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辅产品数字化,我们能做什么?

2016-12-10 23:40李雪芹
出版参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教辅出版业免费

李雪芹

往往,一条鲶鱼引发的风暴有可能改变一片海。至少在现在,因为风投在在线教育领域的一系列投资再次触发了传统出版业的神经——2016年中国互联网教育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8年互联网教育规模达到2680亿元。面对号称千亿元规模的市场容量,作为从事教辅出版的我们,如何分得这杯羹,可能不仅是技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战略问题。

解决好互联网价值观与传统出版价值观的冲突

互联网时代诞生了与其相应的价值观。以今天的眼光看,所有获得巨大成功的互联网企业,不管是中国的百度,国外的脸书,仍然在坚持着关于免费这条互联网的黄金价值观,如果出版业不能在这个层面上改变,很难诞生令人瞩目的明星企业。

有观点认为:在数字产品开发之初可以专注于为图书提供增值服务,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多形态产品内容。这也是业界验证的规律:没有用户价值就没有商业价值。北教控股、世纪金榜、世纪天鸿等出版企业一直在探索数字出版,经过多年的摸索,数字内容也仅以二维码形式在图书中提供免费增值服务。而一起作业网、题谷、阿凡提等在线教育企业也放下姿态,走向与传统出版企业合作,以提供免费内容来实现曲线救赎。

有许多出版企业蠢蠢欲动,总感觉只要选准定位,就可以和这些网络界的先驱者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甚至可以跨越他们曾经经历的起点。但要知道,传统出版业的价值观是版权,而免费的本质却要忽略版权,如果所有的产品都实现免费,对于出版业来说,其存在的利益点也就无法存续。

互联网的价值观决定了出版业很难诞生第二个阿里巴巴。

内容为王一直是中国出版业的核心准则,而作为更特殊的出版形态,教辅产品对于内容的偏重性更突显,围绕这一思路,各个出版机构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内容体系和数据库,并希望通过内容在未来的数字化领域占据足够的话语权。但,互联网时代的内容为王却是另外一种玩法!

首先,互联网平台在内容领域的要素之一是开放性,必须有足够的网络用户的参与才能将平台做大。此时,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贡献者。只有这样,内容才能无限大,平台也会无限大。但相对于我国的基础教育来说,却是一种封闭的模式,这种封闭性不仅是来源于中国基础教育的南北差异、出版社差异等诸多因素,甚至基础教育的这种由上自下的管属性教育模式决定了它必须是封闭的,也就是一方必须是教育者,而另一方必须是被教育者。一旦违背了这种封闭性,原有的教育模式将被彻底颠覆,而教辅产品恰恰挣的就是封闭所产生的价值,一旦开放了,盈利从哪里产生呢?

其次,在互联网时代所建立的内容体系是一种快消式和碎片化的内容,其特点是快和新,正是因为有了足够数量的作者参与,内容能够保持每时每刻的更新,用户也是在这种急速增加的信息量中获得有用信息。反观教辅产品,可以发现:第一,基础教育的内容不可能做到这么快的更新,这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原则;第二,教辅产品作者无法适应这种变化,不管是教师或者其他作者,都属于传统的作者,跟互联网作者根本没有可比性;第三,教辅出版企业也无法实现作者、使用者的时时关联。

打通教辅产品线上线下的通道

因此,即使面对如此诱惑的市场,作为基础教育出版机构一味去追求大而全的目标,将希望寄托于风投是没有出路的。相反,通过深刻市场分析,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打造小众平台,以小做大反而能另辟出一条新路来。

当然,这种小众平台的建立,并不是简单的将原先的产品搬到网络平台上来,那样的话,所谓的数字出版也就是一句空话。真正的数字出版则意味着要呈现一种线上和线下的突破,打造全新的OTO属性。

因为教辅产品最核心的环节在于线下,因此,教辅产品必须将线上线下的通道彻底打通,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平台。例如出版机构确定优势学科和品种,整合地方教育资源,可以使用拿来主义,得资源者得天下。在近年来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地教学研讨、教学展示活动很多,比如翻转课堂、微课评比,各地都有大量现成的资源可供利用,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并充分利用,就找到了立足点。

在功能模块化方面,教辅产品设计完全可以借鉴职业教育模式,以开发微课、微视频、优秀课件、互动课堂、题库、考试测评系统等为主。如果要使教学与互联网结合产生实质价值,还需要的最重要一点就是教育的社区化,当教育产品成为学生学习、参与所必须的内容,这样的产品将会变得无可取代。

猜你喜欢
教辅出版业免费
该不该免费送货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免费开放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强化读者意识 提高教辅竞争力
试谈教辅出版的转型升级
南宋出版业考述