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璇 本刊记者/李长文
迟秋君和他的“朋友圈”
□马璇 本刊记者/李长文
人物小传:
迟秋君,哈尔滨医科大学学工部正科级干部,2015年9月被选派到同江市向阳镇同富村任第一书记。
我是一个旅者,在朝阳之上,在夕阳之下。
——题记·来自迟秋君的微信朋友圈
同江市向阳镇同富村村民许明杰家的菜园前立着一块“春韵秋晟绿色农家小园”的牌子,牌子背后串联着一亩园的“神话”和脱贫的梦想。
夏天,许明杰的每天早晨是在菜园的忙碌中度过的:浇水、除草、摘蔬菜、晒红辣椒。“以前,园里种菜够自己吃就行。今年开春儿,迟书记帮我建了小菜园。我只管种,他找销路。没想到,一个夏天,我这一亩园卖出了7100多块钱。”
在同富村,立“春韵秋晟绿色农家小园”牌子的还有十几户人家。“春韵秋晟”,是迟秋君为同富村小园菜注册的商标。它既是对同富村小园菜春种秋收、应时上市、有机种植的描述,也寄托着迟秋君对同富村脱贫致富的希冀。
希望照进现实的道路从来不会平坦。
同富村是同江市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虽然致贫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种植结构过于单一始终是主因之一。经过调研,迟秋君渐渐掌握了同富村的村情。他说,同富村有自己的天然优势:地广人稀,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大菜园子。虽然有些村民每年都把自家吃不了的小园蔬菜拿到镇上卖,但一直没有成为可以推动脱贫致富的产业,个别人家甚至把菜园子“撂荒”了。
于是,春天还未到,迟秋君便在村“两委”班子的协助下,挨家挨户动员村民:“小园菜不上化肥不打农药,是城里人最看重的品质,也舍得花高价买。”
多数村民听了心里直“画魂儿”,最终只有十几户村民与他签订了种小园菜协议。
怎么打开销路呢?迟秋君想过与超市合作,也想过在同江市开专卖店,但思来想去,他最终还是将目光瞄准了自己的微信“朋友圈”。
2016年8月,迟秋君发出第一条销售讯息。“‘朋友圈’一下子‘开锅’了。”迟秋君笑着说,有人笑他变“土”了,有人说他变“俗”了,但更多的人在玩笑之余购买了小园菜。
如果说第一次购买是朋友之间的关照,那么以后的销售就是建立在口碑基础之上了。夏秋之际,迟秋君把成熟的蔬菜打好包装,“我的任务是每天早上把菜送到去哈尔滨的客车上,买家当天晚上就能在自家餐桌上吃到我们的小园菜。”
“春韵秋晟”在迟秋君的推广下走上了哈尔滨人的餐桌,从最初的朋友购买到一个个陌生买家“下单”,甚至有来自广东佛山的300亩黏玉米订单,“朋友圈效应”比迟秋君预想的大得多。下一步,迟秋君和村“两委”打算发动村民扩大小菜园的数量和规模,创新品牌,打进超市,让“春韵秋晟绿色菜园”成为村民精准脱贫的利器。
一年多时间过去,同富村有了变化,曾经撂荒的小园有了生机,越来越多的村民有了笑模样;迟秋君也有了变化,他给自己换了“板儿寸”发型,穿着迷彩服与村民一起种菜、收菜;他的朋友圈内容也变了,同富村成了最热的话题。
为村民寻找致富路的同时,迟秋君还发挥自己的资源优势为村民办实事、好事。2016年5月14日,在他的操办下,哈尔滨医科大学的8位主任医师、3位副主任医师走进同富村为村民义诊。他又借此机会创建了健康新农村网,让哈尔滨医科大学与同富村村民的远程会诊成为现实。
谈及未来,迟秋君始终离不开“小园有机菜,大田调结构,发展农家乐”这个他为同富村谋划的脱贫路径和让同富村真正共同富裕的大目标。“进一步田园,退一步家园”,这是迟秋君最新的一条朋友圈信息,也是他的“同富梦”。
[编辑:李长文电子信箱:lcwnew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