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运动把握规律》教学设计

2016-12-12 07:52王贵武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6年9期

王贵武

[摘要]高二学生对运动与规律的现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现象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办”缺乏理性思考。《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一课的教学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力求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呈现给学生,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对情境的分析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在活动中感悟新知。

[关键词]展示课件 设计意图 活动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250065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为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二框。本框是在第一框题的基础上,对“如何看待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这个问题的进一步解答。在强调尊重规律客观性的同时,又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本框也为第五课的教学设下伏笔,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教学采用的策略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合作探究——达成共识。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师:现在我们来上课,在学习新课之前,首先来看一则趣味哲理故事,希望同学们在阅读中,认真品味其中蕴含的哲理。

[环节一]

[展示课件]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要,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

师:从哲学的角度如何看待欧布里德的荒唐行为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设计意图]1.许多故事不仅吸引人,而且蕴含丰富的哲理。因此,创设故事情境导入新课,可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课堂。2.一材多用,为后面分析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做好铺垫。

[环节二]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机械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认识运动、社会运动)。

[活动探究]归纳这五种运动的共性。

[设计意图]情境创设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对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运动的含义。

[展示课件]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一、运动(板书)

1.含义(板书)

[环节三]

[活动探究]如果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了,会有什么结果?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哲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容易理解的问题入手,通过探究,归纳总结出运动和物质的关系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板书)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板书)

[环节四]

[展示课件]五种具体运动形式的画面。

[活动探究]这五种运动的承担者是什么?

[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通过对五种具体运动承担者的分析,归纳出运动的承担者——物质。

(2)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板书)

[环节五]

[活动探究]有同学说,物质可以离开运动,比如此刻教室的桌子就没运动,这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于学生有疑惑处设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究让学生明白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归纳出运动和静止的特征: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联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静止(板书)

(1)运动和静止的特征(板书)

[环节六]

[活动探究]根据静止的现象及运动的含义归纳静止的含义。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出静止的含义。

[展示课件]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体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静止的含义(板书)

[环节七]

[活动探究]根据前面的分析,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归纳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展示课件]

(3)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板书)

[环节八]

[展示课件]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

A

a.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b.新陈代谢

c.彗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

B

a.春夏秋冬四季更替

b.水往低处流

c.苹果落地

d.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C

a.守株待兔

b.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规律的感性认识入手,通过三组判断,分别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进而归纳出规律的含义。

[展示课件]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二、规律(板书)

1.含义(板书)

[环节九]

[活动探究]规律是有的领域有,有的领域没,还是所有领域都有?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归纳出规律的特征之一——普遍性。

2.规律的特征(板书)

(1)普遍性(板书)

[环节十]

[展示课件]拔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

[活动探究]拔苗助长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为什么会事半功倍?这两则成语对我们有何启示?

[设计意图]通过两则学生熟悉的成语,让学生明白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2)客观性(板书)

3.规律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方法论(板书)

(1)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板书)

[环节十一]

[活动探究]规律是客观的是否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此问题的探究,使学生明白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2)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板书)

[环节十二]

[畅谈收获]学生小结(略)。

[设计意图]让学生始终做课堂的主人,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回顾、内化,形成体系化的认识,并学有所得、升华情感、反思导行。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