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莹
摘 要: 在曾经辉煌灿烂的唐王朝已经走到末路的时候,唐诗也走完了灿烂辉煌的历程,晚唐的最后一抹晚霞也消失了他的光辉,五代词人的星辉日渐闪亮。其中最为耀眼的便是南唐后主李煜,李煜词,首先表现出来的眷恋“雕栏玉砌”帝王豪华奢靡淫逸生活等消极东西,但是我们要加以剔除;对其他内容要加以具体分析、评价,如对真挚爱情的描写,对祖国的深切怀念,不能采取一概否定的态度。对李词艺术上的显著成就、独特风格,应予肯定。本文就李煜的身处环境和他对真挚爱情的执着展开,论述他的词中所反映的人性!
关键词:李煜 词 爱情 忧伤 人性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10-0396-02
一、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论李煜:“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阅世愈浅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1]他是李璟的第六子,据有关史料记载:“他生有奇表,天资聪颖,颇具才华”[2]。因他天性柔善,不愿介入嫡亲宗族的政治纷争,便避罹于书籍,艺术,爱情之中,而正是他这种天性使然的倾注,使他能够“精究六经,旁综百氏”,“通绕音律,精别雅致”“工书善画,崇信佛法”。尤在诗词歌赋方面,更是偶尽血,将人性中的情感,情绪,情爱发挥到淋漓尽致,不愧为一代且世代相传的宗师,他便是五代十国南唐的最后一代国君,亦是让世人惊羡的“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历史典范人物之一李煜。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号莲峰居士。他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天才词人,自小便生活在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环境之中。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3]
谁能料到,李煜短暂的一生将是这样的悲愁哀苦!当然,在亡国之恨的背后,更多的是他哀伤的情绪,谁也无法替他分担一份哀伤,也许只有娥皇,可是她却先他走了。“这一年,李煜才十八岁,娥皇十九岁,他们再婚礼上一见钟情,先混后恋,演出了一段缠绵悱恻,如胶似漆的爱情故事,娥皇不但容貌秀美,而且还通诗书,善歌舞,精音律,一手琵琶,更是弹得出神入化,如鬼泣神速”[4]与娥皇结合,犹如在李煜的生命之泉中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他那孤寂单调的生活从此变得摇曳多姿,绚丽多彩,他们赏花吟月,吟诗填词,轻歌曼舞,浅斟低唱,过着神仙一般快乐的逍遥日子,有时娥皇回娘家探亲,李煜就急得如坐针毡,为减相思苦,他就拼命地填词,从而作出了大量的柔情缱绻的诗词,下面的这首《长相思》就是其中的一首:
云一涡,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颗。夜长人奈何![5]
李煜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对自己人性的总结,他多愁善感,向往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生活,他实在不适合做一个皇帝,可是命运却偏偏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他只能将自己人性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全都抒发在词中,也许只有这样,他才会过得安心点!
那首《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8]。均将人不遂心愿的无奈及怅然凄清之痛,别离后悲切的挚叫人感而泣之!
这些词写得都是他亡国后的内心剧痛,在这些作品中,流露着沉痛与哀伤的情绪,但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技巧。
在这几首词中,“无限江山”也好,“往事”“故国”也好,所指都不外乎他过去南唐小朝廷及旧日国主的生活,他留恋的是昔日帝王的享乐。苦痛的则是而今囚徒的不幸。所以说,李煜后期词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和感情范围,基本上没有离开他那狭窄的帝王生活圈,看不出有什么值得肯定的东西。但是,由于生活的巨变和囚徒的生活感受,使他在这些词中熔铸了具有广泛意义的生活内容。而且,在李煜的后期词中,往往没有明确写出愁思的具体真实的内涵,而是仅仅是写他的外部形态,并写景色相容,使词中的愁绪概括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个人的悲伤和痛楚,从而使这些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能使那些失去了自己美好生活或者被压抑的人受到感动,让他们从中取得心灵上的呼应,借用它来抒发自己类似的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甚而至于对他的遭遇产生同情,这实在是艺术作品的客观效果超过了作者的主观思想。这正是李煜能在广泛的范围内得以千古传颂的主要原因。
二、专作情语而绝妙
就艺术特色来看,李煜后期的词再表达自己的神情巨痛时,采取了直抒胸臆的手法,“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是他成为囚徒之后,触景生情,尽情倾泻自己昔日生活的逝去和国破家亡之感的表现,情真而思深。他的抒情,是善于概括,富于暗示,感染力强,造境生动,对于周围事物具有特殊的敏感,因而构成一种特有的风格。一方面由于他的文艺修养的深厚,同时由于他亡国以后对苦痛生活的深刻体验,形成了他这种卓越的抒情艺术。
其次,他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利用及其贴切的比喻,是非常抽象的“离愁”之类的感情抽象化,具体化,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一江春水”来比喻愁之无限,形象而又生动。又如“流水落花春去也”等都是。
他善于用白描的手法抒写他的生活感受,就如上文提及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构成了画笔不能到的意境,写出了他对苦痛生活的深刻感受,也创造出了那些人人懂得的通俗语言而同时又是千锤百炼的艺术语言。已完全不同于温庭筠等人的雕章琢句,堆砌辞藻,而有如出水芙蓉,使人感到格外清新明净。“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描写富丽的宫廷,以及浪漫的男女情事。调子是欢愉轻快的,风格则是南朝宫体和花间词风的延续。另一类是他在无法摆脱的没落命运时所流露的沉重哀愁”[9]。李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群臣酣饮,愁思悲歌不已”[10]。又加上他弟弟从善入宋不归,在寻欢作乐之余,自然会隐隐感到自己前途的不测,形之雨词,便有一些伤感之作。比如《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断肠,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11]
这首词即景生情,先写落花纷纷,人立其中,写出断肠的原因。下片写别来无信无梦,后又通过一生动比喻,说出无限离恨,为人传诵。
由于生活的巨变,李煜后期的词,内容多追怀往事,悲伤阶下囚的不幸。作品一改过去的红绿妩媚气氛,变得悲婉哀切。无论在艺术还是艺术都达到了很好的水平,尤其在人性的把握上,达到了最高的境界。亡国之音哀哀欲绝,滴滴血泪。不但像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描写一去不复返,连那“不妨双眉时暂开”的愁带闷的描写,“事实慢如流水,算来梦里浮生”[12]的强求解脱的描写也都不用了。笔底下流出的尽是痛入骨髓的家仇国恨。体现出一种以悲为美的风格,如《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13]
此词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惆怅寄寓再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之中,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首句写出了作者伤春惜花之情,第二句点出林花匆匆凋谢的原因。让人自然联想到对人生的理性思索。人们生命之春的早逝岂不也是因为过多的栉风沐雨?外景与内心浑然合而为一,花与人恍然相对,不胜缱绻。下片把景物人格化,写出彼此眷念难舍的情态。结局又仿佛把自己个人的失意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相融合,使词极为让人感动!
