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在你眼里,文采在我笔下

2016-12-12 20:24耿丽霞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小羊习作想象

耿丽霞

一次作文观摩课上,一位老师在作文教学中的做法走进了我的心里。她采用了循环日记的方法,让学生捕捉学习、生活中的精彩,引领学生快快乐乐地踏入习作的大门。我曾经在三年级作文起步时也试过,效果确实不错。坚持一段时间之后,我发现仅凭循环日记和单元作文,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还不够,于是,我开始尝试让学生进行小练笔,并成立文学达人社,不仅让孩子们有更多的练笔机会,也让写作高手们更上一层楼。

一、走进课本,我思我写

苏教版教材为我们编排了丰富的写话材料,我们必须认真完成。同时还要潜心挖掘教材内容,创设更多的练笔机会。

1.放飞想象翅膀,续编童话故事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有思想。课标将充满意趣的想象作文列为小学生习作的样式,开辟了学生自由作文的重要途径,丰富了学生的作文题材,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续编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形式。如《狼和小羊》的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的身上扑去”。“小羊死了吗?”学生对小羊的生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趁热打铁,启发学生想象:后来,小羊会遇到什么?会有奇迹发生吗?让我们大胆想象,编出奇思妙想。学生热情高涨,创意一个比一个精彩:俊笔下的小羊身体灵活,在狼扑过来的刹那,巧妙一躲,得救了;俏笔下的小羊和狼做起了交易;童让她的小羊念起了魔咒,变成了巨羊……学生鲜活的思想融进了童心、童趣、童真,尽管有些情节不合情理,但真实地抒写了精彩的内心世界。这样无拘无束的读写结合形式,学生特别乐意完成。

2.结合已有知识,补白课文内容

我们的课文中会有许多“空白”的地方,这往往也是进行小练笔的绝好机会,教师要善于“捕捉”这样的“空白”。如在教学《三借芭蕉扇》时,课文中一句“牛魔王变成了猪八戒骗回了芭蕉扇。”这里如何骗一笔带过,所以我相机抓住这处“空白”设计了一个小练笔:“相信大家一定看过《西游记》,那么一定知道牛魔王是如何从聪明的孙悟空那儿骗回芭蕉扇的吧?来,让我们写下这段骗的经过,注意人物语言、表情的细节描写。”学生的热情一下被调动起来,跃跃欲试,不到二十分钟,大多数学生已经大功告成,而且一个个自信满满。收上来一看,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孩子们写得棒极了,尤其是两个角色的对话最传神,完全符合各自的性格特点。

3.捕捉奇思妙想,改编原有课文

语文教学要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儿童是富于想象的,课堂中孩子冒出来的奇思妙想,教师要专心聆听,及时捕捉,并引导他们把想法诉诸笔端,哪怕稚嫩,也是别样的精彩。如学了《月亮湾》,一位学生质疑:“月亮湾有什么好?连一所学校也没有。”这话虽有悖于课文对月亮湾美的赞美,但也有道理啊!我灵机一动,要不就让孩子给月亮湾“捐助”一所学校吧!学生也很乐意呢。一个学生这样写道:“踏着清晨的一缕阳光,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我来到了月亮湾小学。校园里一片寂静,两棵大树上已经挂满了露珠但仍然威风凛凛。火红的杜鹃花带着晚霞的几分轻柔,黄色的迎春花装点着清晨的校园。‘铃铃铃……铃声响了,校园顿时热闹起来……”这样优美的语言文字也是孩子心中美好的愿望啊!我们教者有什么理由不鼓励和珍惜呢?

二、走出课本,我做我写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那么心声来自何处呢?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流之不尽。”所以,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感受生活,写下感受,让精彩的文笔在笔下流淌。

1.抓住身边小事,写下点滴感动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可以用来练笔,尤其是利用节日。如母亲节的前一天,我在班上深情煽动:“相信大家最爱自己的妈妈,也有许多话要对妈妈说,那么快别犹豫,请写下来吧!”同学们稍想片刻,便开动了。他们忽而低头沉思,忽而奋笔疾书,忽而微微一笑,忽而表情动容。我知道孩子们一定是沉浸在幸福的回忆里了。后来写出来的文章中处处流淌着对妈妈满满的爱与感激,我也体会到了成功与感动。

2.亲近美好自然,表达自我心声

新课标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因此,我们首先要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比如带领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用心感受,倾心表达。冬日的午餐后,我们一起去学校操场上沐浴阳光,听大自然的声音。有的说:“我听到了‘呼呼、呼呼的风声,北风在向我们炫耀它的威风呢!”有的说:“我听了‘沙沙、沙沙树叶落地生根的声音,那是它和大地母亲拥抱呢!”我鼓励赞赏的同时,启发继续想象:“如果在其他地方,我们还能听到什么声音?”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拓展开来,争先恐后地说:“大海、小溪欢快地流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我听到了田鼠挖洞的声音,他们在准备冬眠的小窝。”“还有还有小蚂蚁在洞穴里打呼噜的声音!”话还没说完,自己已经笑得前仰后合。更有才女芊芊说:“大清早,田野里,农民伯伯们忙着收割,有说笑声,有脚步声,多像一首丰收的歌。”我就趁热打铁:“有的声音我们耳朵听不见,得用心去感受,今天回去写一首‘我听见了……的小诗,挑战一下,好吗?”孩子们兴味盎然,丝毫没觉得有难度,后来上交的文章也给了我大大的惊喜。我挑选出写得好的,打印成诗,并署上名,投稿到雨花石作文上,不少孩子的稿件被采纳、点评、登报,全班后来也掀起了写诗热,还成立了小诗人社团呢!这可都是小练笔的功劳啊!

3.摘抄精彩句段,记录点点心得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语言素材,我在平时教学中每周安排了三次摘抄精彩的好词、佳句、妙段。每次选择一篇精彩的例文,写清文章的题目、出处、作者,然后选择优美的词句段摘抄下来,最后写下学习心得,内容可多可少,贵在抒写真实感受。

三、整理练笔,展示风采

学生的小练笔写好了,教师又该如何对待呢?起初,由于事务繁多,为自己找个借口,打个日期,敷衍了事。后来,我发现学生小练笔的质量有所下降,渐渐地,有些学生也没了创作的热情,甚至怕写,以此为负担。这时,我开始认真对待:首先提高批改质量,在批改中勤于捕捉精彩之处,送上★鼓励,再附上赞美的语言;遇到写得不够好的文章,我也提出中肯建议,给予最真诚的鼓励。就这样,我坚持了一段时间,每次看到学生拿到练笔本,迫不及待地看我写下的评语,或欣喜不已,或眉头紧锁,或暗下决心,总之,孩子们的习作热情被再次调动起来,虽辛苦,却值得。

为了保持这份热情,我将所有的小练笔一月整理一次,并创办了我们班特有的刊物——《蜜香满园》,在其中我设置了两个板块。一块是“精品小屋”一栏刊登了学生优秀的小练笔,及时收录他们的成功之作,是孩子们兴趣培养的加油站;“精彩片段”一栏主要为习作水平相对一般和暂时落后的学生而设,摘录他们在练笔中精彩的语句。“诚于嘉许,乐于称道”,让他们也享受成功的快乐,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蜜香满园》中齐放异彩。

只要我们教者有心,让孩子们进行快乐的小练笔,必将文采在我笔下,精彩在你眼中。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小羊习作想象
毛茸茸的小羊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狼和小羊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