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拓展训练教学模式研究

2016-12-12 20:15万永开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拓展训练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万永开

摘 要:主要分析了小学体育拓展训练教学模式,探讨了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的可操作依据、课程模式的整合、存在的问题等,并依据拓展训练的教学理念,设计和构想了体育教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体育;拓展训练;体育教学

一、体育课堂教学中注入拓展训练的可操作依据

1.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与拓展训练的目的大致相同,都是为了提高学生或学员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

具体来说,拓展训练主要是通过特定的训练项目来提升学员积极主动、开拓创新、认真负责、独立协作和共享成功的精神与品质,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超越、团队熔炼及个人或组织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提升等。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强健体魄,增强其团结、协作、应变、创新及适应等各项能力,为其以后的学习和成长夯实基础。

2.在训练方法上,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与拓展训练非常相似

拓展训练根据培训目标,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并将培训内容融入体验式训练活动项目中,在激发学员面对挑战时的潜力的同时,也能引导学员运用智慧、技能及团结、协作等精神,成功达成目标,从而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思维与行为方式等,形成新的高尚、积极、向上的品质与精神。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也是根据素质教育目标,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教学项目,并将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融入体育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通过引导小学生完成相关技能训练,培养其坚强、勇敢、创新、协作等优良的精神品质,增强其体能和健康。

3.训练原理相似,都是通过设计特定项目来提升受训者的身心素质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和拓展训练的项目,都是根据科学研究而设计的,符合受训者的身体与体能特点,而且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性。受训者能够在愉快、积极的项目活动参与过程中,深刻地认知自我,增强与他人的互动沟通与团结协作,从而培养在社会中健康生活、学习与工作所需要的优秀品质与素质。在项目教学安排上,都是遵循客观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由低负荷到高负荷,逐渐深入地进行。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和拓展训练在课程理念、适应群体、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及方式上,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为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针对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的问题,本文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我校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有83.5%的小学生认为拓展训练能改善人际关系,81.2%的小学生认为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91.2%的小学生认为能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二、拓展训练与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整合

1.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占据主动地位,学生只是模仿和学习

体育与技能的传递都是单向的,不符合现代教育生本位的要求。拓展训练以项目活动为媒介、以学员为主体,通过体验式训练和反思,使学员获得超过体验本身的感悟和提升。因此,在设计小学体育课程的时候,需要打破传统的竞技体育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实现拓展训练项目与体育课程的有机结合。

2.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拓展训练项目

小学生年龄尚小,在自我管理和应变能力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同时,小学生也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喜欢趣味性活动项目的特点,因而在选择拓展训练项目时,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心理和兴趣特点,有的放矢地引进合适的拓展训练项目,以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课程教学的效率与效果。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的拓展训练内容,能使学生通过意志磨炼,获得良好的身心素质,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3.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是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这种教学的脱节,难以实现知识内化和技能提升

而拓展训练强调的是把理论融汇到项目活动中,实现“在体验中学”,这样将会增强学习的效果。在拓展项目训练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真正的“演员”。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用15%的“导”来为学生创设环境与条件,提供指导和方向,其余的都要靠学生自主进行“演”,也就是在项目活动中进行思考、计划、体验、分享回顾、迁移、提升,从而达到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统一。

三、拓展训练引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建议

不可否认的是,拓展训练也具有一定的不足:(1)拓展训练教学多采用小班化教学,一般为15~20人,这样才能保证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但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师数量有限,无法实现小班化教学。因此,在引进拓展训练项目的时候,必须要加以改进和创新,使其更切合小学体育教学。(2)拓展训练授课时间较长,一般为1~2天,目的是以连续的项目体验刺激学生,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而小学体育课程每节课只有40分钟,容易影响拓展训练的效果。解决方式是要根据小学体育的教学特点,创造适合小学体育教学的新的拓展项目,以提升反思和教学效率。(3)拓展训练项目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引入小学体育教学中时,要注意降低危险度,形成一套科学、实用的安全防护机制,以保证教学安全。

参考文献:

[1]朱同祥.论“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快乐体育教学[J].体育世界·学术,2006.

[2]党挺.体育强国进程中我国学校体育的困境与发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拓展训练小学体育体育教学
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开展
拓展训练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