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燕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
沈 燕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目前,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目标定位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人才评价手段单一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应以“充分彰显学校和企业主体间性”为价值取向,构建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包括校企协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集体审议”课程决策机制、搭建校企信息互馈平台和形成校企协同考核机制等.该机制以“充分彰显学校和企业主体间性”为价值取向,以形成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运行通路.
高职教育;工程管理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是指土建大类中的工程造价、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监理等专业.目前,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学校与企业合作深度不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合理、课程内容设置偏离实际、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迫切需要探索建立校企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运行机制.
1.1 目标定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培养目标是高职人才培养的方向,并决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但高职院校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存在定位不明确,不清晰的问题.一是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明确指出工程管理专业重在管理能力的培养,对于土木工程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要求仅仅是熟悉.而建设部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于1999年制定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明确培养目标对技术、经济、管理、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的相关知识均要求掌握,并且突出了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地位.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不统一形成了两种倾向:一种偏管理,一种偏技术,这造成了相关院校制定该专业培养目标的困惑.[1-2]二是各高职院校论证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时,由于未能充分掌握企业一线的实际动态,使得企业需求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也会采用问卷调查、听取企业专家意见等方式来了解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这些方式由于缺少对企业需求的深度调研和深入分析,不能准确把握企业实际要求.有关研究资料显示,目前工程管理类专业培养的学生知识水平基本能够满足需要,但存在社会适应困难、专业实践能力不能完全胜任建筑企业岗位需要等问题[3].
1.2 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
课程是影响人才培养成效的关键环节,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蓝图”的“图纸”.但是,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仍然没有摆脱本科教育的惯性思维,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从本质上来看是本科的压缩版,课程结构以静态的“学科课程”为主,缺少反应工程管理一线的实际“经验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侧重于对学科知识系统性的整合和理论性的提升,不符合高职学生“擅长形象思维,不善抽象思维”的特点,而“经验课程”和“活动课程”,强调工作经验和操作活动的课程才能调动高职学生的积极性,则更契合实际管理岗位需求.所以,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经验课程”和“活动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是企业的实际工作需求,这里的“经验”应该是“学生未来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经验”,这里的“活动”应该是“未来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课程设置开发更多的“经验课程”和“活动课程”,不应该被看作是仅仅基于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做出的“可接受性”的妥协,而应该看成是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在贯彻高职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内在要求.
1.3 企业在人才评价中缺席
当前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方式单一,呈现院校一极化,企业在评价中处于缺席地位.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总体评价,院校一般会通过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来收集企业的数据和信息,企业在反馈时并不十分重视,因为这不是他们的“分内”工作.对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评价,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基础薄弱,企业参与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深度有限,即便是在顶岗实习环节,学生全部安排去企业实习,往往因缺少灵活的沟通平台,院校对企业的反馈也知之甚少.此外,当前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评价方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注重卷面考试、注重结果鉴定阶段,缺少过程性评价.评价结果无法反映学生对工程实际知识和管理技能的掌握.比如传统的纸笔考试不能准确测量出学生在施工现场运用施工规范的能力,也不能测量出学生面对较为复杂的工程管理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如何处理问题的能力.
为了解决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迫切需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4]从词源学分析,“协同”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或曰协和、同步、和谐、协调、协作、合作,是指协调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资源或者个体,协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标的过程或能力[5].我们认为,建立校企协同培养机制的本质是要充分彰显学校和企业的“主体间性”,即在校企协同培养人才过程中体现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交互作用,发挥学校和企业交互主体性.
“交互主体”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学校和企业都是协同培养人才的主体.协同培养需要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者主体性,非此即彼的二元论思维都不利于校企协同培养人才工作的开展.其次,学校和企业这两类主体彼此间在尊重差异和理解彼此利益诉求的前提下展开持续的交往.协同合作的内涵即实现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在涉及到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各个重要环节诸如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设置、教学实践和评价中实现“全程联手”、“互动共存”和“有效沟通”,从而改变长期困扰我国校企合作实践中深度不够的问题,提高校企协同的育人功能[6].
基于协同机制尊重差异,优势互补的特点,构建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就是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运行通路,包括校企协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集体审议”课程决策机制、搭建校企信息互馈平台和形成校企协同考核机制.下文以浙江T院校在实践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构建校企协同培养的实践为例,详述其过程.
3.1 协同确定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性关系到专业发展的前途.工程管理类专业毕业生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企业与院校都有责任为培养满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应用型人才而努力.T院校成立了行业指导委员会、学院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发展委员会三个机构,协同学校和企业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致力于确定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企业专家负责行业背景调研、社会人才需求分析、明确岗位要求与职业标准;学校负责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相关行业企业专家的论证下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由各系教研室进行教学实施.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需根据具体岗位要求、职业标准来确定培养方案.企业根据现阶段行业提出的对从业人员的条件和要求,制定相关岗位的职业标准,并由学校制定培养目标.T学院确定的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造就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使其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包括工程技术知识,职业道德与职业能力三个模块[7],把职业道德、诚信和职业素质与技术知识和个人的职业技能有机结合(见图1).
