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 涛
解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路径
——基于“新媒体”概念
邓 涛
由权威辞书的释义追索“新媒体”之概念,笔者认同清华大学教授彭兰关于“新媒体”这一概念的定义。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当下,可谓之移动互联时代。移动互联是互联网行业竞争最激烈、创新最集中的领域,论其正负能量。维护网络安全,各自为战已经无效,已然来临的“互联网+”风险社会,迫切呼唤全社会的防守矩阵;新媒体治理务必与时俱进,须加强创新发展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两手硬”。
移动互联网 “新媒体” 概念 正负能量 防守矩阵
一
理论的最基本的方面是概念。人类本质上是以概念处理为基础的动物。我们整个的符号世界——一切已知事物——源于概念的形成。概念化基本上是指把事物和事件根据观察到的物质所作的分类。理论的一个目标就是提出有用的概念。概念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是贴标签。我们通过符号、通常是词语来识别概念,任何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是拥有该理论概念的一套术语。[1]
首先,本文沿着权威辞书的路径探“新媒体”概念。美国学者琼斯·斯蒂文认为,什么是新媒体?这是一个很难简单回答的问题。正如卡罗琳·马文所说,旧媒体曾经一度是新媒体,而新媒体又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到底什么是新媒体?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多重提问。那些提出问题的人通常希望了解新媒体历史与现状,也许更重要的是它的未来。[2]《新媒体百科全书》的译者、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说,新媒体首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媒体又是一个时间的概念。新媒体还是一个发展的概念。2014年岁末,熊澄宇在一次论坛上指出:现在,哪个媒体都不再是传统媒体,哪个媒体也不是新媒体,都是融合媒体。他预言,言传媒圈,普遍的趋势呈现为报纸杂志化,杂志网络化,网络看电视,电视要移动。
在英国学者鲍勃·富兰克林看来,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宽泛的传播概念,它可以指称下列这些互有联系的事物中的任何一个:新兴的数字技术和数字平台;在线新闻;电子和多媒体出版(尤其是在因特网和万维网上)。[3]
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概念和定义不可分开。它们共同告诉我们理论家所关注的方面和他们认为重要的东西。”(斯蒂文·小约翰语)“新媒体”
要从以下4个角度去理解:(1)“新媒体”是一个通俗的说法,严谨的表述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根本特征。(2)“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会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而有所发展,但从人类传播史的角度而言应是一个时代范畴,特指“今日之新”而非“昨日之新”或“明日之新”。(3)“新媒体”的新是以国际标准为依据。一些在国人看来是“新”的媒体形式,在发达国家早就有了,不能叫做新媒体。例如车载移动电视。(4)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当下属于新媒体的是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4]三年前,笔者问北京网络媒体协会会长闵大洪先生:现在可称之为新媒体的东西为何物?闵先生答:主要有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笔者以为,近年来智能手机(smart phone)(区别于传统的“功能手机”,指内置了操作系统并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手机,其重要标志是多任务处理和复制、粘贴的功能)的神速普及,为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款为智能移动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软件,具有跨各种智能终端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功能,用户通过它可快速发送短信、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新媒体用户神速增长的第一要件。
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体系的媒体形态。又称新型媒体、新兴媒体。互联网被称为第四媒体,是指其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新兴的又一媒体形态;手机被称为第五媒体。伴随传播技术的飞快发展,新的传播介质和终端不断涌现,造就了新媒体类型的多样化,如播放器媒体(MP3MP4)、阅读器媒体等,都会给原来的传播格局和媒体市场带来冲击和变化。[5]
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分会副会长、清华大学教授彭兰认为,只有对“新媒体”的特征进行辨析,才能对这个概念做出更准确的定义。从学界和业界的共识来看,对“新媒体”概念特征的概括主要集中在数字化、融合性、互动性和网络化4个方面。定义“新媒体”这个概念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它使用的不同情境。在不同情境下,这个词对应的含义有所不同。“新媒体”一词使用的情境主要包括传播介质层面、传播形式与传播手段层面、传播机构层面和平台层面,等等。综上,彭兰教授主张,“新媒体”这一名词概念的定义可以表述为:“新媒体”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在现阶段,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及其两者融合形成的移动互联网,以及其他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媒体形式。同时,“新媒体”也常常指主要基于上述媒介从事新闻与其他信息服务的机构。[6]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谢新洲预言,未来新媒体发展极有可能引发整个社会出现如下6大变革:就是可计算的未来;虚拟与现实的融合;社会结构的变革;商业即服务;知识与智能的社会化传播;促进人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主方向,它打破了网上信息传播时间和空间的界限,使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和网络融为一体。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移动互联网作为有望改变未来生活、商业模式和全球经济的颠覆性技术之首,它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变革加速融合创新,必将引领互联网发展的新潮流,极大地促进技术与产品的创新,传统行业的融合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
