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李玲子
加快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建议
——基于江苏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
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李玲子
江苏省自2010年首先启动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以来,几年来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截至2015年底,全省累计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25.36万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57.64万人,农民创业培训18.66万人,全省新兴职业农民培育程度达到27%。
(一)强化目标考核机制
2011年,江苏省省委、省政府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程度”纳入农业基本现代化考核指标之一。江苏省农委将农民培训作为每年“为农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增长率纳入全省农业系统重点工作指标。
(二)创新人才培育模式
江苏省根据农业产业人员现状和需求,分层次、分类别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在原有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半农半读”农民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培养农业后继者。2015年开始江苏省明确对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应届毕业生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专题培训。南京市对省外大专以上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进入农业领域或创业满3年后,给与其学习期间的全额学费补助。另外,江苏省张家港、太仓、常熟等地采取“定点招生、定向培养、协议就业”的方式,委托有关农业院校为农村基层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新型职业农民,财政全额补贴学费,创新培养农业后继者。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15年8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见》。《意见》提出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长效投入机制,新增农业补贴和项目建设向职业农民领办创办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省、市、县财政安排培训经费,免费对涉农专业大中专学生开展职业农民创新创业培训和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等。一方面,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村土地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进行试点,给予新型职业农民优惠;另一方面,加强了就业创业服务,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业能力培养计划,积极在现代农业园区设立创业园、科技孵化基地,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提供支持。
(一)推动现代农业升级转型的迫切需要
当前,河南省正处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期。2016年3月,《河南省“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建设现代农业大省。但目前,河南省农民综合素质普遍不高,特别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更是严重短缺,这成为河南省农业发展的一块短板。因此,加快推进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关键是提高农民的能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农业提出的新要求
随着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的青年劳动力从农村转向城市。农村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老龄化现象严重,轻农、弃农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一些农户通过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加强资金投入,拓宽经营领域,逐步成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及家庭农场主,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职业农民的职业技能,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对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
当前,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财政支持,但大量农民工进城后,农村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空心村”,造成大面积土地和资源的浪费。总结各地新农村的建设可以发现,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职业化是一条建设新农村的必经之路。其中,推动农民转化为职业农民更是关键。
(一)强化政策扶持
现有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专门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还不多,亟须加强和完善。应建立健全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的政策体系,重点在教育培养、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尽快形成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扶持的制度体系。
(二)丰富培育对象
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使得农民培育的对象多是年龄层次偏老,学历层次偏低,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偏低者。所以,应丰富农民培育的对象,建立高素质人才回流农业的激励机制。
(三)加强宣传工作
目前,在公众的心目中,农民仅仅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而不是一种职业。通过加强对职业农民的宣传,增加社会对于“农民”这个职业的认同感,提高职业农民的就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