三、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年仅四岁的儿子小仲宣在为母亲祈祷的时候遭到了一只大猫的惊吓,便翻身昏倒在地,两眼翻白,口交流啖,得了惊颠病。百般久治无效,不几天便一命呜呼了。后主惊闻爱子夭折,不由五内俱焚,痛不欲生。更让他为难的是,这事情还不能让大周后知道,否则定会要了爱妻的命。所以在大周后面前,他还得强颜欢笑,只有在背后含泪饮泣。他把自己的悲哀寄寓诗词,赋了一首悼子诗:
永念消难释,孤怀通自嗟。
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绝风前思,昏濛眼上花。
空王应念我,穷子正述家。[14]
虽然后主和众人都极力隐瞒,仲宣去世的消息,最终还是传到了大周后的耳朵里,那时离仲宣去世已有好几天了。噩耗初闻,大周后根本不肯相信,当她确信爱子真的从此离去了时,不由痛哭失声,一口气喘不过来,一下子昏死过去。这样反复几次,他的病势骤然加剧,终于无药可救。“弥留之际,后主日夜守候在他身边。她临终前握住后主的手,深情切切的说道:“我是幸福的,我自嫁到君家,蒙君恩爱已是十年。作一个女子的荣耀,也莫过于此了。遗憾的是,子殇身殁,不能再好好报答你了!”她又奋力坐起莱,亲笔写下遗嘱,请求死后薄葬。这之后又静卧三天,起身沐浴,更衣,打扮的端端正正,然后拿出一块玉放在嘴中含着,躺在床上,慢慢闭上眼睛。这一闭上,就永远不再睁开了。这一年,大周后才29岁”[15]。
刚失爱子,又丧娇妻,温柔多情的后主几乎支撑不住了。他整天哭泣,不吃不喝,怔怔忡忡地回忆着大周后恩爱缠绵的往事。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谁也无法阻止,谁也无法替他分担一份悲痛。几天下来,他已瘦成皮包骨头,整个人都形容枯萎,甚至要靠拐杖才能站直行走。大周后是公元964年十一月二日谢世的,到次年正月初一才正式下葬。衰弱难支的后主仍坚持亲临葬礼,将大周后心爱的烧槽琵琶放进陵墓陪葬。他还亲自写了祭文,悼念亡妻,署名为鳏夫煜,命石工刻在巨大的石碑上,立于大周后的陵前。
珠碎眼前珍,花掉世外春。
未梢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独残乐,看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节。[16]
其二为: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路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叶。
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
沉沉无问处,于载谢东风。[17]
李煜不是一个政治家。《玉琴斋词序》云: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正因为李煜耽于诗书音画,又纵情声色,疏于治国,尽管他想方设法与宋朝结欢修贡,在国内也曾减负息役,以裕民力。但终究未能逃脱阶下囚的命运。于九七五年被宋消灭,李煜肉袒出降。在九七六年又不得不白衣纱帽待罪于明德楼下,被封为违命侯。
四、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亡国前,他过得是醉生梦死的小皇帝生活,虽说在他父亲时代,就臣服于后周。到了他在自己,又成了宋主的附庸,国势日弱,在军事政治上毫无自主之力。为苟全性命,免当亡国之君,对宋王朝百般委曲求全,《宋史·南唐李氏》说:“煜每闻朝廷出师克捷及嘉庆之事,必遣使犒师修贡。其大庆更以买宴为名,别奉珍玩为献,吉凶大礼,皆别修贡助。”由于他的妥协外交,才使小朝廷维持到开宝八年。在这一时期中,他仍不失为一国之主。过着奢侈淫佚的享乐生活,由于他生活的富丽豪奢,所以在那样的环境下,对他前期的作品有很大的影响。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小周后也被宋太祖强占,此时的李煜烦闷交加,然又没有力量对抗,只得用词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他的词风转为悲切,哀婉,通常只是寥寥数语,却把内心无比的惆怅,悲伤表现的淋漓尽致,许多悲痛亡国的词句夹杂着无限的怀念,怀念以前奢华自在的生活,怀念爱情和艺术的高尚,怀念故国故家。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人间词话[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1.
[2]刘晟本.五国故事(二卷)[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4.12.
[3][5][6][7][11][13][15][17][19]王仲闻.南唐二主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4]陶谷.清异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10.
[9][10]王增瑜.避暑漫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12]余怀.玉琴斋词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11.
[15]宋庠.默记[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19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