图1 协同培养目标构架
3.2 建立校企协同“集体审议”课程决策机制,设置工管类专业课程体系
课程是连接人才培养目标和学习者的中介和桥梁.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下如何设置出符合企业需求、社会发展趋势和学生心理逻辑的合理课程,是影响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美国课程研究专家施瓦布提出“实践性课程”理念,即课程是由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要素构成的,这四个要素间持续相互作用便构成实践性课程的基本内涵.我们认为,高职工程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其本质也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在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中,借鉴施瓦布论述的课程开发应当通过“审议”课程集体来审议,找到在实际中如何缩小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的关键[8].
(1)成立课程“审议”机构——课程审议小组
该小组由两个层级组织组成:第一层级在行业(区域)、企业、学校参加的校企合作三个委员会的共同作用下运作.行业协调委员会在宏观上对涉及行业人才的需求标准进行趋势预测,专业教学委员会论证该人才标准在教学上实施的可行性,校企协调委员会将对该过程进行协同管理,在尊重双方差异的基础上将课程设置大纲交予第二层级——教学开发论证小组,教学开发小组由企业带头人和院校专业带头人为主要成员组成,对第一层级各方“审议”后的意见落实到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中.
(2)校企协同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T学院围绕确定的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校企协同设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按照技术、管理、经济、法律四个平台进行架构.技术类课程包括工程识图、房屋建筑学、建筑材料、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工程结构学、工程CAD等;管理模块课程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造价控制与管理、工程进度控制、工程监理等;经济模块课程包括统计学、会计学、工程经济学、工程概预算、工程招投标、等;现将法律课程纳入基础课程模块中,包括高数、大学英语、计算机、思政、工程法律与法规等.各专业根据侧重不同,选取模块内相应课程着重教授.
(3)课程体系贯穿工程全生命周期
为了使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符合企业需求,将课程体系纳入工程实施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项目建议书到竣工验收的各个工程管理阶段.T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设计贯穿了针对于不同工程阶段的个性化内容.例如,工程项目拟建初期,要求对工程作前期财务评价;工程设计阶段进行设计概预算;招投标阶段,学生能站在业主角度编制标底或作为投标单位编制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项目建设实施阶段,要求学生站在施工单位的立场做出每月进度款结算价;工程竣工时,课程内容设置为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
3.3 校企协同考核专业人才,聚焦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考核结果是对培养目标的一种反馈,应由社会、行业和企业(或用人单位)共同参与,将原有的考核方式逐步转变为以企业考核、过程考核、实操考核为主,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多元化的评价需求.校企协同机制下,作为协同系统的子系统要维持主体的正常运行,首先按照目前设定的协同机构,明确行业、企业、院校的相互作用机理,达到内部平衡,因此内部考核指标需一致;其次,一个完整的系统同时存在于整个市场大环境中,需满足外部文化、政策、科技环境的要求,则考核指标要与外部环境相适应[9].内部考核始终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特色,将工管类专业就业准入制度融入到课程考试中,高职院校利用教学实训基地等现有条件申请成立职业技能鉴定点,学生进入企业前完成技能鉴定,院校鉴定站为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建立了桥梁,在系统内完全达到互相认可.课程考核知识体系征求企业行业建议,基本符合职业技能考核体系,教材与技能考核资料整合,或按照项目教学目标整改现有教材.从学生入学到进入企业前一部分培养实施主要由学院承担,企业协同制定目标与考核体系,外加经费投入,进入企业后考核方式转为过程考核与实操考核,以此完成人才的全过程培养.
3.4 建立校企协同“信息互馈”平台,沟通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信息
从校企合作的现状来看,双方共同利益诉求和权利主体地位上产生了不平衡的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借助外部资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还很少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建立互惠共赢的利益机制;其次,企业出于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追求,对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需求并不高,不会主动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和动力明显不足[10].因此,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只有建立在沟通与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增强系统内各方利益契合度,形成互利共赢能的局面,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为了达到稳定的协同培养模式,最不可缺的就是建立“信息互馈”平台,一方面通过交流,校企双方消除隔阂,了解对方对人才培养的整体思路;另一方面培养过程的商榷,培养成果的追踪,培养评价的改进都可在此信息沟通平台上完成,随着科技发展,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学生培养方案都可记录在交流平台内.而21世纪最易寻找的也是交流工具,为了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加快协同培养进程,协调各方利益诉求,“信息反馈”平台亟需完善.
[1] 吴耀兴,陈政辉.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123-125.
[2] 初建宇,王海霞.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3):165-167.
[3] 刘 莉,高职院校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 沈 燕.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基于“5321”模式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15(7):49-52.
[5] 查冲平.协同学习系统的协调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6] 王冬吾.“校企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30-33.
[7] 刘迎春,金永超.CDIO工程教育模式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比较与借鉴[J].计算机教育,2012(19):89-92.
[8] 严志莉.校本化课程实施中教师课程审议的个案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9.
[9] 范云翠.校企共建工程研究中心的协同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10] 李 欣.我国高等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师范大学,2012.
Construction of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for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SHEN Yan
(Zhejiang Tongji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ngzhou 311231, China)
Currentl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about how to train professional talents for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s, for example, unclear objectives, unreasonable curriculum and single assessment,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 suggestion of how to construct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re proposed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holds the value of “fully demonstrating the subjectivity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olving measures, including college-enterprise co-determined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by “group-thinking”, setting up information exchanging platform and the forming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ve assessment tool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ject management major;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s;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
2016-02-23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Y201534277)
沈 燕(1966-),女,浙江萧山人,研究员,从事高校教育管理工作.
G642.0
A
1008-536X(2016)06-0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