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慧慧
【选题背景】
高年级学生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小学生在步入高年级后,一些惯性思维就会出现。好的惯性思维可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熟能生巧,但是一些惯性思维会限制学生思维。为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变通,增强其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特选择此主题。本课意从学生感知思维的奇妙,寻找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循序渐进,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使创新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动力和快乐源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思维的奇妙,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2.使学生学会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开放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1.锻炼学生的思维,摆脱思维惯性。
2.突破自我界限,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善于发现。
【教学难点】
突破自我界限,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方法】
思维训练、故事感悟、脑力激荡法、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心灵点击
(一)指令拍掌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一个叫作“我说你做”的游戏。我说哪里,你就指哪里。准备好了吗?
眼睛,鼻子,嘴巴
眼睛,鼻子,嘴巴
眼睛,鼻子,耳朵
(老师说,学生指相应位置。)
师:哎,我说的是耳朵,怎么有的同学还指着自己的嘴巴呢?
这是习惯性的想法,而这样的习惯性想法就叫作——惯性思维。
(二)打开思维新世界
师:同学们,惯性思维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有个小作者就依据惯性思维编了一段小对话。故事发生的情景是:门内有一个小男孩,门外一个精灵怪物,他用链子拴来了一个很庞大的东西。这是他俩门内外的一段对话……
1.我请同桌练习读一读,左手边的人读A,右手边的人读B,先感受一下。
2.我请一对同桌来读一读,演一演,其他同学想一想门外的精灵怪物叫什么,他手里拴着的又是什么。
A:哒哒哒……
B:谁呀?
A:我!
B:我是谁?
A:对!
B:什么对?
A:我是谁!
B:这就是我想知道的!
A:什么是我想知道的?
B:我是谁?
A:是的,就是!
B:就是啥?
A:是的,我用链子拴来的“就是啥”!
B:链子拴来的就是啥?
A:是的!
B:是啥?
A:不,“就是啥”!
B:这正是我想知道的!
A:我告诉过你了嘛——就是啥!
B:就是啥?
A:是的!
B:是啥?
A:是的,我带来了!
B:你带来了啥?
A:就是啥——这就是我带来的。
B:我是谁?
A:是的!
B:滚开!
A:哒哒哒……
师:这位同学,你为什么笑?
生:都把我绕晕了。
师:哦,那你知道门外的人名字叫什么呀?
生:我是谁
师:那他链子上拴的呢?
生:就是啥。
师:那门内的人为什么听不懂呢?
生:没有人名字是这样的,太奇怪了。
师:是呀,我们的惯性思维告诉我们“我是谁”应该是个问句,而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名字,这多会引起误会呀。而小作者正是用了这个惯性思维,让对话变得有意思起来。你想说这个小作者的思维——
生:多奇妙呀。
师:对呀,同学们,我们也可以有这样的思维。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打开一个思维的新世界,看看在这个思维世界,你能收获几顶思维帽子。(板贴课题)
【设计意图:从热身游戏开始,让学生保持放松的心态。对话表演,让学生对思维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其对思维的探索欲望。】
二、创造性思维帽——心灵探索
(一)逆向思维帽
师:同学们,请看,今天江老师收到一个漂流瓶,它是漂洋过海,在海里飘荡了很久,才来到了江老师的手中,里面装着江老师好朋友的信,可是江老师怎么打都打不开。这上头有个瓶塞,谁能来帮帮江老师?
师:你来试试。
(生把瓶塞给摁了进去)
师:哇,江老师都没有想到。我只是想到把瓶塞拔出来,可是这位同学,他把瓶塞推了进去,这和老师的方向是——
生:相反的。
师:像这样和通常思维方向相反的,我们就叫——
生:逆向思维。
师:对的。(板贴逆向思维帽和小组逆向帽)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有时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呢!赶紧来看看好朋友给我写了些什么?
现在请你们帮帮老师,最先知道入口的同学上来拍铃铛,时间1分钟。老师说开始才能开始。(组长发迷宫纸)
师:开始!
(很快就有一个学生上来拍铃)
师:我来问一问,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是从从后往前找的。
师:咦,你为什么从后往前,照理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哇!你怎么会从终点走的呢?老师觉得很不理解。
生:起点有3个口的啦,我要一条条试探,从终点多快呀。
师:(恍然大悟)原来你是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从后往前,这是一种好方法,老师要拜你为师。同学们,当我们平时在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妨换一换角度去思考,带上我们的逆向思维帽去打破思维定势。
【设计意图:通篇用一个漂流瓶进行情境创设,从瓶塞的打开到找出口,都是锻炼学生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学生在情境营造中感受逆向思维带来解决问题的妙处。】
(二)拓展发散思维
师:信拿出来了,哎,这信上还有个夹子呢,扔掉吧,可惜了。它还可以用来干什么呢?同学们,我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一个人记录,最后记录人发言。限时2分钟。
(小组讨论汇报)
师:哇哦,小夹子还有这么多用处呐。刚刚我们头脑风暴了一下,大家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去,讲了这么多好方法,这就是——发散思维(板贴发散思维帽)以后遇到问题,我们也可以用头脑风暴去发散,带上我们的发散思维帽让生活处处充满小智慧。
师:同学们,江老师刚刚发现这个小组记录的方法和你们不同,大家看——他们用的是思维导图的形式,这是记录发散思维的一种好方法。(出示PPT,夹子用途的思维导图。)
师:夹子的用途除了我们刚刚交流的那些,肯定还有很多,所以江老师用上了省略号。
【设计意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学生思维都发散开去,这是脑力激荡法,是创新性思维训练的好方法。学生学会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有利于人脑扩散思维的展开。】
(三)培养质疑思维
师:好啦,夹子也有它的去处啦。瓶子我可要好好放起来,还能灌灌水。哎呀,这个塞子塞进去了,可怎么拿出来呀?这样子,杯子以后还怎么用啊?谁来帮帮江老师?
