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铭
摘要:所谓的"作文先导式"教学,就是指的把个体的亲身实践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然后通过学生实践来表现出教学的内容。"作文先导式"是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作文先导式"更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够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因此,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这种教学方式积极加以采用。
关键字:小学语文;作文;先导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49-02
当今语文教学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学的重点从传统的语言内部结构转向语言的功能,充分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的能力。学习语言其实在某种意义上学会在任何语境下都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语文的教学中,对语文知识点的语用成为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课上对学生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主动自觉的运用语言。
1.“作文先导式”教学的基本内涵
一般而言,"作文先导式"教学,利用作文作为教学的平台,增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学生的兴趣为基本的出发点,给学生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自主体验语文知识,形成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从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提高语文的教学效率。
在这种全新的模式下进行语文的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设置场景,鼓励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进行自主活动,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在通过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学习识字、锻炼阅读能力,充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兴趣盎然的学习。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更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努力培养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语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作文先导式”教学存在的基本形式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前语文传统教学模式,将重点放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对学生进行相应语文知识的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一是充分体现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改变以往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打破传统的版块教学体制,努力在灵活的语境中实现语文教学的互动性和综合性,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兴趣。"作文先导式"教学强调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增强实际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然后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引导学生参加交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可以学习到相应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能很好的提高阅读能力,最终实现获得新知识的学习目标。
教师利用相应的情景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切入式的教学。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拼音和识字教学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教师在各个环节都遵循学生的需求随机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随机学习拼音和识字,这样做学习的效率更好,更能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
3.“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的表述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作文先导式教学方法,教师布置相应的作文题目的时候,就应基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或者根据学生们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可以接受的范围进行写作,而不能单纯地为了写作文而写作文。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突出写作文的根本,让学生们理解写作文主要是为了表达自身的经历及感触,绝不是简单地套用模版。所以教师应尽量做到带领学生们进行活动体验,进行完相应的活动以后再要求学生们写出自己在活动当中的所闻、所见、所想,或者活动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小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及自主性。例如每周一,教师就可以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的周末生活,学习情况、娱乐内容等等都可以,及时肯定那些说得比较细致及有所进步的学生,长此以往,就会有效锻炼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及记忆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状况及相应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们每周阅读一些课外书,然后写相应的读后感,通过长期积累,学生就会储备丰富的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作文先导式教学:
3.1利用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对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的情境模式,让学生们扮演,又叫做角色扮演法,可以有效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到相应的情境当中。例如讲解李白的诗《赠汪伦》的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按照学生们的不同理解,将其分成三个角色,选出三名同学扮演汪伦、李白、旁白。通过声情并茂的表演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汪伦同李白的深厚友谊,然后联想自身送别亲友时的感觉,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然后布置一篇读后感或者有关送别的文章,这样学生写起来就会非常容易,逐渐对语文产生兴趣。
3.2利用模仿法教学。该方法主要是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读一些作文辅导书,推荐学生买那些作文书的时候尽量买一些有评价的。这样学生们在老师布置完写作任务之后就可以找到类似文章,学习该类文章的写作方法,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写作能力。此外,还有一种换位思考,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讲解了相应的常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身的理解模仿教师来上课,为同学们讲解一些知识。学生为了能够模仿得更像,就会积极地进行自学,掌握一些其他学生不知道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3采用师生交流的教学方法。经过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学生及教师都不再是单纯的教师及学生的角色了。老师能够在参与学生活动过程中不断改进方法,而学生则可以利用自学的知识更加游刃有余地进行写作,从而不会对写作文感到害怕,甚至很多学生会逐渐喜欢上语文。利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交流,学生能够更加理解老师,不再害怕老师,从而构建出更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相应的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出教学工作的民主性,是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认真评价其他的同学的作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充分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能够借鉴别人优秀的句子增强自己文章的色彩,还能充分锻炼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真正让学生融入到学习语文的氛围中,提高学习语文的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作文先导式”教学模式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很大的平台,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欲望,在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充分增强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为今后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