二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在
中国,一般指半年内使用过计算机因特网的6周岁以上的公民[7])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为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又称web3.0时代的互联网,它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
《报告》指出,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进一步普及,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截至2016年6月,我国“上网族”首超7亿,连续9年全球第一;其中,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较2015年底增加3656万人。网民手机上网使用率为92.5%,较2015年底提高2.4个百分点。仅通过手机上网的网民达1.73亿人,占比24.5%。中国网民偏爱手机上网,手机在上网设备中占据主导地位。[8]换言之,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
在内容和技术双轮驱动的大背景之下,以手机为终端的移动传播,已经成为传统媒体战略转型、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从传统报业到门户网站,从内容渠道到传授关系,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新构建传媒生态。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人民网董事长王一彪说:互联网由PC时代过渡到移动时代,经历的变化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即全球竞争加剧,形势错综复杂;技术瓶颈显现,创新压力增大;产品迭代加速,服务升级常新;内容价值回归,版权意识觉醒。在激烈的竞争中,须高度关注移动互联网连接一切的进展,这是融合人、场景和需求等新经济模式的一种发展趋势。
据官建文主编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2015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终端出货量、应用开发增速均趋缓,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不过,4G用户、移动数据流量仍保持较高增速。中国移动互联网在全球移动网络发展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分量加重。
(一)用户、终端、网络规模扩大,在全球增长中的贡献突出
1、移动互联网用户继续增长,三线以下城市占比增加;
2、移动终端出货量增长趋缓,智能手机进入拼体验时代;
3、4G网络普及大提速,网速优化效果明显。
(二)移动应用活跃度提升,带动流量收入双增长
1、移动应用异常活跃,垂直生活类应用价值凸显;
2、移动数据流量爆发式增长,增速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三)产业趋向成熟,驱动下一个万亿市场到来
1、产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对GDP贡献率提升;
2、融资并购热度不减,对生活服务领域的投资趋于理性;
3、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全球地位提升,全球化程度提高。
移动互联是互联网行业竞争最激烈、创新最集中的领域。O2O(线上与线下结合)迎来百花齐放,本地化、社交化和无界经营成为新方向。移动搜索稳步增长,移动社交进入视频时代。移动互联网从高速发展转向稳健发展、从粗放扩张转向深耕细作、从业务改造转向模式创新、从要素整合转向平台融合。[9]从高速发展转向稳健前行,这主要是就总体发展规模而言;从粗放扩张转向深耕细作,预示着企业运营方式需要调整;从业务改造转向模式创新,则是指发展战略与手段,要创造一些新的方法;从要素整合转向平台融合,这是发展本身提出的新要求,仅靠要素整合已经难有大的发展机会。
从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看移动互联网的正能量。其应用向用户各类生活需求深入渗透。除了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购物等较为常规的互联网行为,还有诸如网上外卖、网络直播、互联网理财等发展势头迅猛的互联网新业态。2016年上半年,各类互联网公共服务类应用均实现了用户规模增长,在线教育、网上预约出租车、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均突破1亿,多元化、移动化特质明显。[10]
当下全国7亿多网民、400多万家网站、近千万个微信公众号活跃在互联网这个激活个人元素的“高维媒体”之中,每天产生300多亿条信息。“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信息传播渠道。[11]互联网比我们过去所面对的那些传统媒体都多出一个维度,因此能生长出一个新的社会空间、运作空间、价值空间。互联网上最盛行的一个字就是“微”——微内容、微传播、微价值、微创新等,一系列的“微”就是激活个人这个社会基本元素后呈现的现象。[12]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社会舆论的话语平台正在向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转移。面对社会利益多元、需求多样的现状,网民中不仅呈现出“人人都有麦克风”的众声喧哗,更有充分讨论后理性行动的集体力量。社会民众通过网络热点事件发生后的社会讨论,逐渐培养了民众对社会事件的独立看法和意见表达,使“草根”具备了独立思考、彼此交流的能力,从而提升了其作为现代社会公
