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勇 梁迎暖 唐 青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 215345)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实践与体会
谢 勇 梁迎暖 唐 青 (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农业服务中心 215345)
为进一步促进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近几年机插水稻的示范推广工作实践及机插水稻的特点,提出了包括重点做好适时早播早栽、培育壮秧和提高移栽质量3方面的技术总结。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早播早栽;培育壮秧;移栽质量
机插水稻是水稻高产、稳产、高效的一种重要栽培方式,江苏省昆山市淀山湖镇从2007年开始示范推广新型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应用。近几年,淀山湖镇水稻单产逐年刷历史新高, 2005-2009年全镇水稻每667 m2年平均单产为559 kg,2009-2014年全镇水稻每667 m2年平均单产为622 kg, 2015年全镇水稻每667 m2平均单产达628.5 kg,其中机插水稻的成功推广功不可没。为进一步促进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笔者通过近几年机插水稻的示范推广工作实践,并结合机插水稻的特点,认为重点做好适时早播早栽、培育壮秧和提高移栽质量三方面工作是机插水稻的技术关键。
机插水稻育秧秧龄仅15-20 d,全生育期虽比直播稻长,但比常规移栽稻及旱育秧25-30 d的秧龄要短,所以机插水稻的穗型要比常规移栽稻、旱育秧小。为避免这一缺陷,必须做到适时早播、早栽,适当延长生育期。
1.1 做好宣传培训
向所有的规模经营示范户宣传机插水稻的好处和具体实施方法;同时做好对镇、村农技人员和各村规模经营大户的技术培训,确保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落实到位。
1.2 确定机插水稻面积
只有确定了机插秧面积,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包括秧田面积、营养土、播种机和高速插秧机、育秧硬盘、运秧车辆以及技术工人等在内的各项准备工作。
1.3 排好播种与移栽日程表
为保障顺利完成全镇水稻机插任务,要安排好规模经营大户机插水稻的播期与栽期日程,若过早播种,会造成移栽时压力大、日移栽量过大;若过迟播种、移栽,则会影响水稻高产稳产。因此,各机插秧农户必须顾全大局、通过协商,确定每个人的播栽期。
俗话说“秧好半熟稻”,培育壮秧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这就要求做好选种、浸种、播种及秧苗管理等工作。
2.1 整好秧田
秧板应做到“实、平、光、直”,秧田四周开好围沟,确保灌排方便。秧板规格:秧板宽1.4-1.5 m,沟宽0.35 m、深0.2 m,四周沟宽0.3 m、深0.25 m。秧板可提早做好通气秧田,也可在播前7-10 d做好水秧田。
2.2 准备营养土
在没有完全掌握基质育秧的情况下,淀山湖镇目前仍以细泥作营养土。营养土主要来源于蔬菜地、水稻田和鱼塘塘埂的表土,在田头初步打细晒干后,运到播种点,再用专用打泥机打细泥土,并拌入机插秧专用壮秧剂,注意细泥必须经0.5 cm孔径的铁筛过筛。一般每667 m2机插秧大田准备营养土90 kg以上,其中20%的细泥作盖籽泥不必拌入机插秧专用壮秧剂。每667 m2大田拌壮秧剂0.8 kg,关键是要拌匀。
2.3 种子处理
浸种前晒种1-2 d。浸种药剂选用17%杀螟·乙蒜素(杀螟丹5%、乙蒜素12%)可湿性粉剂,对水300倍搅拌均匀,浸种48-60 h。浸种后捞出(不清洗),常温催短芽后播种。
2.4 工厂化流水线播种
机插水稻工厂化流水线播种,是一项技术要求高、操作要求规范的系统性工程,必须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才能确保顺利实施。盘内营养土厚度应控制在2-2.2 cm;调节喷水量至盘土水分充分饱和;播种量,正常发芽率(90%左右),杂交粳稻每667 m2大田播种量1.5-1.75 kg(80-87 g/盘),常规粳稻每667 m2大田播种量2.5-2.8 kg(115-125 g /盘);盖籽泥厚度以盖没稻种为宜,掌握在0.3 cm左右;日播种面积根据每日投放插秧机来确定,一般每台流水线播种机的日播种量需配套7台高速插秧机,移栽面积约18.67 hm2。
2.5 暗化处理技术