(生从杯底拧开杯子)
师:你怎么知道?真是见多识广——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柠檬杯。(播放视频)
师:认真观察下杯子,可以用上刚刚学过的思维,从头上取不出来,可以从尾部(贴逆向思维帽),很会学以致用。
师:哎,同学们,看了视频,你知道柠檬杯有什么用途吗?
生:除了让我们每天喝上水,还可以让我们每天喝上新鲜果汁。
师:一般的水杯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吗?
生:不能。
师:对呀,同学们,当美国人发现普通的杯子存在着局限性,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就会想办法改进它,这就是我们要说的——质疑思维。当我们面对周边的事物能够提出自己的疑问,提出自己的怀疑,就说明我们对这件事情有了独立思考,有了思考,才会有创造。
【设计意图:敢于质疑是创新思维的开端,本环节从生活用品着手,引入“柠檬杯”,让学生知晓生活中可以观察物品的不足,提出改进,也为下一步学生的创新发明做铺垫。】
三、思维帽实践——心灵护航
师:你们有没有观察过你的学习用品或生活用品,有没有发现在使用它们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你来说,你来说。
生:自动笔老是断笔芯吧。
师:同学们,你能用上你的思维,找出你的学习用品或是生活用品在使用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办法,写出一份金点子设计方案吗?
我们来做个小小发明家,起个有创意的名字,并附上图例说明。(限时8分钟)
师:时间到,请每组推选一位上台来分享你的发明。
(学生分享,略。)
师:同学们,看了这几种发明,你有哪些收获?想对哪个发明发表下你的想法?
生1:他的设计贴近我们的生活。
生2:他的设计能满足我们的生活需求。
生3:他的设计有新意。
师(相机点评):
他把这么多功能集中在一起,其实用上了创造性思维中的组合思维。
站在妈妈的角度看待世界,看问题,这是换位思维。
将效率作风贯穿在思维活动中,这就是效率思维。
给铅笔插上了翅膀,多有想象力呀,这就是想象思维。
这里头××是个亮点哟,这就是灵感思维……
(板贴省略号)
【设计意图:学生学习创新性思维的三个思维方面,再结合自己生活实践进行发明创造,用自己的综合性思维进行发明,教师也相机指出创新性思维远远不止这些,鼓励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由教师先给扶手,再到学生的自我创新,体现其层层推进的过程。】
四、总结感悟——心灵牧场
师:思维世界中有很多思维帽,用上几顶,或许就会给你的世界带来很大的不同。你看,这些创意小发明就是在思维的不断运转中产生的:
家用降雨提醒器:只要外面下雨或下雪,提醒器就会发出光和声提醒用户。
土豆供电的时钟:无需电池,将锌板插在土豆里面,作为电池正负极产生电流供电。
巧克力甜蜜台灯:利用倒液体巧克力的瞬间画面作为台灯,非常有创意。
甚至是我们的手机,思维动起来,就有不同的拍摄效果,你看——
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以后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不断动脑,时刻提醒着自己带上思维帽,做个创新型的学习者。
【设计意图:视觉的冲击总会给学生带来一些感触和收获,从生活中现有的发明中汲取一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发明,他们也可以成为是下一个“爱因斯坦”,有着无穷的动力,从而激发他们发明的兴趣,促使其在生活中思维的创新。】
五、课后作业
1.回家后可以将你的想法讲给爸爸妈妈听。
2.继续完善你的小作品。
3.带上思维帽,驰骋思维世界。
附教学板书:
你有几顶思维帽?
逆向
发散
质疑
……
【教学后记】
从之前的初稿到目前的定稿,每一次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进步,一次成长。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每一次上课后,教案都要与校内老师仔细钻研,针对于不同学段的孩子进行适当的修改,最后就教案和学段的契合度选择了五年级。执教过程中,我也试图利用多个活动,巧妙地将各个环节串联起来,真正达到引导无痕的境界。
几次教学下来,回顾自己上课的几个环节,我想从教学效果来讲,基于问题的学习还是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而突破自己常规思维的几个问题更引起了学生对创新性思维的共鸣,学生在新的心理知识中找到了新的学习生长点。这节课学生的思维是有“体验”的思维,在游戏进行的情境中,学生产生了情绪波动和情感变化,这种体验不仅启动了思维而且维持了思维的高速运转,也使“创新性思维”在活动中得到了很好的演绎。在小组活动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由于相互激发而被调动得兴趣盎然,答案的丰富多样也促进了思维的灵活多变。
在思考教学设计的时候,我想我并不仅仅是教学的设计者,也是思维活动的参与者。我在苦思冥想,想设计,想环节的时候,也会在想,能够把人限制住的,也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维空间是无限的,像曲别针一样,至少有亿万种可能的变化。现在,我也在思维的圈子里,没能创新,我也要利用创新性思维的方法训练自己,所以我也在思维领域进步着。
反思自己的课堂,还有几处不足的地方,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时候,我还是需要更多的放手,让学生更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上,我应该谈一些自己听后的感受,作为心理老师,不评价不判断,只是纯粹地分享“你的信息”和“我的信息”。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上,多多和学生进行磨合,擦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