民的基本素养。这个过程同时也建构了社会群体的行动逻辑及行动框架,社会群体的社会动员与社会行为能力得以较大提升。(喻国明语)[13]网络技术特别是社交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和中国转型期的社会表达方式重叠,促使社会、国家间良性互动,正能量得以健康成长,最终实现今日之中国社会与政府之间的共同进步。
三
移动互联时代,网络正在让方寸之间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大,各种网络风险也随之加大。发展如此之快,细分行业的监管亟待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形势严峻、支付安全及隐私问题突出、海量信息跨时空传递对社会稳定提出挑战等堪称乱象的网络安全问题频现,威胁着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生态环境。
维护网络安全,各自为战已经无效,已然来临的“互联网+”风险社会,迫切呼唤全社会的防守矩阵。精准诈骗的背后,往往是信息的“精准泄露”。个人风险提示固然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严控信息源头。从精准打击诈骗者到精确揪出“内鬼”,治理的思维更加严谨。唯有保障大数据时代的“水源”清洁,才能让人们放心去“冲浪”。在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关键在于区分不同主体,实现治理升级。2016年中秋前夕,某著名互联网企业辞退了4名用脚本抢限购月饼的安全部程序员,被不少人批评为小题大做,但企业随后的表态说明,手握几亿人的个人信息、消费数据、金融数据,安全维护与管理不容半点瑕疵。
在互联网环境下,如果缺乏有效沟通,社会有可能陷入高度紧张和突发性事件所带来的风险之中。网络可以虚拟,但安全不能虚无,这不仅事关国民安全,更关系国家安全。维护网络安全,也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挑战。2015年巴黎恐怖袭击后,法国国民议会通过《紧急状态法》修正案,提出“紧急状态下可屏蔽内容不良的网站”;2016年2月,美国白宫正式成立网络安全促进委员会,紧锣密鼓地起草提升美国长期网络安全的“路线图”。守护网络安全疆域,与守护国家领土同样重要。[14]移动互联网为当今社会带来了更为宽泛的技术赋权、传播赋权和治理赋权,其治理转向社会治理、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的方向。通过外交出访、国际交流、世界互联网大会等活动,中国主动发声,积极向世界阐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治网理念,成为全球互联网治理的重要力量。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治理正在与时俱进。需要从文化传承的视角,从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弘扬健康向上的价值观方面来思考网络空间治理问题,建立政府监管和多方协同相结合的治理体系;需要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既发挥移动互联网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引领作用,又能守住社会价值底线。[15]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网上信息管理,网站应负主体责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主管部门、企业要建立密切协作协调的关系,避免过去经常出现的“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象,走出一条齐抓共管、良性互动的新路。[16]针对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新特点,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发展,让移动互联网成为经济新常态的新动力,要发挥移动互联网的驱动引领作用;另一方面,需进一步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培育扶持新型网络社会组织,强化移动应用程序及其分发平台的监督管理,从而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使移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注释:
[1] [美]斯蒂文·小约翰:《传播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P39
[2] [美]斯蒂夫·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P1
[3] [英]鲍勃·富兰克林:《新闻学关键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P210
[4] 程曼丽,乔云霞:《新闻传播学辞典》,新华出版社,2012.P291
[5] 童兵:《新闻传播学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P1237
[6] 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3
[7] 夏征农,陈至立:《大辞海》(文化新闻出版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P89
[8][10]张洋,喻思娈:《互联网深度塑造生活》,《人民日报》,2016.8.4
[9][15] 官建文:《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P1-7、19-20
[11] 谢新洲:《发挥新媒体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作用》,《人民日报》,2016.8.29
[12] 喻国明:《基于互联网逻辑的媒体发展趋势》,《人民日报》,2015.4.19
[13] 刘峣:《7亿网民如何影响中国社会》,《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8.15
[14] 何鼎鼎:《共治共享,构筑网络安全“同心圆”》,《人民日报》,2016.10.12
[15] 习近平:《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网络传播》网信工作座谈会特刊,2016.5
(作者为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叶宝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