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海刚 赵霞
额尔齐斯河畔的远教人
◎苗海刚赵霞
讨论制片工作
阿尔泰山的巍峨山色渲染出坚守责任的敬业情怀,额尔齐斯河的清秀水波荡漾着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在新疆阿勒泰有这样一支团队,他们用对边疆人民的炽热情怀,以远程教育为如椽巨笔,在这美丽的土地上挥洒出一幅远教惠民的时代画卷。这支团队,就是新疆阿勒泰地区远程教育管理中心。
二十五载岁月匆匆,求落实学用服务走遍民居毡房;半生奉献足迹长长,为寻访党员典型踏遍田野牧场。中心主任张培军可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老电教”,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扛起了摄像机,后来又进入当时的组织部电教中心负责拍片,可说半生都奉献给了荧屏。如今作为阿勒泰地区的远教掌舵人,他更是时刻将“与时俱进”和“亲力亲为”担在两肩。
2005年,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在阿勒泰铺开。阿勒泰地区地域辽阔,为了能让居住分散的农牧民都能够真正了解远程教育的好处,他没白天没黑夜地跑。累了,就随便找个地儿打个盹,饿了,遇到啥就吃点啥,淳朴牧民家的一碗奶茶也曾让他暖得掉泪……终于,远程教育在阿勒泰落地扎根了,整整瘦了一圈的他欣慰地笑了。如今的阿勒泰远教工作已经位居全疆前列,每当看到群众因远教而受益,张培军就更加坚定对远教事业的守望之心,这也是他一直眷恋的半生缘。
编辑视频,不在话下,这来自于平时的学习积累;设计图文,手到擒来,全凭专业知识的厚积薄发。中心副主任苟丰全可谓经历丰富,多年的基层实践经验让他成为中心毫无疑义的“多面手”。无论什么环节出现了人员断档,他总是能及时“补缺”,大家都笑称他简直成了一名“救火队员”。
在打造远程电子平台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苟丰全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加班加点搜集整理各项相关资料,一忙就到大半夜。记不清多少次,他顶着夜晚的星光走在无人的街道,等到了家,也顾不得洗漱倒头便睡。作为业务上的多面手,他常要承担起更多的工作,但因为心中有责任,所以他乐此不疲。
为了让哈萨克族群众搭上信息化服务的快车,她当起了“小学生”,誓要把一切中央的富民信息都转换为哈萨克民族文字;为了让网站成为边疆群众的致富金桥,她成了“技术控”,如饥似渴地汲取网站设计和维护知识。她就是中心的茹仙·马合苏提科长——额尔齐斯哈萨克语党建网站的“创建人”。
八年前,从电视台播音编辑岗位上调到远教中心的她对业务一窍不通,但为了更好地完成网站建设任务,她开始了从技术维护到栏目设置、信息更新的全面学习。有一次,为了弄明白网站管理后台的具体操作技巧,她索性拿自家的电脑做起了试验,结果导致电脑彻底罢工,闹得家人哭笑不得。如今八年过去了,额尔齐斯哈萨克语网站就像她八年精心培育的花儿一般光彩绽放,成为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族党员群众生产生活的得力助手。大家都夸她:“你这个‘网站推手’可给我们推出了一道大餐。”
树立精品意识,突出寓教于乐,是他从事制片工作十年的追求,党的各种政策文件他深读了一次又一次,只为在片中的解读能更透彻;研习拍摄手法,注重以情动人,各种艺术书籍他翻了一遍又一遍,只为镜头中的呈现能更细腻。他就是中心的资源建设科科长何会来。
平时,何会来最爱琢磨党教片了,没事就对着课件研究:这儿的镜头应该再慢些,那儿的画面画质有些低。外出采访拍摄时,他更是和拍摄对象打成一片,细心讨论、耐心交流。他常说,作为一名党教片制片人,只有人与机器共同融入情境中,才能拍出打动人的片子。有一次,为了拍摄一组主要镜头,他在野外呆了整整一天,饭都没顾上吃,真是踏着晨光出发、伴着夜色归来。但他觉得这些苦都是值得的,因为收获了一帧帧可贵的视频资源,收获了代表上级肯定的证书和奖杯,收获了基层群众发自内心的感谢。当他收获这些时,他知道,他的心血没有白费。
(作者单位:新疆阿勒泰地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