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仕敏
匠心雕琢时代品质
文/江仕敏
“工匠精神”坚守的是质量第一,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彰显的是持之以恒。
“工匠精神”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品牌的塑造和形成,从来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持久战,尤其需要精雕细琢、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
这是对中国品牌发展方向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是对云南质量强省提出的更高要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无论在古代还是今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任何行业都需要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这是一种专注、执着和务实的精神,是打造质量强省的最根本保障。
《礼记·月令》篇记载,秦国规定:“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意思是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如有质量问题,必究其责任,并予以严惩。
“工匠精神”坚守的是质量第一,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彰显的是持之以恒。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
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新云南、品质云南,离不开天马行空的“才气”,也需要脚踏实地、精益求精的“匠心”。
尽管这个时代有喧嚣有浮躁,但云南从来都不乏精益求精的工匠,他们兢兢业业地塑造着时代品质。
在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在中国文明网向全社会公开发布10位“最美职工”的先进事迹。其中,53岁的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车工耿家盛用30多年的执著,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工匠精神”。
钻进车刀改造的“牛角尖”,耿家盛几乎年年都有一两样“改革”。这些年,耿家盛带领团队完成了拉丝机、橡胶绉片机等产品工艺编制和图纸改进500余项,改进塔机起升部分、重卷机滑槽等生产工艺400余项。以耿家盛为主或独立完成的“一种深孔锥度铰刀”、“一种高硬度、高韧性难切削材料机加工刀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而他领衔的“一种高硬度合金堆焊机加工刀片”正在申报国家创新项目,“一种螺纹快速返程车加工方法”等3项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已获受理。
在云南,像耿家盛这样的技术状元、云岭工匠还有很多:寸发标、孙鸿雁、时鲁峰、张国荣、费海涛、秦忠、董春玉、熊鹰、魏忠明……他们都是新时期云南职工的杰出代表,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实干、创新、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于引领全省广大职工积极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耿家盛一样,“云岭工匠”中的很多人都是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但他们发明创造或工艺革新,许多都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在国内甚至世界都具有极高的水平。这充分说明,只要锐意创新,一线技术工人同样会成为技术“大拿”,普通岗位也能做出惊人业绩,掌握“绝活”的“大工匠”能够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能够筑起云南“质”造的强大基石。
缺乏工匠精神,被认为是现在和未来中国发展智慧产业、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最大障碍。有识之士指出,工匠精神缺失的根源,在于没有工匠文化作支撑。
文化是一个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生存基础和精神支柱,备受推崇的德国文化归根结底就是质量文化。然而,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质量文化更多地体现在工匠精神上面。真正优秀的企业,更应该形成对工作坚定执着、对产品精益求精、对管理科学严谨、对事业永恒敬畏的工匠文化。这一点,传统中医药企业云南白药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标杆。
“让结果完美,跟自己较劲”在云南白药几乎成了一种常态:生产车间外的落地玻璃干净整洁;所有墙角设计成圆孤角度,目的只为清洁无死角……除看得见的生产精细化管理外,成本控制的精细也让人惊叹:在其所属的省医药公司,占据全省药品配送量近60%的物流配送中心,仅利用旧纸箱进行配送包装一项,每年就可节约成本上百万元。为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形成员工之间的良性竞争,云南白药推行“员工晋升双通道制度”,为不同工作岗位的员工设计出不同的职业发展路线,员工可以在“管理”、“技术”等不同的职业规划路上,得到各自的晋升途径。这样的制度有效解决了技术工人的晋升困境,成为了一个催生能工巧匠的“孵化器”。
“工业4.0道路上的‘工匠’精神,不同于以往‘手工艺人’的定位,它需要在高标准、严要求的基础上,对新技术新观念兼收并蓄。”基于此,云南白药建设的“创客联盟”——创新项目支持平台应运而生,设置服务站为项目组提供服务,帮助项目组顺利达成目标。目前,“创客联盟”正在公司内部试点推行,给具有创新想法的员工创造了实现创意的机会和平台。
在全国知名顾问公司总裁、华为公司前高级副总裁杨大跃看来,首先,工匠精神是建立在质量文化基础上的,如果一家企业没有质量文化,就根本谈不上工匠精神。其次,质量文化应先从企业的高层开始传播,而不是靠企业的几位师傅或几位优秀员工树立榜样就能感染其他员工。再者,避开“质量文化是一种技术,而不是管理”的误区。在这种陈旧观念的影响下,企业每年花大量的资金为员工提供质量培训,而企业的高管们若置身事外,那么企业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就不会提升。而缺乏质量文化的企业高管们往往把质量问题推给员工。
杨大跃认为,在大谈工匠精神,遵循契约精神时,更要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质量文化体系,在此基础上重塑工匠精神。
“匠心时代”,集聚和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使他们成为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力量,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
只有建设好人才“摇篮”,才能“孕育”出合格的高层次高质量技能人才。近年来,云南省着力推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在实施“十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的同时,采取公开招聘、留学回国安置、柔性引进等方式,逐步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截至去年底,全省高技能人才总量已达75.89万人,完成规划目标的123.62%,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25.8%。高技能人才总量快速增长,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发挥了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
在“招商引智”基础上,全省以传承工匠精神、培养能工巧匠为导向,依托重点技工院校、大型骨干企业,建成了一批技师学院、国家及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并通过职业技能竞赛、高技能人才课程研发、高技能人才成果交流等广泛开展活动,“云岭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品牌逐步打响,一大批优秀的高技能人才典型脱颖而出。截至去年底,全省拥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68人、“国突”人才63人、“国贴”人才1614人、“省突”人才1675人,全省建成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工作站84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拥有“云岭首席技师”87名;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77个,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与成长提供了广阔舞台。
工匠精神,无从计量,却可感知。他们是国人之所盼,更是质量强省、质量强国之未来。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营造守正创新的“工匠文化”,生产“质善质美”的“云南出品”,我们有信心,也深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