里是FAST核心区移民搬迁安置区,在建的是平塘县2016年重点推进的移民搬迁重点工程,该项目计划安置2镇8村35个村民组共1794户8097人。
“为了帮助移民消除搬迁后的顾虑,我们事先专门去看过搬迁安置区,那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服务设施齐全,住在那里生产生活都很方便!”克度镇金科村刘家湾组组长黄章庆告诉记者,这几天只要有时间,他就会与邻居们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看新房建设进度。说起将要易地迁居新家的感受,他兴奋地说:“能从大山里搬进这么热闹的集镇,能住进这么好的房子,能有门市出租或做生意,能让小孩子在镇上读书……这样的美事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吃上自来水,住上新房子,走上柏油路,做起小生意……对祖祖辈辈住在边远深山区的贫困群众而言,就如同做梦。据平塘县委宣传部门的同志介绍,依托旅游开发和易地扶贫搬迁扶持政策,到2016年年底,全县将有近7700户35 000人,从世代居住的深山区、石山区、不宜人居区迁移到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开始新生活,这无疑是平塘“大扶贫”浓墨重彩的一笔。
“‘旅游扶贫项目’很好哇,让我家过上了好日子!”面对记者的询问,平塘县掌布镇浪马组村村民王国银笑着回答。
2014年年初,这里的村民每户获得5万元国家旅游扶助资金后,通过包装农舍,发展“农家乐”旅游,纷纷迅速致富。2014年,户均收入6万元,最高收入达10万元。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如今变成了日子红火的富裕寨。
陪同采访的平塘县委宣传部门同志告诉记者,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升温以及一系列旅游扶贫政策的出台,在平塘全县,通过乡村旅游脱贫致富的村子越来越多。
2016年10月,国家旅游局、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联合出台《乡村旅游扶贫工程行动方案》,平塘县有25个村入列“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通过这一工程,25个村的年旅游经营收入平均达到100万元,贫困人口年人均旅游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京舟村“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是平塘县实施旅游扶贫、改善民生福祉的一个大手笔。记者了解到,这里是以“山水记忆·乡愁京舟”为主题,以“一河两道”(京舟河+观光步道和自行车道)为中心,以“乡愁记忆馆”、垂钓乐园为特色,以农业园区产业为支撑,以村庄包装建设为依托,着力打造的集休闲旅游、特色文化、生态农业为一体的“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多点合一”模式的乡村旅游示范村。2015年,这个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3 694元,众多传统的农民变成了股民、商人、工人,实现脱贫2007人。
乡村旅游凭借其强劲的造血功能和巨大的带动作用,正在成为平塘扶贫攻坚的生力军——以“三天”旅游为依托,突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重点景区景点与乡村旅游相互融合。2015年,平塘县完成第一批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推广工作;2016年,第二批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启动,将于2017年完成建设推广。力争通过乡村旅游,实现每年直接拉动4000名贫困人口脱贫,间接拉动2000贫困人口脱贫,每个重点村乡村旅游年经营收入突破100万元。
平塘新塘苗族咕噜跳月
在卡蒲毛南族乡风情园,记者见到了一顶高3.89米、底部周长9.95米的虎头帽。这顶名叫“祥云神虎”的虎头帽,是由该乡9名绣娘历时一个多月手工绣出来的,在今年6月通过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虎头帽”。
而就在此前3个月,为期一个月的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扶贫生态移民安置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班开班,各村有刺绣、布艺爱好的20至60岁的毛南族妇女、返乡农民工、乡土人才等共165人参加培训。这次培训,意在进一步提升毛南族妇女在刺绣、布艺、民族服饰生产等方面的生产技能和工艺水平,让民族工艺和民族文化产品适应市场要求,与时尚接轨,把民族工艺品推向世界,推进民族旅游产品早日实现规模化生产。
培训结束后,贵州宏贵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就地聘用经过培训掌握民族工艺制作技艺的当地妇女作为技术工人,使一批毛南族妇女能够就地就近务工就业和自主创业。“最大虎头帽”也正是由这些妇女中的技术能手制作而成。
在一个儿童运动鞋手工制作加工车间,记者看到,神情专注的技工们正在一丝不苟地进行操作。旁边摆放的成品鞋,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时尚元素,还有科技含量。据介绍,一双植入卫星定位芯片的运动鞋,售价达到1200元一双,比普通手工鞋价格高出近600元。这种鞋的最大特点在于,孩子穿上鞋后,家长可以通过芯片传递的信息,随时掌握孩子所在位置。令人惊讶的是,这种价格不菲的鞋在网上订单不断。
如今,卡蒲毛南族乡新建了一个1万余平方米的旅游商品和农特产品加工产业园,承接全乡乃至全县农特产品和民族工艺品的深加工、包装、销售,并把农产品、刺绣、纺织等转化成民族特色旅游商品,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在平塘,通过发展特色旅游商品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已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平塘县充分挖掘特有的毛南、布依、苗族等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和手工技艺,利用丰富的农副产品和竹木等资源,采用“公司带农户”的模式,发展旅游食品和旅游手工艺品等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商品企业和品牌,促进农副产品增产扩销,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目前,特色旅游商品正在扶贫攻坚中逐步发力、全面开花。在平塘旅游特色商品展销会上,展销区内摆放的各种平塘特色商品应有尽有。克度的旭洋藤艺、毛南族乡的毛南族服饰、牙舟的牙舟陶等手工艺品,油辣椒、豆油皮、泡糟酒等手工制作的农副产品以及大米、蓝莓等绿色无公害特色产品,深受游人喜爱。
在卡蒲毛南族乡风情园,记者问一个将要参加民俗节目“猴鼓”表演的小男孩:“你长大了最想干什么?”
他瞅了一眼旁边的老师,脱口而出:“挣钱买辆大汽车,把外面的好东西都拉进来!”
周围的孩子们都大声笑了。大概,那是他们共同的梦想。
[编辑:薛万博电子信箱:xuewanb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