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方言研究综述

2016-12-12 09:35邓莉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9期
关键词:特点研究

邓莉

摘 要:一种语言传播到不同的地区,会产生方言。方言是一种语言的分支,是一种语言的地方变体。方言有自己的结构特征,有自己的读音、词汇和语法规则。研究方言的各个要素,对于认识方言的结构特征,了解它和共同语的关系,对于今天推广普通话,促进现代汉语的规范化都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汉语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关键词:昆明方言;研究;特点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会,虽然它处在我国西南边陲,但是早在先秦两汉时期它就和中原有了接触,在这里形成了汉语西南官话的云南话。由于长期和汉语其他方言的交往,昆明方言和整个北方话有很大的一致性,但是它又保存了自己的一些特点。改革开放以来的二十多年间,云南的学者们付出了巨大的劳动编纂成了《云南方言志》,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又对云南各地的方言开展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出版了不少有价值的论著。张华文教授在这方面有重要的贡献。早在几年前华文教授就和他人合作编写了《昆明方言词典》,细致地描写和分析了昆明方言的词汇。近年他又在这个基础上对昆明方言的一些词语进行了探源工作,将共时的静态分析和历时的比较研究结合起来写成《昆明方言词源断代考辨》,全书一共考释了词语近500,分为上古、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代、元代五编,每编考辨的词语不等,多的如元代考释了162个,上古9r7个,少的如魏晋南北朝也有51个。每个词先列出字头,注出读音,然后释义,举出前代文献的书证,考辨的文字多列在书证之后。最后列出昆明方言的用例。其考释词语使用的资料遍及经史子集四部,对近现代戏曲小说采用犹多,收录可谓勤奋。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我们对昆明方言的研究现状做了以下一些归纳。主要从语音、词汇两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语音方面

昆明方言的语音特征,张映庚在其著作《昆明方言的文化内涵》一书中作了如下总结,概括出了三个基本方面:一是“低沉,鼻音重,不响亮”,其中还就声调问题将之与普通话进行了对比,指出:昆明方言与普通话“调类是一致的,都分为阴、阳、上、去四声。而二者的调值则有差异(用-五度制.标示)。“昆明方言的调值较低,也较平:平调(阴平调)调值只是半高;其他三个声调都是降调(含降升调),且调值降(含升)的幅度也不太大。而古入声字在昆明方言中,绝大部分都归入阳平,致使阳平的音节较其他声调的为多,阳平调值偏低。这也是导致昆明方言口音较为低沉的原因之一。”二是“平直,少生动”。指出:昆明方言“有的声母在发音时,口腔的开张度较小,舌位的升降幅度和嘴唇的启闭幅度都比普通话要小。”并作了具体例列加以说明。三是“舒缓,柔和,少变化”,指出:“在开、齐、合、撮四呼中,昆明方言只有开、齐、合三呼,没有撮口呼,凡撮口呼都并入齐齿呼,四呼中少了一呼,因而发音的变化就少了一筹。昆明方言缺少轻声,凡普通话双音节词中后一音节读轻声的,昆明方言或照这个音节的原来声调读,或变为阴平调读,而不读轻声。再则,昆明方言在疑问句、感叹句中,不大用呢、吗、啦.等语气词,且全句的语调也缺少明显的抑扬急徐的变化,因而显得舒缓、柔和。”这三面的总结可以说是从大的方面把握住了昆明方言在语音方面较为突出的特点。

二、词汇方面

这方面的研究最多的是就昆明方言中的语气词以及助词来展开研究的。高慧宜在他的《现代昆明方言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一文中有关于昆明方言中的特色词汇的论述:1、昆明方言的语气词。昆明方言中的语气词比普通话中的语气词要丰富得多,且非常具有特色。“你吃饭了吗? 你吃过饭了改?我们吃饭了,好不好? 我们吃饭了嘎?快走啊、 快走嘛、我不理他啦。我不理他了噻。”2、昆明方言的助词。昆明方言中的助词只有两个:“呢”和“得”。“呢”通常作结构助词,其性质和功能与普通话中的结构助词“的、地、得”相当。如:“我的书”“我呢书”昆明方言中的“得”常用于表示“能够”、“能否”的结构中,所以这个“得”就被看成是个能愿助词。而张华文在他的文章《昆明方言语气词的语音特点》中对昆明方言的语音特点作了这样的归纳:昆明方言语气词语音上的基本特点是语气词均读本调,不读轻声。其余的特点,诸如声调上扬、重读和重读音长延长都是由基本特点派生的。如果没有语气词读本调这一基本特点,那么其余特点便失去存在的依据。

对于助词的研究,张华文在他2001年7月发表在云南师范大学学报上的一篇题为《昆明方言的助词“得”和“呢”》的文章中作了一些归纳总结。他认为:1.昆明方言的“得”用做助词,是一个能性助词,它的用法之一是插入动补式的词组或复合词中构成“动+得+补”结构,“得”表示可能或可以。这个“得”的功能和意义与普通话的能性助词“得”一致。2.昆明方言的“呢”通常用作结构助词,有三个,其功能和性质分别与普通话的结构助词“的”、“地”、“得”相当。这个“呢”的功能是用来引进程度补语或结果补语,构成“动+呢+补”结构。总之,昆明方言的助词“得”和“呢”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语义单位,在语言片段中有着明确的分工,它们都同普通话的助词“得”相对应,因此可以证明普通话的助词“得”也是两个性质不同的语义单位,否则昆明方言里便不必变读为两种不同的语音形式。只有在引进程度补语时,昆明方言也用“得”来引进,如“好得很”和“热得很”之类。这个“得”当然不是能性助词,而是结构助词,但这可能是借用普通话的形式,因为地道的昆明方言是说“好呢不得得”(好得不得了)和“热呢不得得”(热得不得了),或变换一种说法,说“扎实好”(很好)和“扎实热”(很热)。

总之,对于昆明方言的研究,前人虽已有所涉足,并且也相应的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事实上,昆明方言作为云南官话其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猜你喜欢
特点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高中生道德价值观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