暗化出苗一般选在室内常温下进行,室外暗化应搭好防晒、防雨、防大风的钢管大棚。秧盘叠加盘数一般掌握在30-40盘为宜,叠放太低浪费室内空间,叠放太高不仅容易倒塌,还会导致盘内温度偏高、发生恶苗病。同时,叠放时要留有通风通道,打开门窗。暗化处理时间宜掌握在60 h左右,以80%芽苗露出土面1.0-1.5 cm即可摆盘入秧田,且进行秧苗管理。
2.6 加强秧田管理
(1)盘秧移到秧田后,要及时覆盖无纺布、灌足跑马水。(2)科学管水,在无纺布覆盖期间,要保持盘面床土湿润、不发白。(3)科学施肥,一般床土使用壮秧剂培肥的,秧田期可不再追肥。(4)移栽前3-5 d揭掉覆盖无纺布。(5)移栽
前3-4 d控水炼苗、盘根,并用好起身药。
机插水稻移栽质量也是确保水稻高产的关键之一,重点是做好秸秆还田下的大田平整工作,再配以合理的移栽密度及减少植株损伤,同时做好移栽前及移栽后的肥水管理工作。
3.1 大田准备
大田耕整包括耕翻灭茬、晒垡、施肥、平整、耙地等作业环节。总的要求是提高秸秆与泥土混合均匀度,尽可能增加秸秆埋深和埋没度,提高麦秸机械还田耕整平整度。具体方法为:(1)收割小麦时留茬要低,小于15 cm。(2)收割机一定要有切碎装置,麦秸秆要切至10 cm以下。(3)旋耕前一定要用人工挑匀秸秆。(4)机插前应尽早进行旋耕整地,采用一旋一耙的耕整技术,尽量做到干耕晒垡,耕深12 cm以上。(5)耙地前最好泡水2-3 d,一方面是泡松土壤,另一方面促使秸秆增重贴土,提高机械旋耕埋草的作业效率。浅水耙地应掌握田间水层2-3 cm,水层过深,表层泥土不易起浆,影响泥草均匀混合;水层过浅,不利于田面平整。耙平整后需适当沉实后栽插。
3.2 移栽规格
(1)常规稻,每667 m2栽插1.6万穴左右,每穴3-4株,每667 m2基本苗5万-7万苗;(2)杂交粳稻,每667 m2栽插1.4万穴左右,每穴2株左右,每667 m2基本苗3万苗左右。
3.3 减少植伤
为减少水稻根系植伤,淀山湖镇配套了运输水稻秧苗的专用车辆和工具,做到了秧苗从室内暗化到秧田、到大田的无伤害作业。
3.4 大田水浆管理
(1)耘田时水要小,以利于秸秆还田时麦秸秆与泥土充分打糊。(2)机插移栽时要上好水层,即在小麦全量秸秆还田的田块中,水层控制以低处有水、高处见泥为宜。同时,为防止壅泥,耙平后需沉实1-2 d,土质粘重和泥土偏烂的田块可适当延长沉实时间,达到表土上细下粗、上烂下实。栽插时,以秧苗入泥0.5-1.0 cm为宜,做到秧苗不漂不倒。(3)栽插时遇晴天,栽后要及时复水,阴天、雨天可不上水。(4)栽后隔天一般要上水(雨天例外),以灌浅水、薄层水为宜。活棵后要脱水露田2-3 d,促进根系生长。
3.5 施足基肥
基肥要在机插前或耘田前施入,使肥料与耕作层充分混糊,以慢慢发挥肥效,且产量水平高的田块要适当增加基肥用量。一般基肥施用量:常规粳稻每667 m2施45%复合肥25-30 kg、碳铵25 kg或尿素10 kg,杂交粳稻每667 m2施45%复合肥30-35 kg、碳铵30 kg或尿素12.5 kg。
3.6 化学除草
机插水稻大田的化学除草采用“二封一补”的方法,即2次土壤封闭处理和1次茎叶处理。
3.6.1 一封(第1次化除)
在机插后3-4 d(有新根长出时)进行第1次封闭处理,每667 m2用30%亮镰(苄·丙草胺)100 g,拌肥或拌细土10-20 kg均匀撒施,施药后要保水5-7 d。
3.6.2 二封(第2次化除)
在第1次化除后12-15 d进行第2次封闭处理,每667 m2用10%丁·苄微粒剂600 g,拌肥或拌细土10-20 kg均匀撒施,施药后保水5-7 d。
3.6.3 一补(第3次化除)
两次土壤封闭处理后,对田间杂草仍较多的田块,必须在水稻分蘖末期(拔节前)及时用茎叶处理剂进行全田除草或局部除草。
表3 淮北地区“淮稻5号”等水稻品种产量及其结构对比
3.1 “淮稻5号”是淮安市农科院杂交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其抗病性好、出糙率高、米质优良。
3.2 通过对比机插秧、手插秧两种栽种方式下“淮稻5号”的产量表现,田地较多的种植大户可选择机插秧,在产量稳定的同时,还节约了人力成本,带来较大的经济利益;田地较少的种植户可考虑手插秧,通过提高产量来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直播密度上,“淮稻5号”最宜适的直播密度为每667 m2基本苗15万-18万苗。
3.3 与淮北地区种植的其他品种相比,“淮稻5号”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都位居第1,因此,“淮稻5号”是淮北地区水稻种植户的理想选择品种。
[1] 姚金和,吴建中,王受荣,等.淮稻5号直播生育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79,81.
[2] 严桂江.“淮稻5号”品种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3,(2):26,28.
[3] 丁珊,刘晓成,吴昌兴,等.直播密度对淮稻5号和镇稻9424的影响[J].浙江农业科学,2014,(7):988-990.
2015-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